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玑1000到天玑1300,四代芯片挤牙膏,英特尔看到都直呼内行!
天玑系列是联发科推出的高端移动处理器,旨在与高通骁龙系列竞争。天玑系列从2019年发布的天玑1000开始,到2022年发布的天玑1300,已经经历了四代的迭代。然而,从这四代芯片的性能数据来看,天玑系列的进步似乎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在挤牙膏。

首先,我们来看看CPU性能。CPU性能是移动处理器的核心指标之一,它影响着手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CPU性能通常用Geekbench5这个跨平台的基准测试软件来衡量,它分为单核和多核两个方面。单核性能反映了CPU处理单一任务的能力,多核性能反映了CPU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

根据图表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天玑1000到天玑1300,四代芯片的CPU性能都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并不大。天玑1000的单核分数为785,多核分数为3075;天玑1100的单核分数为860,多核分数为3525;天玑1200的单核分数为975,多核分数为3525;天玑1300的单核分数也是975,多核分数也是3525。可以看出,从天玑1000到天玑1100,单核性能提升了9.6%,多核性能提升了14.6%;从天玑1100到天玑1200,单核性能提升了13.4%,多核性能没有变化;从天玑1200到天玑1300,单核性能没有变化,多核性能也没有变化。这样的提升幅度,在同一代产品之间还可以接受,但在不同代产品之间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其次,我们来看看GPU性能。GPU性能是移动处理器的另一个核心指标之一,它影响着手机的图形渲染和游戏体验。GPU性能通常用曼哈顿这个专业的图形基准测试软件来衡量,它分为3.0和3.1两个版本。3.0版本模拟了中等复杂度的场景,3.1版本模拟了高复杂度的场景。

根据图表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从天玑1000到天玑1300,四代芯片的GPU性能也都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同样并不大。天玑1000的曼哈顿3.0帧率为120,曼哈顿3.1帧率为78;天玑1100的曼哈顿3.0帧率为126,曼哈顿3.1帧率为84;天玑1200的曼哈顿3.0帧率为131,曼哈顿3.1帧率为89;天玑1300的曼哈顿3.0帧率也是131,曼哈顿3.1帧率也是89。可以看出,从天玑1000到天玑1100,曼哈顿3.0帧率提升了5%,曼哈顿3.1帧率提升了7.7%;从天玑1100到天玑1200,曼哈顿3.0帧率提升了4%,曼哈顿3.1帧率提升了6%;从天玑1200到天玑1300,曼哈顿3.0帧率没有变化,曼哈顿3.1帧率也没有变化。这样的提升幅度,在同一代产品之间还可以接受,但在不同代产品之间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总之,从天玑1000到天玑1300,四代芯片的CPU性能和GPU性能都没有取得显著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在挤牙膏。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想起了英特尔的处理器,毕竟,以前很长一段时间,英特尔的处理器是以挤牙膏著称,每一代的性能提升都很有限,而且停留在14纳米的制程上很长时间!英特尔的处理器因此也一度被AMD的锐龙系列超越,失去了很多市场份额。

联发科的天玑系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也会遭到高通骁龙系列的压制,失去中高端市场的份额。毕竟高通最新推出的高通骁龙7+Gen2诚意十足,提升巨大!而反观联发科这边,本来象征联发科高端的天玑1000系列持续挤牙膏,沦落为中端处理器,导致后来又推出的天玑8000系列来面对高通骁龙7系处理器。这一系列操作让消费者觉得联发科芯片定位混乱,进而留下不好的印象!还是希望联发科加快创新的步伐,推出更强大的处理器,才能在移动处理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