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山东大学到北理工:我如何跨专业第一名上岸北理工业设计?

2023-04-28 16:13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张雨晴


录取院校|北京理工大学

录取专业|工业设计

本科院校|山东大学

本科专业|建筑学


总分     |    423(第一名)

政治     |    64

外语     |    87

专业一  |    133

专业二  |    139


跨专业工设小白的上岸之旅

让结果告诉我们答案

 

我是一名来之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选择跨考之前,我也很犹豫,但是在确定方向并为之努力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踏实的进步感。作为一个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我一开始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缺乏。因此,我在准备考研之前就开始积极学习工业设计相关知识,包括阅读专业书籍和论文、观看一些较为有趣的课程视频和公开课等等。这些对我后续的复习和考试都非常有帮助。

 

在考研准备期间,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手绘、英语和政治这三个科目上。对于手绘,我认为多练习是关键。在参加考研之前,我从来没有画过产品题材的画,对于如何开始和如何练习都感到非常迷茫。但是,在辅导班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并且坚持练习,坚持每天画线条、积累形体,从而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水平。除了参加集训手绘班,我自己也会通过观看一些手绘视频和阅读一些手绘教材来补充自己的知识。同时,我还参与后期的手绘模拟打卡班,通过给学长学姐看版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改进。

 

对于英语和政治科目,我认为坚持做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会购买一些考研辅导书籍,比如英语词汇书和政治考点整理等,然后划重点、做笔记,并结合做题巩固知识点。另外,我也会利用各种资源,比如在线课程、公开课和电子书等,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除了这些科目,我也会利用自己的建筑学背景,在复习过程中将建筑学的知识和工业设计的知识进行对比和整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工业设计专业的知识点。尤其在复试中,跨专业考生的身份让我的作品集有更多的个人特点,成为我复试的一项助力。


当然,考研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在复试之前,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复试不知被推迟到什么时候,这让我感到比较忐忑。但我仍然尽量保持平稳心态,在家里复习,并尽量和初试保持一致的节奏。虽然复试形式变化比较大,但是核心的东西是不变的,就是专业能力和个人的综合能力。

 

经过三个月的复试准备,我终于等来了拟录取名单的消息。当我看到自己成功考研上岸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时,内心感到非常开心。说实话这一路走来并没有精疲力竭,但也在不同的阶段都曾经全力以赴。

 

最后,我想说的是,考研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也锻炼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试学习方法


各科复习方法,初试是总分423,英语97,政治64,史论133,手绘139。

英语

2-3月我浅看了一下红宝书单词,此阶段应该不用开始背,把很陌生的单词的解释和例句熟悉一下

3-4月我每天过2个list红宝书,把不会的单词记忆一下,确保完成第一部分的所有list

5-6月我开始做真题阅读。不用掐时间也不用注意顺序,随缘每周做几篇阅读感受一下

7-8月我发现红宝书背不完转而背单词的逻辑,三天一个主题,阅读生词可以补充到相应的主题里,很方便。 开始系统做阅读真题。基础时期看的唐迟网课,每天1-2篇,做完订正。我修正的时间远超做题的时间,要弄清错选题目的正确思路。该阶段重点不在生词而在思路的修正。

9-11月我进行单词二刷逻辑。背不住也没有关系,多看几遍有印象就可以。

阅读完成一刷并开始二刷,尽量计时。针对生词,句式,题目类型进行归纳,我觉得最有效的是黄皮书自带的一个阅读技巧分析,朴实无华但很干货。同时看了monkey的方法论,很清晰地归纳了普通阅读题的潜在特征。

