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袁隆平院士

1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5月22日逝世,享寿91岁。
2
是他,让水稻从亩产300公斤变成1000公斤,使14亿中国人得以温饱。
荣获大陆的共和国勋章的袁老,在所有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地位,无与伦比。
而耆龄91的他,每天还是勤奋不息的,努力研究水稻,希望不只是喂饱中国人而是,可以让更多人类免于饥饿。
3
袁老用一生的岁月,致力于让国家更好,让人类更幸福。
在国家最最艰难的岁月里,他那一代人,活出了风范与典型。
而我们尊敬、悼念、致敬袁院士,最好的作为,是让我们守护好中国人的饭碗。
4
请让我们真的不要浪费粮食。
让我们珍惜,地力所生产出来,让我们享用的一切。
5
请让我们把各种农产品,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
我们吃的米、麦子、大豆、土豆、洋葱等等的种子,是不是在我们自己手里?
还是在外国手里?
外来种子,会不会让神州大地,再没有自己可以生长的种子?
而必须永远向外国购买种子,才能长出粮食?
6
猪、牛、鸡鸭等肉类的中国品种,是不是在工业化的大批量速养机制下,不敌外来品种,以至于几乎灭绝?
中国人吃了千年的猪牛鸡鸭。
难道如今14亿人吃的肉食,最后只剩下进口的外来品种?
7
我们有没有紧紧守护,上天赐给中国的丰饶物产?
比方说,猕猴桃原产于中国,1904年的时候,有人带去纽西兰种植。
经过改良之后,变成了举世知名的奇异果,还有青色与黄色两种。
中国猕猴桃,也许是一斤6元上下不等。
可是纽西兰的奇异果,却可以是一颗5元到12元,且人人趋之若鹜。
8
但围绕着中国人的粮食问题,不只是食品业的问题。
也不只是产业竞争力的问题,更是国家安全的问题。
如果14亿人的农产品、肉、餐桌上的食物,都被外国掌控了,那不但是荒诞的,更是怎样危险的景象?
9
不只是粮食领域。
在中华民族发展关键的此刻,方方面面,我们都需要更多的才干、爱国之心与坚持。
需要在每一个领域里,永不止息的奋斗。
我们需要更多的袁隆平。
谨向袁隆平璀璨英雄的一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