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铃芽户缔后,我内心的一些想法
2023.03.24,铃芽户缔首映。2022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期待的我,约好同学,买好预售票,24号晚7点45分,电影开始。我们本来定的是早上的场,但是我为了想要感受三年之约的气氛,改成了晚上。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我那晚的观影体验很差,甚至可以是说最差的一次体验,加上期待与现实落空,越看下去只觉得越失望,越失望,就越是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同场的人在笑,我也跟着笑,但他们是真的在笑,而后面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在嘲笑还是在苦笑,总的来说,第一遍看完,剧情只记得个大概,音乐则是除了主题曲外,其它的出了电影院就没印象了那种。结束的时候,只有“结束了,挺好的”这一个想法。你说看完不开心吧,看完我真的有开心,因为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都没能去电影院看,铃芽户缔是三部曲里我唯一一部有机会去电影院感受的,也是没上映前就心心念念着想去看的,不止是为了铃芽户缔,也是为了弥补前两部的遗憾。但首映当晚看完,只有完成了三年之约的开心,铃芽户缔这部影片本身没有能带给我带来任何的情绪共鸣,所以我发动态说“看了!开心!但是满分10分的话个人只能打7分”现在说实话,这个7分还是感情分。因为我什么情感什么情绪都没共鸣到,我也不知道新海诚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传递情感,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整部影片里的逻辑漏洞。
转机在哪?我觉得是不甘,我觉得铃芽户缔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于是去b站看新海诚的采访,看up主的影评,思考他们的观点以及评论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和同学和朋友讨论,于是我知道了311大地震的背景,大致知道了新海诚创作这部作品的原因和动机,但即使这样,我还是无法接受铃芽户缔里的逻辑问题,甚至真的气不过,为了让玲芽的逻辑可以自洽,我自己动手写了6000字同人文,

那些我觉得逻辑无法自洽的地方,我都加上了我认为应该加上的或者应该补充的细节,就是让逻辑可以讲的通。看的越多,想的越多,写的越多,越觉得遗憾越觉得可惜越觉得气愤。在听过电影的原声带,在暂时写完这6000字同人文给朋友看过,并跟朋友明确表达出“我觉得新海诚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么多的逻辑漏洞,(同人文里)我加上这些细节会不会是在自作聪明”这个观点后,为了解决这个疑问,2023.04.01晚,我再次进入电影院开始二刷。其实在看完第一遍后,因为观影体验很差,所以是有想过自己来二刷的,但是当时又觉得不值得,不想再失望一次,思来想去,4月1号的中午还是决定晚上去二刷。这一次,我既没有怀揣期待,也没有带上批评的眼镜,我带着平常心去看待这部作品,只带着我的逻辑问题去看,只是为了想感受、共鸣到些什么。所幸的是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虽然在解决了旧的问题的同时也发现了新的逻辑问题,但是这次我没有再失望,与第一次观影相比,我明显感受到这次观影,最大的不同就是,我释怀了一些事情并对此感到欣慰,我终于能够理解新海诚创作铃芽户缔这部影片的意义何在,我终于对铃芽户缔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想,而非之前的只有失望。
这里是二刷后我自己对我提出的逻辑问题的回答


1.我认为的第一点逻辑问题:铃芽带草太回家
