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君访春末锡城

2023-07-27 17:12 作者:Ga嘎嘎嘎嘎  | 我要投稿

路边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

近几日多风多雨

天气不那么闷热了

假期临近

人们心不在焉地维持着时日无多的工作日

唯有夏蝉鞠躬尽瘁地鸣叫着


我想起宇君五月游锡

那时校园里的微风还带着凉意

一晃竟已过了夏至端午了


宇君游锡的计划定了之后

我前前后后规划了很多

终不及生活变数

最后还是随了性子

将计不计地倒也是把计划内的项目完成了九成

 

初到锡城时刚下过大雨

那时我还穿了风衣

在校门口接了宇君

就带着她坐校车去北区

然后步行到图书馆去看大书

需要说明的是

倘宇君不拿起那些大书画册

我恐怕到毕业都不会翻阅一本的

但真的翻起来

听宇君科普印章相关的知识

便觉得自己又增长了涵养

不禁窃喜

出了图书馆我带她去看黑天鹅

给她讲我常坐在哪个位置消遣烦闷的心情

可那日来的大鹅不多

我们手里也没什么吃食

只吹了吹湖风便离开了

图书馆前只有一只黑天鹅

那日我带着宇君走了许多路

先是去找学校活动优惠的咖啡馆

咖啡馆节日放假了

再是穿过产业园去吃晚饭

路上偶遇学校的啤酒店

宇君兴致勃勃地买了一桶经典味道的啤酒

在后来的时间里以相对于我3:1的量喝完了那桶啤酒

每每想起我都惭愧

我身上流淌着的是不胜酒力的蒙古族的血液

 

宇君到锡城的当晚

我们窝在大床上聊天到拂晓

像之前隔着网络的聊天一样

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我虽感困觉

却总是不忍就此罢休

于是在得知天将亮时毅然决定睡觉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

那就是后几日疲劳的开始


宇君那次南下时间有限

寥寥三日

是光坐在餐厅茶几前聊天都不够的

何况我还想带她看遍锡城风景

于是第二日我们虽看似不紧张地

却也不曾歇息地开启行程

 

距离上一次去锡博大概是五年前

带着硕士室友去逛玩

那时科技馆还有些有意思的小项目可以玩

这次带宇君去

故馆依旧

只是内容少了很多

科技馆也因闭馆升级而没能进入

我们跟了馆内定时的免费讲解

听锡城起源

额外地参观了青铜器物的特展《江河辉映》

主要是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的考古文物

从日常食饮烹煮的锅碗到祭祀用品

从大小不一的乐器到刀枪兵刃

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

如装饰精美的铜镜

造型简单有趣的动物摆件

使我额外印象深刻的是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

那是看上去差不多巴掌大的小型镂空球形陶器

是鸿山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我一直都知道鸿山遗址博物馆

但由于其格外偏远因此从未涉足

实在是可惜

借着此次特展

我们也得以一窥吴王僚剑

这也是锡博镇馆之宝

是唯一被发现的吴王僚剑

我也因由吴王僚剑的故事稍了解了吴王僚

也因由吴王僚稍了解了吴越历史

我在锡十载

不曾探知过这个曾经孕育了吴越历史的土地

我也才得知无锡城市标识中的图形也是源自鸿山遗址中出土的文物玉飞凤

在这样精彩的特展中

南北器具的差异和使用习惯也被展示和比较

我对历史一向兴趣不足

但也得以走马观花地有所认识

也算是不虚此行

锡博展品

从博物馆离开我们去附近的广场上凑了市集的热闹

我从未了解过无锡的市集文化

也就无从知道它如何起源和发展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市集日益普遍地出现在无锡市民的生活中

