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陈铭】“蠢人有个很明显的标志”

2022-10-21 17:03 作者:54小郭  | 我要投稿

关于泛娱乐化、关于人类是不是在变越来越蠢

——陈铭老师,在非正


碎片化知识下面那个能力叫做结构化的能力,就是我们把那些碎的知识点长到一颗知识树上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学教育的时候,一门课会有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而不是只在15分钟把一个知识点给大家讲透就行了。所以这种教育本身是系统性教育,它提供给大家的是结构化这些碎片知识的能力。这是小贝刚才讲的很重要的一点,确实如此,这种泛娱乐化会消解我们这种系统化、结构化地吸取知识的习惯


然后刚才其实钟逸伦说的这个点是很有意思的,他认为,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分布,总有一大部分人是追求快乐的,总有一小部分人是追求意义的。所以那一大部分人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的快乐里沉沦。乍一听其实很有道理的,因为电视刚刚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特别担心大家人类变成沙发土豆,娱乐至死,陶醉在电视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然后你想想10年之前,所有人都无比担心电脑游戏会毁掉那一代的少年,现在所有人都会担心抖音或者这样的的短视频会毁掉这一代的少年。但是事实上我们回头再看,总有人走出来,总有人成为精英阶层,总有人成为追求快乐的大众阶层。似乎看起来这个时代不会越变越蠢。


但是钟逸伦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人口比例的分配。如果我们要从宏观上来看,人类到底会不会越来越蠢,必须考虑到,新的娱乐方式对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的、导致的比例分配的变化,这不是探讨能够得出的结论,这是统计得出的结论。我们必须对这个时代所造成的实际影响,有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呈现,然后跟之前几个时代进行明确的对比。然后也许我们会发现,真的可能电视的时代或者再往前文艺复兴这个时代,其实是40%的人都在质问意义,只有60%的人沉沦在普通的、基础的、浅层的欲望满足的快乐之中,但是越往后可能这个人口比例就越变越少,然后我们才有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这个时代是不是精神的荒漠,是不是去追问意义成为了一件可笑的事情。我并没有说就一定这个世代就出现了这种滑坡,但我们要警惕这种滑坡出现的可能


蠢人有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发现不了自己很蠢。这一条答案点赞率这么高,就是有很多人都在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变蠢啊,这就是希望还在的地方。我们只要还保持着不断的问自己,我们会不会越来越蠢,我们是不是已经越来越蠢,我们就至少没有变得更蠢。


其实我们这个节目不断的在传递的价值观,也是试图让大家快乐,且不影响大家快乐,但是很多时候你还是要反思意义,一定要养成追问意义的习惯。如果我们开启了这个第一步、后面的每一步,我们可能会改变自己的阶层分配也未可知。

【陈铭】“蠢人有个很明显的标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