没二刷之前,我不理解为什么铃芽要带草太回家,其实“带第一次见面的陌生男人回家”这个点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关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带回家,电影里的解释是为了给草太包扎伤口,那去医院才对啊,不可能是因为这片区域没有医院的原因吧。然后因为是二刷吗,所以我对我想不通的地方我都特别关注,然后就知道了。草太进铃芽家的时候和铃芽的对话,铃芽说:“就算不想去医院起码也得包扎一下伤口吧,真是的,像小孩子一样任性”这里有一个解释,“草太不想去医院”那草太为什么不想去医院,后面好像是那来着,这个记不太清了好像是铃芽和那两个小孩子玩的时候,还是草太变成椅子跑在路上被路人拍照片上传到网上的时候,草太有说“既然是闭门师就应该避免让其他人(很多人)看到”大概是这个意思的一句话,所以第一个逻辑不通的地方才可以自洽。根据这两点合理推测一下:第一次关门,草太为了不让铃芽受伤,扑倒铃芽的时候受了伤,所以关门之后,铃芽想带着草太去医院,但是草太不愿意去医院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铃芽没办法说服草太去医院但是又不想放任草太不管,毕竟草太是为了铃芽才受的伤,所以只好带草太回家包扎伤口了。这样才在逻辑上可以讲的通,不然一个高中女生第一次见面就能带着一个陌生男人回家,这是不管你用一见钟情还是其他什么理由都说不通的,而且换一个角度想,新海诚经过这些年的宣传,看的人应该是青少年居多了,在电影里出现这种不好的现象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思想错误。
然后我朋友问:

我说:这个其实也可以用电影里的东西解释,草太想让铃芽回去自己一个人去追回大臣的时候,铃芽把手机给草太看,里面是网上草太被路人拍下来的照片,铃芽说了“草太先生现在这个样子,可能会先被什么人抓起来的吧”大概这个意思的一句话,然后草太只能同意让玲芽和他一起去追回大臣。所以不难理解,你想一下现实生活中一群人看见一张椅子追着一只猫跑,你觉得人类会怎么想,不管怎么想,人类对未知的事物肯定会好奇,也会恐惧,所以政府或者警察啥的肯定会先把这个椅子控制起来,不管要对这个椅子做什么,反正能控制肯定会控制起来,不能控制又有威胁的话就会想毁灭。这里不是重点,因为闭门师不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东西,谁也不知道闭门师的身份被别人发现了后会发生什么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这点是可以说的通的,何况这不是什么关键点不用去纠结。而且这里也为接下来草太被变成铃芽的椅子做了铺垫,如果真去了医院,那“为了让草太被变成椅子”就得让草太去到铃芽的家里,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让铃芽把椅子带到草太的面前,这样草太才能被变成铃芽的椅子。虽然这里解释了我的第一个疑问,但是也产生了新的疑问,既然我们说闭门师应该避免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为什么,草太还是要跟着铃芽去铃芽家里并且主动告诉他自己闭门师的身份,为什么草太这么相信铃芽,比起医院草太更相信铃芽,就像你说的,去医院人家医生也不知道你是因为关门而受的伤啊,你去医院除了在医院登记留下草太这个名字之外不会有其他事情,但是去铃芽家,草太跟铃芽说了自己的名字,还说了自己闭门师的身份,这不就是跟“闭门师要避免自己身份泄露”这个原则矛盾了吗,这里我个人只能理解为剧情发展需要,不这样男女主就没办法真正认识而且也为了草太能被变成椅子,这个点在逻辑上只能说勉勉强强吧。我觉得这里不能用两个人共同经历了关闭往门这件事来作为草太这样做的理由,如果用这个作为解释,那草太是可以接受铃芽的谢意,也就是包扎伤口的,但是他没必要主动告诉铃芽有关闭门师和蚓厄这些事情,因为他肯定不想铃芽牵扯进来,而且后面的剧情也可以佐证这一点:草太不想铃芽牵扯进关闭往门这件事,所以草太才想让铃芽回家,他自己一个人去追回大臣的。所以我觉得用共同经历关闭往门这件事来解释草太主动告诉铃芽自己闭门师的身份是不通的。这里有了第一个逻辑闭环:
草太是闭门师,遵循着“避免暴露身份”的原则-----草太为救玲芽受伤,玲芽为了表达谢意带着不愿去医院的草太回了家包扎伤口-----草太在玲芽家里被大臣变成玲芽的椅子-----为了追回大臣又避免自己闭门师的身份可能暴露,草太只能同意玲芽和他一起踏上找回要石的旅程。
但是这个闭环我认为还是有点问题,也就是我说的,草太违背闭门师的原则,主动告诉玲芽自己闭门师的身份这件事,这点目前我还没能找到合适的解释。我目前只能认为是剧情发展需要,不这么做,闭门师的设定就要在别处补充,玲芽和草太就无法真正认识,剧情就无法顺利展开,但我个人对这个回答还是不够满意。
2. 我认为的第二点逻辑问题:玲芽跟草太跑去关门了,玲芽的同学、老师、学校不管的吗?
