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10坦克歼击车在苏联【翻译】

2022-06-26 19:49 作者:以及小酱油  | 我要投稿

https://warspot.ru/8112-su-76-amerikanskogo-proizvodstva

原作者Yuri Pasholok,发布时间2017/1/23

http://www.tankarchives.ca/2017/04/gun-motor-carriage-m10.html

英译者Peter Samsonov,发布时间2017/4/21

个人授权翻译

来自美国的SU-76

通过租借法案抵达苏联的坦克歼击车很少,这跟坦克的情况有所不同。唯一的例外是使用了M3半履带车底盘的T48火炮运载车,或被称为SU-57。最初,它们来自一笔美国人承接的英国订单,但英方很少使用它们,而苏联方面对此的态度则截然不同:这些车辆得到了积极的使用,并证明了自己在反坦克作战中的价值。至于使用坦克车体的坦克歼击车,则只有以“貂熊(狼獾)”这个英国绰号闻名于世的M10火炮运载车进入了红军的装备序列。

M4A2的车体

红军装甲总局通过一个很搞笑的渠道知晓了M10 GMC的存在:这并非一份情报口的报告,而是一封关于如何使用M4A2中型坦克的信件。1943年3月15日,外贸人民委员部工程部副部长赫里亚耶夫(Khryaev)致信装甲总局,通知理事会称,美方发出了一份关于主摩擦离合器锁定按钮的说明,之前的M4A2坦克使用手册上的记录有问题,会导致故障。该信件是首份提及“M-10坦克歼击车”的文件。

1943年9月,位于NIIBT测试场的M10 GMC,可见附加装甲支架的痕迹,但这从未被安装过

到那时,M10 GMC的存在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1943年3月1日,驻美武官助理巴拉耶夫(Barayev)少校报告了该车的情况,但赫里亚耶夫的信件到达装甲总局的速度却要更快。根据巴拉耶夫的报告,该车被设计成了一种通用战车,拥有执行一些通常应该交给坦克的任务的能力。为此,其能够安装附加装甲。这没毛病,但量产型M10从未这样做过。

美方还和武官助理分享了M10 GMC的战斗经历。报告中称,首批10辆坦克歼击车于1942年年底被送往北非,其战斗经历证实了设计的合理性。据推测,该车不仅会装备坦克歼击车部队,未来还会装备到美国陆军所有的装甲部队中。

同一辆车的正面图

事实上,M10 GMC的实战还要更晚一些。它们在1943年3月23日的盖塔尔(El Guettar)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证明了自己相对于半履带式的M3 GMC的优势。美方的评估是实事求是的,这从M10 GMC成为了美国产量最大的坦克歼击车这点就可以看出。

同一辆车的后视图

虽然巴拉耶夫在报告中重点强调,该车所装备的76mm炮拥有与德制88mm高射炮相当的火力,但装甲总局还是对这些载具兴趣缺缺。巴拉耶夫会这么写绝非机缘巧合,1943年春,苏联对缴获的虎式坦克进行了首次测试,结果发现苏联坦克的火炮几乎对其束手无策,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一款能对付虎式的装备。

美制坦克歼击车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了M4A2中型坦克的底盘,后者自1942年年末开始运抵苏联。

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行军时使用的防水布

坦克歼击车的采购问题在1943年6月上旬被再次提起。根据外贸人民委员A·I·米高扬(A.I. Mikoyan)致斯大林的报告,采购自行火炮的问题存在多种观点。炮兵总局负责人雅科夫列夫(Yakovlev)认为应当优先引进T48 GMC,且采购其他载具都只是用于了解熟悉。装甲总局负责人费多连科(Fedorenko)希望引进多型自行火炮,但这并不包括M10 GMC。炮兵首长沃罗诺特(Voronot)则认为应当引进50辆“安装在中型坦克底盘上的3英寸M-10火炮”。最终各方达成了妥协,决定先引进两辆,再根据测试结果决定是否要继续采购那一批50辆。

不比国货差

坦克歼击车的交付很及时。1943年8月3日,赫里亚耶夫报告说,一个携带了两辆“M-10坦克歼击车”的船团抵达了波斯湾。很快它们就被运到了巴库并分道扬镳:一辆被送往库宾卡的NIIBT测试场,另一辆被送往戈罗霍韦茨炮兵测试场,前者将负责测试机动性,后者则负责测试武器。

