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提问箱001:如何看待李周演这个人?

2023-03-29 10:22 作者:千巷路  | 我要投稿

假如提问还有效,记得来悄悄认领一下问题噢。

原题

0

一段很长的观前提(废)醒(话):先道个歉,我是真没想到能收到提问。也算是得到了一种期待良久的回应,感觉很新鲜、很兴奋,然碍于现生实在繁忙,我又实在不想随便几百字敷衍了事,便翻来覆去寻找物料确认我的部分想法,故一拖再拖。当我真的着手写时,才发现tape已经不知在何时、因为什么凉凉了,后把问题辗转到pome,终于得以在回归前写完。

关于赫人我写过不少,不知题主是否是因为看过些什么才会好奇我的想法,如果确是因为此,那大概率知道我会想很多,写很多……甚至还会有一些看起来不太相干的内容。

另,本问题提得相对宽泛,我的回答也难免有所缺漏,而人是发展、且同时具有局限性的生物,所以以下仅是目前的我对现在的周演的看法。也许会有点想当然,不认同很正常,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看到的周演也不一样,求同存异就好。

1.0 包容性强

我们聊一个人的时候,总是难以绕开他的身份。于是就引出一个很有趣的点:爱豆和乐队到底兼不兼容的问题?

1.1 爱豆乐队?

总有人把乐队和偶像对立起来,觉得两者是无法并行的。说实话,大部分从地下走入地上的文艺工作者,最常见的像rapper、乐队,多多少少会对主流文化有些不屑,这是小众人的通病。觉得火的就是俗的就是土的,但其实真相是:互相都看不上对方

这倒没什么,长久以来亘古不变的鄙视链罢了。我不觉得有什么永远对立的事,也专门为此写过一篇文章,故和其中一样的观点:我个人并不排斥乐队商业化,也理解其中会抵消掉的独立性与艺术性。

但是我最近发现自己一直有一个认知误区:咱先抛开乐队只能摇滚的定性思维,原来比起“花瓶”这种刻板印象,大家觉得“偶像乐队之所以不是乐队”更主要是因为“无法独立完成创作”这件事。不论是客观上被限制,还是主观上做不到,最终结果都是经纪公司在背后发挥主要作用。确实,如果是这样的理由我倒是可以认同,毕竟我追的团都是有独立制作能力的团。

1.2 爱豆?

既然以爱豆的运作方式运营,自然少不了“营业”,而营业的本质在我看来就是个商业行为。

我认为爱豆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演艺人的点是,其与所谓“粉丝”的连系很紧密。尤其体现在:粉丝只要钱给到位,就可以实现跟爱豆的近距离接触,甚至单方面提出一些要求。我说的可能有点现实了,但爱豆的收入和成绩很大一部分就是源于粉丝。

本来作为歌手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就应该只是出专辑和做演出,但韩流产业为了抓住消费者的钱包,不断地让爱豆开展活动,发表新歌,把爱豆当作商品包装出售、再包装再出售,所谓的“迷你专辑”、“回归”等等都是韩流自己造出来的词。

爱豆卖人设炒CP一点都不新鲜,没有商业价值就不值得经纪公司砸钱。故而就算是为了赚钱,于经济公司、于他们自己,商品属性都是爱豆身上必不可少的要求,即:这个“爱豆”值不值得让“金主”花钱。

这个金主指的可以是广告商,也可以是粉丝群体。有意思的是“爱豆诱导粉丝消费”这个事情不管无意还是有意,最终结果都是物质交易。我姑且我把它也算在商业属性里。

我们来看周演身上有没有这个商业属性:出道前大家一起去看日出,喊话阶段所有人都说得很有事业心,就周演一个人喊“大家都少点工作”

打工人属性一下子暴露无遗,对于“出道”周演还是更多以一个职业来看待。

更有意思的是,周演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之所以带引号是因为,我认为周演的野心并不是想得到多少名气和金钱,而是业务能力被真正认可的野心。