二刷的时候也是逐渐明白了:铃芽是在去上学的路上见到草太的,见过草太后,和同学一起过隧道的时候,玲芽觉得好像在哪见过草太,所以骑车回去找草太,走的时候铃芽同学说了一句“铃芽你要去干嘛,你不上课了吗”,然后铃芽没找到草太回学校的时候,同学已经在吃东西了,这应该是午餐吧,所以铃芽应该是旷了早上(上午)的课,然后草太变成椅子铃芽跟着他去追大臣的路上,环姨妈给铃芽打电话的时候说到了“学校那边怎么办”所以这里学校是知道铃芽没去上学的,也有通知环姨妈这件事,而不是我之前想的那样,就像是学校不知道有铃芽这个学生一样,对玲芽不管不顾的。但是全片就这一句话可以解释这个点,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真没注意到,所以没二刷前才会觉得离谱,所以推测一下:应该是铃芽坚持不回去,环姨妈给铃芽请的假。总体来说除了那天早上旷课学校老师没管之外,后面跟着草太跑去关门时学校方面就可以解释了。可能是日本的高中制度和我们不一样吧,毕竟中国的的高中跟日本的高中不是一个概念。
3. 我认为的第三点逻辑问题:有关关闭往门(就是把门关上但是不包括把钥匙插进去这一步)这件事。
第一次关门的时候,铃芽看见草太一个人在推门想把门关上,这时候草太因为看见铃芽分心了导致力量不够被蚓厄弹飞了,但是如果铃芽没出现,那么草太自己一个人是可以关门的不然他不会一个人去关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想要关上往门是需要一个而且至少需要一个成年男子的力气的,那么问题来了,草太被变成椅子之后,还有成年男子的力量吗?我自己从电影里来看大概率是没有的,因为两个小孩子在草太变成的椅子上放一些并不重的东西的时候草太感觉是快支撑不住一样,但是后面去关学校变成的往门的时候,草太都变成椅子了居然还推的动那扇门,而且最后是铃芽加一张椅子关上了门,铃芽加一张椅子的力量比得上一个成年男子的力量吗,我不知道,电影里也没说,但是这个点你又不能说它错,因为我们不知道草太被变成椅子之后到底还有没有原本的力量,如果有就说的通,如果没有就说不太通。
4. 我认为的第四点逻辑问题:草太化身的要石强于左大臣这颗要石
已知左大臣会出来是因为只靠一颗要石是无法镇压住蚓厄的,所以左大臣在大臣被放出来后不久也跑出来了,那么在东京上空,玲芽把草太化身的要石(椅子)插进蚓厄的时候,为什么蚓厄就消失了?这不就相当于,草太这颗要石强于左大臣这颗要石吗,而且在后面,玲芽因为震动从芹泽车上下来想要找蚓厄的时候,发现蚓厄没出来,然后说了一句“是草太先生镇压住了”,为什么左大臣镇压不住,而草太能镇压的住?左大臣肯定是镇压不住的,否则它就不会自己跑出来了,还是说左大臣不是自己跑出来的而是被大臣放出来的,就算是这样也说的不是很通,还是那个逻辑,一颗要石是无法镇压蚓厄的,不管左大臣是不是自己跑出来的,在东京上空玲芽把草太插进去镇压那个超巨大蚓厄时,按理来说那个超巨大蚓厄都不应该直接消失,否则对应不上一颗要石无法镇压蚓厄这个说法,再结合最后左大臣大战蚓厄那个强大战力,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个问题。
5. 我认为的第五点逻辑问题:玲芽对非自然现象的接受程度
这个在我第一遍看的时候就想说了,为啥玲芽一个乡下的高中女生,能对蚓厄、闭门师这些非自然现象接受的这么快,这么自然,我只能感受玲芽表现出来的一点惊讶和害怕,真的就是只有一点,如果是我,在往门那里发生的怪事:一扇里面有着进不去的奇异世界的门、能变成猫的石头、身处废墟的恐惧心理等等,这些因素结合绝对能让我头都不回的跑的远远的再也不回来,而不是像玲芽一样害怕的跑了之后,看到了只有自己一个人能看到的蚓厄,居然还会居然还敢主动跑回去,我真的想问玲芽你的胆子是有多大啊?