但问题是,美方没有发炮弹过来,结果武器测试比机动性测试晚了很多才开始。

车体上的包装勒痕是在海运过程中产生的

坦克歼击车在1943年9月被运抵库宾卡,该车跟炮兵测试场的情况一样,抵达时没有任何弹药。NIIBT还报告称该车未安装任何附加装甲,但显然美国人自用版也没装这玩意。

首先,测试场的专家研究了全车并撰写了详细的技术说明并进行了维护。这并不困难,因为这辆车跟他们已经熟悉的M4A2中型坦克非常相似。美国生产的柴油被相近的苏联柴油所替代。

战斗室示意图。测试人员错误的认为车长位在火炮的左侧,但事实上他的位置在右侧

技术说明主要针对的是全车的总体布局。对M10底盘的描述很简单,因为这跟M4A2的区别不大。说明对战斗室和驾驶室也进行了简要介绍。NIIBT的测试员错误的认为车长座在火炮的左侧,但实际上那是炮手的位置,而真正的车长位其实跟美国坦克一样是在右侧。

库宾卡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来研究战斗室,而是专注于其他问题。该车车组成员的工作条件几乎没有收到差评。对敞篷炮塔的抱怨很多,因为前线不断传来SU-76M车组成员牺牲的消息。在研究过后,NIIBT的专家对M10的视野范围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防空用勃朗宁M2HB重机枪

项目的重点集中在机动性测试而非设计研究上。按计划,坦克歼击车将行驶1000km:公路行程300km,土路行程500km,越野行程200km。测试内容包括极速、平均速度、燃油消耗量,以及对各种地形的通过能力。

全车的视野范围和视野盲区示意图

机动性测试在1943年9月24日至10月14日间按计划进行:在1000km中,有302km是在莫斯科-明斯克公路上完成的,其余的里程则在土路和丘陵间完成。在公路行驶过程中顺带测试了极速,四次尝试测得的数据为50km/h,略高于美方发来的数值。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7.5km/h,总体的平均速度为30km/h。在大部分时间内,坦克歼击车都在以五档行驶,耗油量为百公里158L,相较之下M4A2的这一数据为162L。驾驶舱的布局很好,使得驾驶员能够很方便的驾驶载具。

不安装抓地齿的情况下该车的最大爬坡能力为22°

M10在土路上行驶了660km,其中大部分时间用的是四档。走完这段路需要32小时,而由于技术原因,其中的8小时被花在了等待上。这是因为负重轮出现了故障,共计损失了六个。在其中5例中,滚珠轴承损坏;而在剩下的一例中,橡胶轮辋损坏。滚珠轴承的损坏原因是润滑嘴因为缺陷破裂,导致润滑油泄露,污垢进入滚珠轴承。

尽管发生了故障,坦克歼击车在泥泞的土路上还是表现不错。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5km/h,总体的平均速度为16.5km/h。百公里耗油量为259L,略高于M4A2的246L。

该车也进行了机动性测试。除了在急转弯、掉头和低速转弯表现不佳外,其性能还是可圈可点的。这不是M10独有的毛病,而是所有安装了双差速转向机的履带式车辆的通病。

测试的最后一部分是翻山。到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M10安装的T51型橡胶金属履带跟M3中型坦克上使用的T41履带一样都存在越野性不足的问题;光滑的履带链节抓地力严重不足,而这在爬坡时尤为重要。该车的最大爬坡能力为22°,在这之后履带的抓地力就会显得不足。

更换了抓地履带后的爬坡测试

美方非常清楚这个问题,因而在坦克歼击车上安装了特殊的抓地齿,每侧履带上共有11个。这确实有用,但只能有用一点点。坦克歼击车在它的帮助下可以爬上24°和28°倾斜的山坡,但在一次攀登31°倾斜的斜坡时,牵引力再次不足并出现了打滑的情况。在不安装抓地齿的情况下,最大的爬坡能力被定在22°,超过这个数字之后便会溜车。

机动性测试的总体评价不错:

