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象思维
张广天 著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数式表达为:a2+b2=c2。这个定理,在西方被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 在中国,这个定理表述为 “勾三股四弦五”。短直角边称作“勾”,长直角边称作“股”,斜边称作“弦”。 勾股弦的表述,既不离具象,也不违背抽象,将义理借托形象准确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意象思维。
类似的表述,又如《尔雅》中给禽兽下定义:“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中医方剂学的总配伍原则,写做“君臣佐使。”如果你说:“有个主心骨,加点帮衬的,再把药力带到病痛的地方。”谁都会说这样说法絮碎,不专业。而如果你说:“首选药,主药,辅助药和药引子,构成基本配伍。”中国的一般百姓就会说,这话在理,但没说法。所谓“说法”,就是思维模式带动出来的表述模式。这个模式不能仅限于具体,也不能脱离具体空洞呈现。说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说的方法,要有讲究,要有道道,要有套路。这种套路,要求你从特别事物的相互关系中指向一般意义,让特别与一般并存。而认知者,不能只看得见特别却看不见一般,也不能只取其意不关其象。象的特别性,具体性,提示意不能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理存在。意的普遍性永远只是相对的,局限的,要由象看管着,不能僭越绝对。
从“絮碎”提炼到“在理”,是不够的。在理的事情,还必须有“说法”。
又京剧音乐论调式,不会给你罗列调式音阶,而是给你一段行弦或者过门,让你从包含调式中心音倾向的事例性用法中完整地了解音程关系,半终止和终止,以及色彩等。比如,一个大调的徵调式,被称作“二黄”。一个大小调混合的羽调式,被称作“西皮”。
还有,书法中说到“永字八法”。永,这个字包含字的所有基本笔划。于是,拿永字作特别事例,谈一般书写法则。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钩为趯,提为策,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
我们以往,总是受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影响,将事例、特别和具象看作具体事物,将概念、推理和结论看作普遍意义。殊不知,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意象思维,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三个段位。在中国,用手来表示十个数,就伸出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指头,然后就曲食指中指无名指、展拇指小指以示6,撮拇指食指中指以示7,张开拇指食指以示8,弯食指以示9,握整拳以示10。6以前都是线性积累,从6开始就是意象表示。还有珠算,也是意象统领的筹算之道。
这本书,定名为《手珠记》,取的正是手算和珠算的意象。手和珠的思维,让追寻意义的思想有起点,有中心,有归宿。
古代天文学列出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称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每一方又有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四组动物,对应八卦四象,也对应地上山川。天文,地理,人事,互动相和,成象示意。天象,地象,人象,实为三组文字,传递着千变万化的巨大能量。观天象,可知人事变化;人情世故的变迁,也可从地形中山势水文得到征兆。杜甫诗中写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光推着大江涌动,大江掀起诗人心绪,诗文又开启读者情怀。时空间,信能互转,直达恒远。
在数书中,对可数名词限定时,只用不定冠词。如an ox,a horse,an apple,a cherry,a leaf。但在文字中,必须用量化、质化或形化的限定,如“一头牛”,“一匹马”,“一只苹果”,“一颗樱桃”,“一片树叶”。一的抽象,与头匹只颗片这些具象统一在一道,形成意象的认知。
再如“魂不守舍”。这四个字原本为医学描述。中医认为,五藏(五脏)藏五志,心肝脾肺肾各有其志。脏器为舍,舍情志。如果情志离开了居所,就出现离乱。这也是意象思维。
一切事物都是意与象的完整结合。意与象分离,如同魂不守舍,就会陷入不正常的病态。比如,说到“乐”这个概念,有乐则必有音,有音未必成乐。乐,在上古的时代,主要指文明的最高成就。或者说,又根本没有哲学这回事。不论离间白,合同异,还是儒学,阴阳五行,都所谓论道。学科和学科之间,不做专业分离。巫医卜筮,文学书画,天文地理,艺术方技,全面关联。一首歌,词曲唱,艺人或有专长,但绝不会分得那么清楚,让创作和表现隔绝。习文者,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医学和政治,通过文学联结到一起。
文学家,思想家,生物学家,机械工程师,行为艺术家,等等,从意象思维的角度看来,都是一种职业分离。物质,精神,现象,本质,先验,经验,意志,存在,beings,to be,being,也都是非意象思维的分裂认识。今天,从文字的角度重新发现字主义意象思维,从具象和抽象的对比中理解意象,并非力图否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论成就,而是着重要整理和澄清意象认知的体系,来获得更为丰富完备的手段去面对冲突和离乱的现实处境。世界可以不断细分,但拆下来的零件装不回去,就危险了。术有专攻,学有所长。从宇宙的整体来看,当专攻和所长越往深处走的时候,限定的条件就越大于得出的结论,那么专长就成为博短。如此多广的短处,比粉末还细碎的粒子,让世界怎么回到它原来的样子!
外求,把世界碾作粉末。内观,把粉末重新组成世界。
(选自《手珠记》第三卷“字主义" 张广天 著 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