6. 我认为的第六点逻辑问题:关闭往门真的危险吗?
这点疑问是因为草太对玲芽说的那句“你就不怕死吗”说真的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关闭往门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危险,除了在东京上空面对超巨大蚓厄外,前面几次关门唯一的危险就是草太为了救玲芽肩膀被擦伤了,如果你硬要说摩天轮往门那里玲芽差点掉下去,我也只能沉默。说白了,电影里对危险的塑造我认为真的不够,玲芽经历的危险(困难)不够,玲芽的成长给人带来的共鸣就少,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觉得的。但也许网友给出了另一种看法:

7.我认为的第7点逻辑问题:有关要石的设定
第一:拔出要石也太简单了吧!当我在二刷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心里在疯狂吐槽:好歹是只有两颗的要石哎,只靠关上往门无法解决的灾难要靠要石来镇压封印的哎,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直接能被人看见,而且一拔就拔出来了,还是被一个正常力气的女高中生拔出来的,这点我是真不理解,这么重要的东西,还是只有两颗,如果是几十块上百颗就算了,关键是就两颗,难道闭门师布置好要石之后,不应该加上一些保护措施来防止要石因为意外情况被弄出来或者被居心不轨之人故意拔出来以此引发灾难吗。就这么插在那里,说的夸张点不就是等着被拔出来吗?这个设定在电影里实在是令我不解。
第二:玲芽拔出要石的原因。这个我是究极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拔一块石头,即使是二刷后我还是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后面在一位三刷铃芽户缔的up出的视频里找到了一个答案:



也有弹幕说是要石对玲芽说的是“来玩吧”这句话,总之,总算是找到了可以解释的点,不然我真是死都想不明白玲芽为啥要这么做。所以说去普通的电影院看不配听到这句话是吗..................
第三:要石的行为逻辑
我看到有人用草太说的那句“神明的本性是变化无常的”来作为大臣的行为逻辑,但电影的前半部分很明显是当大臣当做反派来塑造的,后面因为玲芽的一句话,大臣这个角色就直接从反派变成了玲芽的同伴,用“变化无常”这句话来作为解释,我个人是不接受,如果真的是变化无常,那也应该是大臣自己做出的决定,怎么会受到玲芽一句话的影响就改变了呢。以及有关“大臣是小孩子”这个说法,我只能说,我不能说这个观点是错的,但是我找不到能让我信服的设定去支持这个观点,我只能认为这个和第一点一样都是设定问题。还有一个让我很在意的点就是,大臣出现在了玲芽的家,而左大臣则是出现在了草太爷爷的病房里。在玲芽走后,草太的爷爷对着左大臣说了一句好久不见,并且希望左大臣能去帮助玲芽,这说明什么,说明草太的爷爷认识左大臣或者左大臣这块要石,不止认识,能提出请求说明他们的关系还不一般,好,我们得到第一个结论:“草太爷爷和左大臣的关系非同寻常”,接下来推导第二个结论:玲芽在草太变成要石留在常世后,为了知道进入常世的方法,将草太变成要石这一消息告诉了草太爷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草太爷爷对于自己的闭门师孙子变成要石这件事一点也没有感到震惊和悲伤,而且给我的感觉就是草太爷爷已经意料到了,所以他对玲芽的第一句话是“看来草太失败了”。这明显是不符合常理的,所以我们可以推导出第二个结论:草太的爷爷对于闭门师可以变成要石这件事是知情的,而且很有可能,草太爷爷作为唯一已知的另一个闭门师,他身边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草太变成要石他既没有感到震惊,也不悲伤。推导第三个结论:玲芽在草太爷爷病房里,草太爷爷说的第一句话“看来草太失败了”这里的失败指的是什么?东京上空的蚓厄已经被玲芽解决了,失败应该不是指镇压蚓厄,那指的只能是没有将大臣这颗要石重新插回去了,再结合草太爷爷说的“我透过窗户看到蚓厄了,我想过去,但这幅身份却不听使唤”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作这样的推理:草太爷爷看到东京上方的蚓厄时,已经知道是要石引发的问题了,他想过去,他现在的身体过去能干什么?