故而上单就这一点来讲,我个人认为周演作为爱豆并不算特别适合,周演身上那种束缚不住的感觉太强了。他之所以选择成为爱豆只是因为他自身的包容性强。如果不是喜欢唱歌、喜欢乐队的话,我确信周演并不会踏入韩娱。就跟他入社前不听K-POP一个道理,不接触只是因为“有更喜欢的东西”,但是如果必须要接触的话也不至于讨厌。

周演在2023新年愿望里写:“希望能多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看出就目前来讲,十二首歌里其实并不完全算是周演想做的音乐风格。对此我只希望周演在充分接受市场流行性的同时,也能得到市场对他独特性的认可。

1.3 不会营业的爱豆

周演在2023新年愿望里还写:要和粉丝变得亲近。一个明明很开朗外向的人,为何面对粉丝反而很害羞?仅有一次的单人直播?这其实就是周演身上商品属性缺乏的体现之一,不会营业的爱豆简直就是残疾爱豆。能够熟练地对投粉丝所好,有人称为营业,有人称为媚粉。不得不说这个争吵真的有意思地不得了,我站在纯路人角度觉得,主要还得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够不够单纯。

随着韩娱产业的规范化,爱豆已然成为了一个流水线上的商品,而周演的商品属性究竟强不强,我个人持保留态度,而这就是我认为的周演区别于其他成员的特性之一。因为周演最初就是一个很纯粹的爱好唱歌的素人,他喜欢唱歌、想要唱歌,并且为之努力、寻求机会。他最在乎的还是得到唱歌的机会,既不是出名,也不是赚钱,有点想做职业歌手的意思。

再次强调,通篇是我想当然,跟李周演本人并没有任何关系。

周演既然选择曲线救国,就得多干一些计划之外的事情。该做的丑造型一个没少,能唱的歌一首不多。可周演不会营业让他陷入困境了吗?我们都知道并没有,相反还圈了很多粉,为什么?因为周演他足够真实。一个有生命力且足够真诚的爱豆,即便不会营业也是可以被原谅的。也正是因为不熟练,产生了新的反差、新的商业价值。

2.0 可塑性强

周演身上有没有商品属性我们姑且待定,但一定有商业价值,也一定有可塑性。哪怕说周演有一万个不适合当爱豆的理由,他也依然做得很好。因为作为一个歌手的第一要务,毋庸置疑周演的声音就是老天赐予的最大宝物。

2.1 舞台体质

怎么说呢?周演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被社会规训失败的跳脱感,但即便如此他也并不总是任性妄为。

从而造成了一个我意料之外的点:周演竟然是第一个进乐队的成员,练习时间长达三年!我想不到周演这种性格可以“受管束”这么久,但也情理之中地证明周演真的很爱乐队这个事实。

mini一辑showcase中场谈话环节,也是第一次真正看见粉丝的那天,我们的ENFP大狗狗李周演泪洒当场,当时提及一句话——为了得到给大家唱歌的机会”

故事的最开始,单纯想要唱歌的李周演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而他却是一个想到什么就要立马去做的人,于是便独自寻找露脸曝光的机会。

虽然周演提起入社的经历总是轻描淡写,但我觉得不至于会是“顺风顺水”的程度。后来他也提到,自己死缠烂打了一个月才终于得到父母的许可,进而开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的练习生生活。我愿称之为李周演的觉醒期。

看过《begins》第三期可以证实我对周演不受拘束的性格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其中提及周演曾有一段低谷期,不练习不努力,每天摆烂。队长说是一种可以理解但无法给予帮助的一种状态,也是那次队长第一次看见周演哭。

让周演崩溃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涉及到的原因至少有二。

首先,他并不是一个喜欢诉说负面情绪的人。虽然他本身很活泼,但“开朗和积极”应该也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又或者是他出道后给自己的要求。

其次,爱豆公司的运作和普通乐队还是不太一样,除了创作和演出还有太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去完成。周演一嘴带过的“搞卫生”问题应该只是个导火索。