11月起小三样提上了日程,看的网课力求简短,掌握方法即可。11月底前做1-2套模拟,掌握一下时间。

12月我把单词重点背了一下容易错的版块(我经常错法案题所以就重点收集了与法案有关的表达)阅读我没有进行三刷,但是把错题都看了一遍。此外我每天刷1篇张剑的阅读理解练习80篇(与真题风格有差异,但很适合进行理解训练,应对23年这种风格变化就不会太慌乱)另外,我觉得完型可以多刷几篇,虽然分值低但是训练综合能力。最后关于作文,小作文模板力求正确和能记住即可,不求花哨或者小众。我推荐b站pei鱼鱼。大作文模板力求高级,我用的Fiona的免费模板,考前有认真练字和选择字体,最后卷面效果应该还不错。

 

理论

我从六月份开始准备理论复习,第一步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考研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我的理论复习方法是理解、整理、背诵、模拟真题。我先通过阅读机构的一些资料和参考书来理解知识点,然后整理笔记,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最后背诵和默写,模拟真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论述题是理论考试中分数占比很大的一部分,论述题对于我们的语言表达,行文逻辑,案例积累,知识储备都有所考察,所以我较早就开始了针对案例的学习和表达练习,并在最后形成了自己的案例库。

 

由于我对工业设计并不是很熟悉,我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不只是依赖教材上的知识点,还通过图书馆和知网等途径查找资料,选择自己最能理解的和表述清楚的来记忆,尽量做到多了解多思考多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这虽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前期一个好的理解能够形成后期背诵的好的基础。

 


快题

快题基本可以分为设计能力和手绘能力两部分。因为我的手绘技能一直不是很好,所以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来练习。手绘基本是依靠反复练习来提升绘画的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我注重基础和细节,直线、圆、比例、透视的练习,同时注重材质的区分和表达,还有关于产品细节部分的刻画,这些细节对于快题部分的答题非常重要。



尽管我练习了不少,但其实我的绘画能力十分一半,最后考试成绩还不错,我想是因为我对于整体版面的把控和设计能力的体现,因此我相信这两点是比手绘能力更重要的评分点。在考研后期,我输出的频率并不高,基本是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整合,带动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小版面的形式快速将设计思路记录在一个素材本上,作为我考试时临场做设计的一个基础。今年由于换成小纸进行考试,快题的版面也有很大的改动,可能今年的考生要对不同的版面都充分练习一下。

 

复试经验

最后,准备复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准备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作品集的准备上,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需要多花时间去完善。另外,两门专业课的小笔试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多做练习来提高基本功。今年的理论和手绘是合成一道题进行考察的,更需要我们灵活变通的能力和快速完善版面的能力。

复试过程最重要的是大方自如感。参加复试的老师都很和蔼,我在练习的时候使用Chat-gpt给我模拟了一些问题,确实对提升反应能力是有一点帮助的。常规问题的准备感觉意义不大,因为实际复试时老师的问题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经验之谈

(1) 知行合一

我在准备考研的时候问了很多人,希望把别人的经验了解到事无巨细的程度,相当于掌握了很多的经验,但实际自己复习的时候,却很少能够坚持。我发现这一点后,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复习策略,用一种综合的、个人化的复习方法,反复迭代和坚持,才形成一种让自己“安心”同时也比较高效的复习流程。任何经验都没有普适性,都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情况,但最重要的是实施和坚持,听懂和行动之间的鸿沟往往是阻碍我们成功上岸的最大原因。

(2) 不必为了未知的未来而恐惧

考研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但是只要有毅力和恒心,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点,加强手绘技能和准备复试,就一定能成功考上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此外,每个人的未来都有很多种可能,我们不必为了此时此刻的低效率而焦虑,只要坚持下去,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总有一天会走上正轨。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经验总结,虽有不足之处,但希望能以微弱的灯火为千千万万在迷茫赶路的人一点指引和安慰。一路走来,有很多人都给我了真诚的帮助,让我感慨世间人情冷暖还是有别样滋味,我也希望能将这种真诚和温暖传递给下一棒接力的人,让每一个认真奋斗的赶考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荣誉。


仰望星空,立足脚下,希望我们都有辽阔高远的明天。


从山东大学到北理工:我如何跨专业第一名上岸北理工业设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