1、美制M10自行火炮机动性良好,其速度不亚于国产的SU-122和SU-85自行火炮,与美制M4A2坦克相当。

2、M10自行火炮在使用无抓地爪的橡胶金属履带时,越障能力如下:爬坡22°,下坡25°,侧倾22°,这显然不太行。在安装了抓地齿后,自行火炮能够爬坡28°,下坡28°。

3、大炮塔(炮塔座圈直径为1740mm)使得火炮和车组成员的活动空间都很余裕。

      缺少炮塔顶盖可以被看作一个缺点,因为这可能使得车组成员在战场上因为迫击炮、火炮、炸弹、飞机扫射、手榴弹和燃烧瓶的袭击而牺牲。

4、除了行走装置外,自行火炮的其他部件都很可靠。行走装置不可靠是因为由于润滑嘴有设计问题。

有问题的战斗室

美制坦克歼击车的射击测试花了很长的时间。弹药的延迟交付、以及炮兵委员会的审批问题(直到1944年1月14日才通过)都拖延了测试。但问题仍在持续,美方从未交付高爆弹,因此在2月19日决定不带高爆弹继续进行测试。此外,零件、工具包、M7型76mm炮的相关文件也都是没有的。

坦克歼击车在2月9日被运抵戈罗霍韦茨炮兵测试场。由于缺乏工具和相关文件,这些东西都必须要当场制作,结果便拖延了时间。坦克歼击车直到1944年3月13日才开始测试,并一直持续到了4月4日。总共射击了415次:常规装药量390次,强装药25次【译注:这里采信了测试报告给出的数据】。

1944年3月,戈罗霍韦茨炮兵测试场的M10坦克歼击车

射击使用的是M62型穿甲曳光弹。得出的结论是,国货跟这个完全不能比:美制炮弹可以击穿120mm厚的装甲,而同口径的苏制炮弹只能击穿100mm装甲。这可以归功于美制炮弹卓越的弹壳设计、更优的材料选择和更好的热处理来解释。M62可以在500m的距离上击穿120mm厚的装甲。精度测试的结果也很令人满意。

M10 GMC上安装的M7型火炮

当然,坦克歼击车的组成部分不只有火炮。炮兵测试场的专家们检查了该车的其余组成部分,并发现了不少问题。奇怪的是,火炮专家们对驾驶舱颇有怨言。按照他们的观点,单潜望镜降低了视野范围。平心而论,M4中型坦克一开始也有两个潜望镜,但实战结果表明,首上处的潜望镜应当被移除。

用于射击100mm厚钢板后的M62型炮弹

对战斗室的评估更加完整,并形成了一份长达五页的单独报告,标题为《关于维护美国3英寸M7自行火炮的说明》报告中提到的首要问题是没有车顶,这跟坦克专家们的观点一致。需要补充的是,在1944年和1945年,一些美国的M10车组也会在他们自己的坦克歼击车上额外安装车顶。

但这并非专家们发现的唯一一个问题。由于没有在炮塔内安装舱口,进出战斗室变成了一项有风险的工作。炮兵测试场的专家们预测,在敌火之下出入坦克歼击车的行为将会给车组带来伤亡。

这还没完。与NIIBT方面不同,炮兵测试场的工作人员正确的安置了车组,但却认为他们的工作空间是不足的。例如,车长有一个控制高低机的手轮、电扳机和全景瞄准具,但他却不能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瞄准。炮手有一套完整的瞄准手轮,但它们的位置却很差,虽然它们转起来很轻松,但过近的距离使得炮手很难同时操纵这二者。望远镜式瞄准具的位置使得炮手在使用时胸部会正对着手轮,因此不可能在使用瞄具的同时进行瞄准。

报告中包含的战斗室布局图

还有关于装填手位置的抱怨。他们认为他在火炮右侧的位置很差,因此建议把他的位置挪到左边。折叠座椅也有问题,它们实在太高、太硬,坐得不舒服。火炮的装填也不方便。前六发弹药放在炮塔后部的待发弹药架上,而其他的都被放在了弹药箱里。当使用待发弹药架上的弹药时,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0到12发;一旦待发弹药架被打空,射速就会骤降至每分钟4到6发。