真要往深了想的话,我猜测最主要还是遇到瓶颈期,各种琐事累加,导致心态崩溃。

最初只是学生的周演,世界观应该是“努力就有回报”,后来不断接受社会的毒打发现,原来很多事并不是光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这样的割裂感让周演陷入难以自拔的自我怀疑。

怎么说呢,爱好变成职业的过渡就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你不仅要保持对爱好的热情,还不要让爱好职业化磨灭你的灵气 。所幸周演悟性极高,最终得出了“比起得到正比例回报这件事,更希望能够轻松地享受舞台”这个结论,仿佛打通任督二脉一般。

没出道就能有这个悟性,且一直践行。我只想说李周演这人真的称得上是聪明。

2.2 进步型人才

其次李周演是一个极具舞台体质的人,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所有成员一致认可。上台从来不紧张,失误也没崩心态,出舞台事故也逐渐妥当冷静地处理。出道一年多,周演的每一次的进步都肉眼可见。当然,所有成长都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但我推测周演应该有两个比较大的心理转变节点。

其一是前文提到的练习生时期的这个节点,我后来又想到一个可能导致周演崩溃的原因——就是主唱这个身份。

主唱是乐队的门面,不管外行内行,乐队现场中给观众最直接刺激的还是主唱这个位置,当然前提是得有主唱。可关键在于,一个自己唱歌好听的人不一定能镇得住乐队,不一定能压得住乐器。如此压力放在当时的周演身上,或许还是过于厚重了。

还好我们都知道,周演走了出来,而且变强了。周演自身的悟性给了他很多助益,一路上的贵人相助也功不可没。比如出道前JYP给周演提出的发声建议,他也听进去且吸收了。有天赋肯努力,同时听得进去建议,并懂得去践行。很自信的同时,依然难得地保持谦逊。不可谓不聪明。

后来真的出道了,一直无所顾忌的李周演也开始有了顾忌,这就是周演的第二个大的成长节点。

成为了公众人物之后,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不要提失误这种无法隐藏的黑历史。出道以前对于唱歌周演多是玩性作业,并不完全认同自己身上的责任,疲惫和厌倦时还可以向哥哥们或是老师们求助。

可是出道后就不一样了,你的一切都被摊开在大众面前,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也没有可以喘息的机会或借口,为了生存必须得加倍努力才行。所幸,选择直面一切、勇敢扛起责任的周演,从点滴小事抓住机会不断成长起来的周演,在他自己眼里也是值得嘉许的。

所以就“身份”而言结论是:李周演是天生就要站在舞台上的人,即便不是以爱豆的身份。

3.0 聪明

“李周演真的很聪明”这件事是我个人的想法,前面不断提及,也许是带有一些粉丝滤镜啦。总之周演平时乍一看大大咧咧,尽管不至于是“想很多”的那种性格,但确实算活得挺通透,对自己有着相对清楚的认知。世间纷乱复杂,但他自有一套简洁的世界观,并为之遵循。

3.1 开朗小狗

演平时“开朗小狗”的状态我认为就是他生活智慧的体现。有个词叫“钝感力”,我觉得周演就是这个词的忠实贯彻执行者。

作为一个公认的社牛,李周演在各个场合横冲直撞,简直是赫人没有良心第一名。而据我观察只要你在乎的东西够少,你就可以够社牛。所以仔细想想李周演在乎的东西好像确实屈指可数?啊我更恨JYP动他头发了!

