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2022-07-23 15:25 作者:darkmirror天蝎 | 我要投稿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故人君举措应天,若北辰为之主,台辅为之臣佐,列宿为之官属,众星为之人民。是以北辰不可变改,台辅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错缪,此天之象也。故立台榭以观天文,郊祀、逆气以配神灵,所以务天之本也;耕农、社稷、山林、川泽,祀祠祈福,所以务地之本也;庠序之礼,八佾之乐,明堂辟雍,高墙宗庙,所以务人之本也。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则有逆气;地失其常,则有枯败;人失其常,则有患害。《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此之谓也。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鹖冠子》:“道者开物者也,非齐物者也。故圣,道也,道,非圣也。道者,通物者也,圣者,序物者也。是以有先王之道,而无道之先王。 ”
《孝经》中“三者备矣”对应的是:天大“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地大“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人亦大“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由此可知,“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指的是道大,是先王之(到达)道的结果,从客观规律的角度出发,也不可能反过来道之(到达)先王。所以诸葛亮说的“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指的是尊重既有事实,而不是听从先王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