仿佛它由来已久

即便没有特殊的节日

每到周末也都常有大小规模不同的市集

我想市集的重点在于热闹和交际

至于能否买到心仪的商品

是非常看缘分的

久经疫情的人群似乎一度失掉面对面感知彼此的能力

但阴霾过去的时刻大家再次聚集在同一空间中

有着某种熟悉的热闹和不可言说的距离感

人们似乎遗忘了疫情的哀痛

但那哀痛和紧张带来的孤独似乎又以某种方式刻印在人们的身体里

使我感受到空间中的距离

那是孤独的距离

与冲天的热闹一同迸发出来

弥漫在市集之中


离开市集沿着广场一路走

我带着宇君乘地铁去了锡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段

崇安寺

那天的晚饭选择了据说是无锡老字号的西新饭店

也是我许久未去的餐厅了

我们点了红烧油面筋,松鼠鲈鱼和我最爱吃的三白油条

宇君对油面筋的满意超过我的预期

这些在江南稀松平常的菜

对于遥远的北方仍旧是新鲜和清奇的

饭后我们一路向着南长街的方向散步

走过已经熄灯的秦邦宪故居

走过曾经繁华的八佰伴

走过正在做礼拜的天主教堂

走过第二医院

走过本科时我曾无数次往返的熟悉的道路

我向宇君提起七八年前还没有地铁的锡城

带她沿着我的记忆走在那条灯火辉映的马路上

很多往事的神经被挑起

曾经那些局促和尴尬,那些快乐和美好

那些笑着闹着的人儿

都早已消散在我的生命中了

就像我与宇君走过的那个夜晚

也将消散在我繁杂的记忆中

映照着那记忆的

是南禅寺灯光明亮的妙光塔

灯光明亮的妙光塔

我本是想带宇君坐晚上的游船

看两岸灯火

夜游船总是更有些趣味的

奈何游人过多

且我们去的时间窑群遗址博物馆也关门了

于是放弃了坐夜游船的念头

径直穿过南禅寺拥挤的小吃街

我又带宇君走到南长街

那是锡城最热闹的地段

在五一假日更是达到了人潮的巅峰

我一度很喜欢南长街

现在依然

它是我初到江南见到的第一个典型的江南小巷

它似乎已成为某种象征

承载着我对江南一切美好的印象

也是在拥挤的南长街里

我破天荒地陪宇君排了四十分钟队只为一杯茶颜悦色

时至今日我都没能领会锡兰红茶的独特

但宇君为客

自然是以客为先的

我们排队在南长街中繁杂的商店之中

在霓虹灯辉映着的小巷里

在人群嘈杂的熙攘里

带给我一种置身游乐场的错觉

我从未在游乐场以外的地方这样排队

只为了一杯饮料

现实有时就是这样魔幻又荒诞

我们那天的行程最终结束在润生书局和清名桥

站在桥上的我们没能看到运河两岸交相辉映的红灯笼

锡城没有夜生活

夜幕催人归 

喝到茶颜悦色的宇君开心到模糊

第二日早起我们乘公交去了网红稻香市场

去吃据说很有名的排条和梅花糕

在宇君的坚持下还买了豆浆

我在走入市场时才意识到那就是我几年前曾到过的地方

当是它就是众多普通的菜市场之一而已

四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不知何时突然走红

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之一

我惊奇于大家这样的热情

曾经走在锡城街头随处可见的梅花糕竟也排着长队

我上次吃梅花糕可能也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我对糯米制品一向缺少兴趣

因此仅限品尝

但于宇君而言显然还带了些期待和新鲜

水香豆浆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就是最普通的随处可以喝到的鲜榨豆浆

不过比起甜腻的葡京奶茶

我还是更喜欢豆浆的

我不知是如今的年轻人过于失掉他们的生活

还是如今的都市已经抛弃了这些朴实的市场

一袋普通的鲜榨豆浆都成为网红

是否在未来的某一天

我当下所感知和习以为常的一切也将成为只能在历史书上阅读和联想的记忆

 

在稻香市场吃饱喝足时间尚早

遂乘公交又去了南长街

白日里的游船少有人坐

于是我终于实现了带宇君坐船的计划

我们选择坐仿古的游船

游船一路走

我又仿佛回到了上次坐游船的记忆中

那还是十年前刚到无锡不久

爸爸借着开会的空隙来无锡找我

带我第一次坐了江南的游船

一样的游船一样的航线

还有装饰更加精美的窑群遗址博物馆

一切依旧

似乎随水波荡开的只有记忆

随河风飘散的只有年岁

繁华古老的运河和南长街

无声地承载了我不断积累又消逝的痕迹

古运河承载了我的无数记忆

跟宇君逛窑群遗址博物馆显然更有意思

我们一边看一边拍照

在新辟的二楼见到了无锡泥人大型景观

在宇君看来缺少表情和动作的小泥人在我的想象中格外鲜活

皇帝南巡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穿过跪地膜拜的人群

走在队首的意气风发昂首挺胸

走在队尾的显然要松快懒散些

还有运河边上靠水吃水的人们的日常

这边是拉车运货的

那边是婚丧嫁娶的

有一处夯土运货的场景

旁边是造船的工坊

一个像是工坊主人的小家伙被三五簇拥着

打着伞

下巴超天地对着劳作的人群指点着什么

我不想他说话

我想他说不出什么好话的

这边满载货物的大船入港

工人们有序地背着货物运输到船下

岸上又有接应的人拉着货物走远了

沿岸忙碌的人流中有小孩子穿梭打闹

有小商贩摆摊卖粮食杂货

还有一处杂技表演

那边几人在舞狮

一黄一绿两只大狮子互相较着劲

这边三五大汉固定了粗壮高长的木桩

身型轻巧的杂技演员爬到杆子的最高处做着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路过的人们围观叫好

有趣的是在一家名叫永丰银行的小门店前还立着两位看上去是洋人的小人儿

女的一头金发打着小花伞

男的带着绅士帽手提公文包

俨然中产阶级洋人的装扮

在整幅巨大的泥塑场景中

无数大桥小桥

行人过往交集

船只通行其中

确实是刻画了热闹的江南风景

我看着那一个个小人儿

他们仿佛走动其间

熙熙攘攘

他们活跃于那个半封闭的空间中

重复着每日的劳作

不论当下无谓将来

 

离开窑群遗址博物馆我们又一路走走停停

乘公交去了宜家

宇君未到过宜家

我们在各种家居造景中穿梭

一边拍照一边聊着各自的喜好和对自己的空间的改造和向往

我还记忆犹新的是宇君对沙发的挑剔

缺少生活经验的我从未对沙发有过多的认识和体验

显然宇君更有感触

因此我们体验了很多沙发

我最喜欢的是宇君认为中看不中坐的软沙发

我喜欢整个人陷在里面的感觉

随着我们在冷清的宜家餐厅吃晚饭

那天的行程也进入尾声

我很久没去宜家

也一样很久没去过宜家餐厅了

与南长街的热闹对比鲜明

与往常对宜家餐厅排队打饭的印象大相径庭的

是我与宇君挑好喜欢的食物后在空荡冷清的大厅里随意找位置

我不禁又要感慨时过境迁

我们穿梭在宜家的造景中

宇君离开的那天我带她去购物了好些零食作为伴手礼

她抱着从宜家带走的阿黄离开无锡

我们在火车站分别

我很少送离别的朋友到车站

那时竟有了一种无锡是我的故乡的错觉

仿佛我已扎根于此

生长发芽

宇君走后回想那几天赶路游玩的日子

依然心存遗憾地没能带她去看那些城中的名人故居

也才觉察到锡城的文化底蕴

这片孕育了无数中华英魂的江南

沉默着承载着

我不断积累和流逝的痕迹

 


宇君访春末锡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