再比如转弹贝斯这件事,我听过一种说法,乐队里如果要让吉他手转弹贝斯,有两种情况,要么吉他实力一般,要么比较好说话。周演的情况我个人偏向于第二种。

当然有一点必须要澄清,可能是因为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凡事都有人可以依靠、可以信赖。导致了周演就是一个在生活中笨笨的人,逛个街都能迷路、打个出租车也不会……也是没谁了。

3.2 高情商

但是既然能够讨得所有人喜欢,我猜测周演应该是一个对他人情绪感知力比较强的一个人,至少可以拿捏对方的喜好。

赫人参加的综艺少之又少,周偶已经被我盘烂了,依然不得不提外貌排序那里体现的高情商。有人觉得这段尴尬,恰恰是因为你在意这个外貌评价。而周演本人恰恰是不在意自己外貌的,之所以把自己排在第二主要是出于综艺感,然后把公认的帅哥排在上位圈,又或者其实是他的个人取向,然后根据现场气氛,谁接自己抛出的梗便提谁,然后不失幽默地给出自己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名,鸭演的默契不必再提。智硕尽管能领会到周演的意图,但依然不妨碍他在周演说出“因为Gaon有自信认为自己不是最后一名”这句话时,还是由衷地蹦出一句方言:“可真会说话呢”。说服力百分百

怎么说呢,这种专门给人挖坑的提问注定得有人垫底。而周演却选了一个公认且自认的大帅哥排最后,侧向说明这个榜单的玩笑性。周演用他看似无厘头的理由让每个人得到想听的夸赞。最终一笑置之,并不放在心上。连路人也发笑,然后感叹:这群新人综艺感不错嘛。

当然了人无完人,周演自然也有许多缺点,比如生活习惯比较邋遢,无敌赖床等等。再如他自己所言:调皮捣蛋,没个正形,整天嘻嘻哈哈。最开始周演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当然现在也是。我猜他甚至因为这样的个性得到过不少好处,也就是说大家并不会过多责备他,反而会偏袒、照顾。我说过周演很聪明,主要还是指情商方面,他当然知道大家并不会真的跟他计较,所以稍微有点恃宠而骄、有恃无恐的意味。

说到这,有朋友觉得周演太自恋了,认为自己样样好。我并不认同,你就当我是滤镜重吧……我仅是觉得周演中二、臭屁,喜欢随时随地地武装自己、彰显自己。分寸感有,但是嘴炮还是得打。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需要在称赞中长大,但是真的收到夸奖反而会害羞,不知道怎么回应”的别扭小孩。

可是呢,这小孩自我认知很到位,他知道自己很厉害,即便你不认可他,他也能自己肯定自己。

所以说,自信其实也是一种天赋。

4.0 活在当下也活在明天

作为一个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活的“my way主义者”,周演的行动力可谓一斑。前脚说完“今后会多多向大家表达爱意”,下一秒就说“我爱你”。我前文说周演和粉丝生疏是商品属性缺乏,是把他当作一个公众人物JOOYEON,那如果回到普通人李周演身上呢?

4.1 疏于表达爱意

周演自己也说,并不是喜欢说长话的那种类型,也不太会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可是由此带来的生硬感反而更让人觉得珍贵。

从overture演唱会第二天的幕后特别惊喜来看,周演的家庭氛围很是轻松愉悦,虽然我感觉周演在镜头前有点端着了,好像想把自己跟孩子气划清界限一样?但还是不难看出周演和家人之间还是那种会互相撒娇的关系。

那为什么即便生在这样的家庭,周演还依然是一个不喜欢说肉麻话的人?其实两点并不矛盾,我想跟周演的性格特质和生长环境有关。

首先周演随心所欲的性格本身决定了他单线程的思维方式。因为喜欢唱歌所以努力去站在舞台上,所以想听到大家夸他歌唱得好,非常简单的因果关系。只不过出道以来周演接收到的评论太多面了,外貌也好、实力也罢都只是冰山一角。周演好像有点被砸懵了?

