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生虫》成功和韩国电影的一点想法
对于《寄生虫》能够在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获得四项大奖还是挺意外的,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电影拿到【最佳剧本】和【最佳外语片】很正常,我几乎都笃定这部电影会拿到这两个奖项,但是能够拿到【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是万万没想到的,这一次我可真是走了眼。
说实话吧,看这电影的时候,我发现导演最强的一点在于无限放大了底层人民的贪婪和丑恶,同时又刻意营造了上层群体的善良和友好,使这两者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冲突,就剧本技巧而言,算是一步到位了。
不过,我对这电影确实不感冒,韩国此类反应现实题材的电影大多有一个短板,那就是精致有余而韵味不足,换句话说,第一次看的时候会惊讶和鼓掌他们这电影拍的真好啊,多现实啊多残忍啊多直接啊,可是作为一个影迷看完之后一般不会再看第二遍,这便是韩国电影普遍的缺陷,拥有劲爆的冲击力却又普遍缺乏广泛的吸引力。
简单的来说,留得住大多数影评人,却留不住大多数观众,用力过猛,太过匠气,就差直接将核心主旨写在电影屏幕上。
举个例子,韩国翻拍了一部“无间道”,名叫《新世界》,有些朋友看完后打呼太精彩刺激了,完全超越了原版本的无间道,可是《新世界》在韩国本土却不被影迷买账,我专门看过不少韩国影迷对《新世界》的评论,基本上他们都认为这部电影失去了“无间道”三个字的神髓,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韩国式的用力过猛,匠气十足,缺乏无间道原本该有的那种宗教式的韵味,整体显得实在太刻意了,当成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警匪片很是吸引眼球,可是要拿来当成《无间道》的翻拍,那简直是拉低了无间道的格局,如果《无间道》仅仅只是一部讲警察和卧底的警匪片,那么不会如此吸引人了,香港缺少各种警匪片吗?笑话。
客观来说,韩国电影进步挺大,但是我个人认为韩国目前还是缺乏打造ip电影的能力,《与神同行》系列一度很接近了,不过也是浅尝截止,《釜山行》系列正在路上,前途未卜。
不过说来也有趣,韩国电影缺乏广泛的吸引力,很大程度在于其没有自我的标签和特色,说到底就是文化魅力不足,结果韩国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竟然在肤浅的爱豆文化上绽放光芒,俨然变成了最具韩国特色的文化,同理可得,韩国电影也是如此,拍不出人文底蕴,那就直击社会生态,最简单粗暴的展现人性,也算是一个硬路子。
但是简单粗暴的展现人性,揭示社会,在我看来是电影创作中颇为下层的方法,毕竟电影是娱乐产品,谁看电影都是图乐图感动,应该没有人会刻意整天挑选反应人性丑恶的电影看个不停吧,如果有,您厉害,我是做不到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不过相比韩国社会的真实状态,这些韩国电影感觉被浪费了,电影拍的再好也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前后一对照还挺讽刺,最终只是让人感慨韩国社会确实畸形,这种镜像本身也被韩国电影的发展形式所展现出来,仿佛一张填错了考号的满分答卷,我给了你最真实的一面,你骂也好,打也好,这张卷子最终都是0分处理,这就是我的生存方式。
回到《寄生虫》这部电影,这或许好莱坞要借这个机会进行一次改革吧,毕竟好莱坞给人的感觉越来越乏力了,这一次《寄生虫》多少有点站在风尖浪口的感觉,获得了超出它预期的认可和回报。
我只能恭喜韩国电影了,不过我还是希望韩国电影要冷静一下,千万不要陷入和华语电影一样的陷阱,当初李安导演凭借《卧虎藏龙》获得成功后,华语电影陷入了“李安行,我也行”的疯狂之中,大导演们全都拍武侠大片去了,从此他们再也没能回到自己的巅峰。
千万不要指望《寄生虫》的成功可以复制,还是那句话,我始终认为这一次《寄生虫》站在了风口浪尖,以后的韩国电影或许会回到之前的冷门常态。
“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断头王后》里的这句话太深刻了,韩国电影太年轻了,或许不知道这一次承受的奥斯卡大获全胜,很有可能真的只是一次政治正确的即性表演,而这种政治正确的宠幸,已经标好了价码。
我还是那句话,我认为《寄生虫》配得上【最佳剧本】和【最佳外语片】奖,要是拿不到才是恶心人,但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不该属于他,这一次获得远超预判的成果,我想韩国影迷估计也是懵逼的吧。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记得我老妈曾经吐槽过,中国导演对奥斯卡和戛纳电影已经完全魔怔了,活在了别人对你的评判标准里,中国电影想完成影响力的最终突破,靠的不是别人认同你,而是自己国家的航母舰队能不能超越美国。巧了,很多年后姜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相同的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个人历来都对奥斯卡不是很感冒,看着大家因为这一次韩国导演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就直接把中国电影贬的一无是处,我不禁感叹奥斯卡本身的一种影响力,这也算是美帝文化霸权的一个最好诠释吧。
还有人已经把韩国电影奉为了亚洲第一,将奉俊昊已经放到了亚洲第一导演的位置,说句实话在,我挺无奈的,要不大家去查一查伊朗电影和伊朗导演获得过的那些奖项,然后你才会发现亚洲其实真挺大的,哪怕是电影艺术成就的层面上讨论,从来都不只是中日韩三家斗地主。
想起了一个现实的例子,现在一个篮球选手不去NBA证明自己,不在NBA打出个名堂,你再厉害在篮球迷眼里也都是个不值一提的边缘选手,殊不知在篮球的世界,NBA联赛才是一个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异类,你说NBA球队绝对碾压,不好意思,在国际篮联规则下,NBA球队跟欧洲的球队谁胜谁负,呵呵,庄家可不敢随便开盘,因为NBA球队可能真会输的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