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动FE | 第二期:一声撞见四声--FE和F1方向盘对比(上)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汽车还是个稀罕物,司机是一个非常神气的职业。而如果有机会能坐进驾驶舱,用手握一下方向盘那可是能让小孩子美上一天的事情。
现在,车已经极为普及,除了买新车那刻,我们握住方向盘还有些小激动外,更多的是无感。不会有人去想方向盘有多么重要,也不会去深究方向盘上那些各种按钮、拨片背后的故事。
实际上,普通房车中的很多装备都是从赛车世界起步,研发,成熟之后被慢慢移植过来的。例如:方向盘后面的换档拨片。最早是出现在F1赛车上,在1997年才首次出现在法拉利355这款超跑上面,之后慢慢被主机厂接受开始大量装备于普通车辆上的。

赛车一直都走在汽车工业新技术,新科技的最前沿。如果你想了解未来20年,30年之后的汽车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就看看现在的赛车的样子就行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处在科技最前沿,代表未来汽车科技和工业走向的电动方程式赛车的方向盘。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将着重介绍FE的方向盘,下一篇文章,我们再来做FE和F1的比较。
说实话,不要说20年前,就算10年前的车手突然坐入现在的赛车,他恐怕也不会开车了,因为现在的方向盘比过去复杂太多了!有图有真相。


而引领电动汽车未来的电动方程式赛车方向盘同样复杂到会让你患上密集恐惧症。



最重要最复杂的多功能旋钮
那么这么多按钮、旋钮,他们的作用都是什么呢?我们仔细来看。

这三个多功能旋钮是电动方程式方向盘上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旋钮。按照车手的说法,三个旋钮可以让你大概调整超过10个不同的领域:动力/电力输出,储能速度,刹车配平······等等。在每一个领域,你又可以有更多的微调选择。
最左边的红色旋钮:控制储能强度和速度,用车手的话说叫regen map。这是regeneration map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叫做“储能迈普”。啥意思呢?现代汽车都已经大量、广泛地使用了车载电脑,就是我们所说的ECU。ECU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遍布车辆各个位置的传感器回传的数据进行快速计算并得出结论,进而发出指令来控制车上的各种系统来进行瞬间,实时的工作调整。
如果,ECU是电脑的话,我们都知道需要有相应的软件。每一辆赛车都有根据不同状况编写好的不同内容的软件程序,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车辆在储能方面就会启动相应的程序。一般上,都是按照1,2,3,4,5······这么一格格分配的。车队可以把1设定成最强储能模式,也可以把1设定为最弱储能模式。

中间的红色旋钮:是用来做进一步微调的。也有的车队会把中间的这个旋钮设定为Lift and coast设定旋钮。所谓的Lift and coast是赛车比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驾驶技巧。在直道尾端,进入刹车区前松开油门,利用气动压力和轮胎阻力来“滑行”一段时间,然后进入刹车区,刹车入弯。这样做的目的原本是为了省油。在电动方程式中,这种技巧变得更加重要。因为,Lift and coast是高效储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此时车轮旋转的高速动能被转化成电能存入电池中。这个中间的红色旋钮就能够进一步将lift and coast效率分成不同的强度等级。
最右边的红色旋钮是控制动力输出的。同样分成不同的强度等级,以便应对练习赛,排位赛和正式比赛的不同需求。
一般上练习赛车队需要完成两个大项的工作:
1、系统检测---看各部件组装起来之后是否正常工作。此时一般上不需要拼全力来跑,因此动能输出不需要最大。
2、比赛模拟---这一部分又分成正赛模拟和排位赛模拟。正赛模拟又能细分成正赛开始阶段模拟,巡航模拟,冲刺模拟。排位赛则是最短距离的冲刺模拟。
所以,你会发现,赛车比赛中,不同时刻对动力输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如何正确使用攻击模式
说完三个旋钮,再来看看方向盘上的按钮,先看左边这一块。

Brake bias又叫做“刹车配平”,英文也称作“Brake Balance”。这东西是用来分配刹车在前后轮的刹车力道的。Brake Bias + (在方向盘的右侧)是向前轮施加更多的刹车力道。这样做能让入弯更稳定。Brake Bias- 是为了让后轮有更多的刹车力。
RAD =Radio。无线电通话按钮。通过这个按钮,车手可以和赛事工程师随时通话。在电动方程式比赛中,车队的赛事工程师是不允许告诉车手如何来做设定调整的。尽管如此,通话还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赛事工程师知道整个场上在发生的事情。他可以告诉车手,单圈的目标是多少,前后方的赛车距离有多远,赛道路况等等许多咨讯。
ATK=Attack Mode。攻击模式。这是电动方程式比赛所特有的。也是每场比赛最重要的策略。当车手要想去到储能区获得额外的35千瓦能量时,他必须按下这个按钮并通过三个感应侦测点。否则就算是白跑了。


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全场黄旗”

Brake Bias + 上面已经解释过了。
FCY=Full Course Yellow“全场黄旗”控制键。所谓“全场黄旗”指的是赛道上因为发生意外必须要出动安全车的时候,所有场上的赛车必须要尽快降低到安全速度,小心驾驶并且不得超车。按照规则规定,一旦出现“全场黄旗”的情况,车手必须在5秒以内将车速降到50公里/小时。这是比赛中非常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在早期的赛车比赛中,并没有这样的措施,最多就是在出事的地段打出黄旗,也叫“局部黄旗”。那时候的赛车非常危险。F1在50,60年代曾经出现过6-7周之内,4位车手丧生的惨剧。现代赛车在安全性方面已经非常完备,而“全场黄旗”规则也是用前辈的鲜血和牺牲换来的。
PIT=Pit Lane Limit 维修区限速按钮。同样是为了安全。以前的维修区是没有限速的,为了争取时间,车手几乎是全速冲到自己的停车格。后来,维修区开始限速。车手在进入维修区之前有一道白线,一般上车手会尽全速冲到白线前,按下PIT按钮,动力输出会自动降到限速范围内。尽管现在的电动方程式已经不需要在比赛中进站了。但场上可能发生意外,排位赛进出维修区等等情况依旧需要这个按钮。

由于篇幅的关系,方向盘的故事今天暂时聊到这里。总的来说,FE和F1比起来方向盘的按钮相对少一些。毕竟没有内燃机,因此没有了燃油等方面的控制钮,也没有了入弯,弯心,出弯的调解旋钮。但是FE总体上来说要比F1在操控上更难一些。因为,赛事工程师不可以指挥车手去做设定调整。这所有的按钮,旋钮都需要车手自己根据场上情况来自行调整。

下一次我们一起来聊聊最有意思的地方:拨片。藏在方向盘后面的拨片算是FE和F1方向盘最大不同的地方了。不论是功能还是使用方法都不一样,欲知详情,听我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