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
中国空间站完成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转入全面建造阶段,并计划2022年全面建成
2022年是空间站全面建成投入运营之年。
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2022年6月5日
10时44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
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人太空。
服务神舟十四号任务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于5月10日发射成功。
7月24日
14时22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人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
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
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问天实验舱人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
7月25日
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
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7月25日
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9月1日
下午,陈冬、刘洋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活动。
持续6个小时的出舱活动,天地间周密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
先后完成了
问天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舱全景相机抬升、舱外自主应急返回验证等任务,
全过程顺利圆满,
检验了航天员与小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
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9月17日
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航天员陈冬、航天员蔡旭哲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
先后完成了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
根据任务安排,接下来的几个月将实施3次飞行任务,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迎来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分别是,
10月
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
空间站的3个舱段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
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实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将共同邀游太空,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6名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现共同在轨驻留。
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在轨和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完成轮换后,将在轨工作和生活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