而作为普通人李周演,我能感受到周演是在一个相对幸福健康,但是传统的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越是传统的家庭越不会互相说“我爱你”。

但是与之相悖的是,周演和家人间依然很亲密,如此的相处模式导致了周演比起口头言语,更喜欢用肢体接触来表达爱意。喜欢也不一定非得说出口,他甚至不一定能说得出口,故而他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告诉你,他很在乎你。

4.2 肆意

另外李周演天性烂漫,活得非常随意,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真正的“活在当下”的肆意感。

而这样的肆意感来自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起“完成”这种结果式的词,周演应该会更喜欢“感受”、“享受”这一类过程式的词。

周演经常说“就算有遗憾也要不要后悔”,这句话体现的价值观很吸引我:既然如此,不如丢掉所有顾虑,尽情地享受舞台。

听着可能不太吉利,但李周演在舞台上的状态真的给我一种“即便死在舞台也可以”的无悔无畏。我们作为观众,在观看李周演表演时之所以得到“爽感”,正是因为他全身心享受舞台的状态,引导我们也全身心地投入他表演的结果。从而得到了一种双向的正反馈。

这是一个优秀的演艺人带给观众最直接、最原始的价值。

周演老是自诩“浪漫主义者”,确实,蛮浪漫的。

5.0 也活在明天

当然了,人无完人,我始终认为人是立体的,也始终排斥把爱豆商品化。哪怕你说“真正的商品是人设”我也无法认同,因为人设也是人的一部分。我们面对不同人就是会有不同的处事方式,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非千人千面。

当然作为消费者,你也可以简单地认为爱豆不过是资本的附庸物,这些都没问题,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不一样。它只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并没有好坏之分。

周演作为“进步型人才”今后还会向我们展示他新的面貌,这很好,因为人总是发展的。

我记得周演这么形容他练习生时期的声乐老师:打造了一个“人”,人类的人。周演身上有哪些不足和缺点他自己一定是知晓的,可他厉害就厉害在,让大家明晃晃地吐槽他的同时,依然喜欢他。

有人说,爱豆本身是一种贩卖幻想的职业。我认同但不完全认同,即便是,那也是一种爱豆本人和粉丝之间的双向贩卖。粉丝花钱从爱豆那里买服务是一种:你别管演唱会还是签售,本质上都是一种东西;也别管这个幻想是实现梦想的可能,还是某种欲望的满足,都是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的东西,且都实实在在的有金钱往来……叠个buff:即便追星再白嫖,你听首歌看个物料的流量费总归是间接产生的吧?

反观爱豆本身,虽然并不存在爱豆必须掏钱给粉丝的项目,但确实得承认有很多专门为粉丝策划的活动,只要粉丝买账,爱豆就获得了直接收益,间接获得虚荣感、满足感以及幸福感。

对,很有意思,爱豆是一个极容易产生幸福感的职业,尤其是那些对偏爱有强烈共感的人。粉丝对爱豆总是偏爱的,只要能感受到这一点,爱豆和粉丝间就有了情感的连接,进而也开始对粉丝偏爱。这个连接很重要,非常重要,否则爱豆和粉丝就就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利益关系。而这就是我认为的,“偶像”的意义和力量所在。

周演感受到了,并有了一些细微的改变。

周演是一个表达感情很含蓄的人,不喜欢搞仪式,不喜欢走心,有时我几乎觉得他讨厌煽情。出道一年多,只在镜头前哭过一次,倒也没像各位哥哥们哭得泪流满面,只不过是稍微湿了眼眶,却差点被四郎扣下眼珠罢了。就跟周演拒绝妈妈“哭一个”的要求很相似的心理,周演并不喜欢袒露自己的软弱,前提是如果他把流泪看作是一种柔软的话。喜欢耍帅的小狗其实是充满戒备心的小狗,信任你的小狗其实会自己跑你怀里哭。可是,李周演是人,有感情的人,心软的人。

我不止一次说过周演就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不管不顾。“因为喜欢所以想要靠近”是周演表达爱意的方式,然而在不断地接受来自villains的如潮水般汹涌的、真白的爱之后,总想着“活今天就好”的周演有了那么一点细微的改变。

“遇见大家之后,也想活在明天了”。

不善言辞如李周演,这已经是如今的他能说出口的,最有力的承诺了。

呐周演,明天也要一起活着噢。

新提问箱


提问箱001:如何看待李周演这个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