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否停止这场以性别为名的情绪发泄战呢?
上次做了一期关于反黑的视频,却意外成为了男女对立的战场,男生在我的视频中愤而留下马桶两字,丝毫不管内容,女生在评论区和男生激情对线,怒斥男生群体。一个本该讨论社会事件如何进展的视频,却没有人关心事件本身。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吧,这几年无论是什么话题,最终都不免沦为男女对立的战场。就个人观察,这种氛围最先起源于“女权”话题,后来逐渐演变为“魔法对轰”
今天我不谈论当代网民群体各自的魔法是如何演变成魔怔,进而影响到现实生活的,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有别于西方价值观中“女权”的全新思路,探究“中国特色女权”。
中西方文明有着根源上的差别,任何外来的思想,进入中国后,都是需要一定融合的,如果照搬照抄,是绝对行不通的。“女权”就是我认为的西方舶来品。
我们回头看看文明背景,中国人是讲究道德的,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造物主是女娲,是大地之母,女娲是所有人类的母亲,吕后,武则天这类女性领袖人物,广为流传的事迹,都是有关政治斗争的,纵观中华文明,从不否认女性的地位和奉献。而西方人的神话中,夏娃是亚当的肋骨,女人从属于男人,女人是邪恶,纵欲和愚蠢的象征,他们广为流传的女性领袖故事,是埃及艳后如何将自己送上凯撒的床。有发现区别吗?哪一方在根源上更重男轻女呢?
我们很多人如今就已经深陷西方话语陷阱,女性群体认为自己被视作性工具,是社会中的弱势方,男性则认为女人都是见钱眼开,愚蠢,不理智的“夏娃”。
跳出西方话语,在我们这片传承了几千年的土地上,对于两性,我们是有自己的价值观的,这是一句被很多人抛掷脑后的俗语: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这么简单一句话,比西方人扯什么男女权来的更直接,更中肯,简单又通俗。用中国价值观重新审视我们遇到的当前两性问题,是否能得到更合理的答案呢?我们可以采用简单的模型进行探讨:发现问题——提出方法——解决问题。
性别矛盾的根源在于男女生理结构差异,男性拥有绝对的力量,强壮的身体,女性拥有生育的器官。
工业革命前,由于生理差异,大部分时候只能由男性向外去争取社会资源,掌握社会话语权,权力高度集中在男人手中,而在工业革命后,机器代替了手工,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不再对身体条件有硬性要求了,于是女性力量也逐渐向外,占有一部分社会话语权,妇女解放思想也逐渐萌芽,当下我们面临的矛盾主要就在于,我们已经无法准确定位当代男女性需要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了
在深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与现代化社会是非常割裂的。导致现代社会中,女性即要向外争取社会资源,又要肩负管理家庭内务的责任,面临生育压力,不断被催婚,在职场中受挫,只能矛头一转抱怨男性不帮助自己做家务,带孩子。男性则在丈母娘要车要房要彩礼的压力下,不仅面对同性竞争,更需要与异性甚至外国人竞争,性思想解放,男女之间信任崩塌,害怕自己付出全部身家却遭遇背叛,手握盾牌无差别攻击所有女性,用不婚不育不买房来抵御巨大的社会压力。大家都需要不断用利益来为自己寻求安全感,双方都需要消耗无尽的精力去证明“我真心爱你”这件事,无数奇葩的男女关系通过互联网,在某些势力的特意干扰下,被不断放大,导致两边越来越对立。
如何在重重压力下形成适合当代社会的感情观和婚姻观,才是我们如今最需要探究的问题,可流量却将问题不断地极端化,浅显化,最后变成了比谁更奇葩,谁的声音大,沦为情绪发泄的借口。
我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婚姻制度实质上是会被淘汰的,我们正走在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当人们不再拘泥于物质,这时已不需要靠相互剥削,相互争夺来获得生存空间,人人平等,性别也就成为了一个符号,这时的爱情是纯粹的,理想的,两人结合是遵从于内心的,而非被世俗框定的。
可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还远远达不到这种理想,我们需要发展的,是“中国特色女权”,或者说,是人人平等,男女平权。根据个人能力和三观,找到当前社会中自己适合的角色,才能真正消除性别矛盾。这一过程注定是艰辛的,任何思想的变革,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当更多的青年将人人平等作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时,男女平权才有机会真正实现。目前的爱情与婚姻,我更希望是建立在志同道合之上的,怀揣着对未来的理想,对对方的尊重,一起携手向前将小联盟经营好,才是健康的两性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不需要金钱,誓言来证明你的爱,不需要牺牲隐私来换取信任。今日你我同路,我们携手走一段,明日你有你的道,或你不再爱我,大方告知,我们互相尊重,从此别过,去追寻各自的未来,在这样的关系中,自我的理想追求高于爱情,自尊和自重高于欺瞒,忍让。以上是我个人对如今男女对立问题的思考,如果大家有新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构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一些草稿:
最早发起女性解放运动的是西方女工人。
工业是在我们面临半殖民半封建的境地时,传入中国的,而在此之前,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相对于西方人完全将女人作为性工具,战利品的思想,我们中国女性更多的是扮演类似于公司中的财务管理,这样的角色。在家庭中负责将男性争取到的社会资源统筹管理,将家庭内务经营好,以便“家庭”这个单位在小农时代能够更加牢固,向上发展。
在中国价值观体系中,我们都会讲阴阳相合,这个宇宙是有阴阳两面组成的,世界不可能只有白天没有黑夜,也就不可能只有男人没有女人。阴阳和谐谓之道,同样的,两性和谐才能使文明繁荣延绵。而西方人讲什么呢?大家应该也耳熟能详: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女人是男人身上的肋骨做的。那么要论重男轻女,真正重男轻女的是哪里呢?西方人最擅长的事,就是在进入文明社会后,用一套所谓的政治正确去回避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过,比如他们曾经使用黑人作奴隶,他们现在就讲究黑命贵,比如曾经将女人当作性工具,他们就强调女权,性解放。
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男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叫做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的社会分工是负责家庭内务,管理统筹家庭中的资源等等,男性的社会分工,是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社会中争取更多的资源,占有社会话语权,二者搭配,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成立起牢固的联盟,将日子过下去。而工业革命后,西方背景下的女人,比同时期的中国女性更加缺失权益,她们完全沦为男人的工具,战利品,而我国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使得我们家庭中的男性天然有一种庇护妻女,姐妹的责任。所以西方的妇女运动是激进的,是需要过度斗争以求公平的。当妇女解放思想传入中国后,最先开始争取妇女权益的,反而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大家闺秀,而并不是社会底层工人或农妇,所以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本身就不是由劳动人民自发提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