只有化身要石这个可能了,所以上面的推论是有依据的而不是我瞎推测的,再加上草太是由爷爷抚养长大的,所以我结合前两个推导大胆推测:左大臣是草太的父母化身成为的要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左大臣跑出来后会去草太爷爷的病房,可以解释那句“好久不见”,可以解释左大臣为什么会答应草太爷爷去帮助玲芽,也可以解释左大臣在芹泽车上说的那句“借人类之手恢复原形”,左大臣的原型是什么,要石。所以说左大臣是愿意重新恢复成要石的,这和大臣不一样,为啥?因为它原本就是草太的父母为了镇压蚓厄自愿成为的要石,现在再成为要石,又有何难,这样说是不是就对得上了?而且我还想推测草太父母化身为要石的时间,很有可能就是上一次关闭东京往门的时候,因为大臣在东京上空趴在蚓厄身上时说的那句“历史又要重现了”,重现什么?重现 因为要石出现问题,而引发的超级大蚓厄即将落下引发大地震的情景,那当时是怎么解决的?我猜,是草太的父母化身要石镇压封印了蚓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草太爷爷没有因为草太化身要石而感到悲伤,因为草太的父母也成为了要石,草太爷爷自己如果不是身体原因也要去成为要石,这好像是闭门师的职责一样,一旦出现关闭往门无法解决的灾难,那就是闭门师化身为要石的时刻了。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这些有那么一点点道理,那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臣为什么会出现在玲芽家里,如果我们用左大臣是草太父母化身的要石,左大臣是作为子女的身份出现在草太爷爷病房里来看望草太爷爷的,那大臣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玲芽家里的呢?我个人愿意给出一个浪漫主义的回答:我一遍看的时候,就在想大臣会不会是玲芽的妈妈化身之类的,但是到后面一直没有提到这点,但是二刷后我现在又想说这点了。玲芽的妈妈在311大地震中逝去,但她不愿意就此进入常世,因为她知道“失去妈妈”这件事无疑会成为自己女儿一辈子的心结,她要帮女儿解开这个心结,才能不留遗憾的离开现世进入常世,所以她用类似于灵魂附体的方式附身镇压往门的要死身上,也就是大臣身上,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臣,所以那扇往门才会离玲芽家那么近,所以玲芽才会拔出那个要石,所以大臣才会那么在意玲芽,所以大臣才会知道玲芽小时候误入的那扇往门的位置并带领玲芽找到那扇往门,所以玲芽才没在往门里找到妈妈,因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这个说法没有依据,单纯是我个人想要给出的回答。
最后,据说新海诚原本的设定是双女主,在我这里,二刷后,铃芽户缔就是双女主,就应该是双女主,这样一切都说的通了,草太是一位成熟的大姐姐,而且与玲芽的年龄差距,不像玲芽与环姨妈的那样大,所以,玲芽在草太那里重新体会到了妈妈的感觉,玲芽对草太的感情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那句为人所诟病的“没有草太先生的世界我很害怕”,是害怕失去草太,还是害怕失去在草太身上看到的妈妈的影子?我想“没有草太先生的世界我很害怕”其实就是“没有妈妈的世界我很害怕”。
二刷后的感受终于写完了,第一遍看的时候打了7分,如果要我再打一次分的话,我仍然不会给铃芽户缔一个高于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的分数,但是我不会再认为铃芽户缔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我更愿意说铃芽户缔是一部温柔的作品。铃芽户缔的问题依旧存在,不会因为我的二刷就消失不见,但已经足够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铃芽户缔可以是一部更好的作品,但是它没有,这也许就是无法避免的遗憾吧。总而言之,期待下一个三年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