测试的结果好坏参半。一方面,最终的结果是“美制M-7自行火炮”通过了测试;另一方面,关于战斗室的大量抱怨也不容忽视。

坦克的备胎

显然,在NIIBT的测试结束之后,红军便准备在1943年年底开始接收M10 GMC。按照1943年6月的约定,第一批M10仅有50辆,预计在1944年2月上旬抵达训练单位。这不是1944年年初抵达的唯一一批美制坦克歼击车,T48 GMC的钢铁洪流也来了,将M10淹没在其中。从1943年2月14日到1944年3月5日,共有257辆T48 GMC被运抵苏联,它们获得了SU-57的名称。

NIIBT测试场的后期生产性M10 GMC,1944年夏季

跟第一批M10一样,新的M10也走了南线来到苏联。第一批载具在1月份抵达,但它们在送往训练中心的过程中遭到了延误。二月下旬,三批自行火炮,每批各15、22、5辆车被运到了莫斯科州的科里亚兹马(Klyazma)自行火炮训练中心。照片显示,苏联方面收到的是中后期生产的坦克歼击车,它们的炮塔形状略有不同。一辆后期生产型后来又被送到了NIIBT测试场并一直留在那里。

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口舌之争。问题在于,收到的坦克歼击车只完成了80%。有四辆M10根本没有任何备件、工具包、机枪、光学设施。没有连级的备件或工具包。编号为40110927的坦克歼击车出现了离合器护罩、飞轮罩和离合器托盘损坏。另一辆坦克歼击车根本无法驾驶。

1944年,来自第三十七独立坦克团的A·M·梁赞诺夫斯基(Ryazanovskiy)中士,他身后可能是最后一批的六辆M10之一,安装了T54E1型履带和改进的抓地齿

自行火炮训练中心的管理层敲响了警钟。很快,一封由中心负责人、炮兵少将N·S·卡萨提克(Kasatik)署名的信被发往装甲总局,这次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他报告说,即将到达训练中心的车组对此准备不足,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第一次见到该型坦克歼击车。例如,3月4日抵达的15名驾驶员和炮手根本不认识这辆车。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9日抵达的另外25人身上,在这之前他们只学过如何使用SU-76M。

这并不奇怪,由于缺乏车辆的相关文件,负责人要求立刻派出熟悉车辆的军官来解决这一问题,并要求立刻给训练中心配备使用手册。对军官的要求有点太过了,因为只有测试场的专家了解M10。

情况慢慢好转,但组织问题延迟了M10上战场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在1944年1月27日,可用的炮弹只有875发穿甲弹,高爆弹则完全没有。3月上旬,有5000发炮弹被运到,稍后又建立了额外的穿甲弹供给。装甲总局自行火炮局在4月26日批准了M10的载弹标准:每车27发穿甲弹和高爆弹。

“美制SU-76”的影像记录很少,图中的车辆隶属于1223自行火炮团

最后6辆自行火炮在1944年2月下旬抵达巴库,并于3月8日被33387号列车运往普希金诺(Pushkino)。直到1944年6月1日,这些车辆仍被列为储备物资。至于其他的44辆M10,它们被分配到了第1239和第1223自行火炮团。在部队中,它们的代号是SU-76,这使得这些车辆的战史变得扑朔迷离。

我们已知的是,第1223自行火炮团作为第五近卫装甲集团军第二十九坦克军的一部分解放了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但谈到细节便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描述。根据一些消息,在该团抵达波罗的海三国时,其下辖的M10早就损失殆尽了;其他消息来源称,直到1945年5月1日,该团也还有10辆M10,其中的4辆仍在使用中。另一份日期为1945年2月7日的文件表明,该团共有37辆SU-76,其中有18辆还能正常运作,很难说这是苏制SU-76还是美制SU-76。第1239团则作为第二装甲集团军第十六坦克军的一部分,积极参与了对波兰的解放。

苏联方面没有进一步采购更多的M10坦克歼击车。众所周知,M4A2(76)W中型坦克已经于1944年夏季投产,第一批坦克在9月被运抵苏联。在安装同款火炮的前提下,它们的生存能力要远高于敞篷自行火炮。

 https://warspot.ru/8090-istrebitel-pantserov

霸王行动博物馆的M10 GMC组图(国内可直连)

M10坦克歼击车在苏联【翻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