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叔恋爱心理学,22-11-16 什么是“经营感情”(上),先吐槽一波“坏伴侣特征”~
这一篇感觉很不错^_^,是很可以学习的

坏的伴侣有四大特征:只待在家里不求上进,遇事抱怨,斤斤计较不肯退让,一遇到问题就逃避
好的伴侣的四大特征:懂得顾家,愿意分享,坚持原则,知道看对方的状态来及时制止矛盾
哎,其实远叔是很喜欢把学术逻辑拿来在课里面做个引子,但是后面讲的内容跟这个关系又不大的感觉——或者说,强行联系,比如,这个视频我看完,标题就觉得很。。。标题,跟内容联系就很强行,视频后半段讲的经营感情,主要是要关注彼此的变化,自己对待关系的方式也要根据双方的变化而互相调整,跟开篇的理论联系也很强行联系。。。

稳定的关系会滋生出懒惰,一旦懒惰,就容易滑向负面,但是经营,是一种正向的——人性是偏爱懒惰的,但成长,就是逆人性的——是这个意思吗?
哪怕开篇甜蜜,未来明朗,但是当下的幸福,除了自己的努力,一定也有对方的包容和配合,常存感恩,时常自省
尊重、支持和理解要强妻子的丈夫,很少帮她做决定,这时候可以这么做,其实是妻子身体健康、情绪稳定,能够照顾好自己
但是妻子生完孩子之后,征求意见,丈夫意外,但是没有意识到改变的发生
妻子这时候需要陪伴需要肯定,需要缓解她身材走形和养育孩子带来的焦虑
丈夫意识到,在妻子最艰难的时刻,他还保持原状,没有多一份关系和照顾,对妻子来说,就是冷漠
随着生活的起伏,人不应该一成不变,当环境变差时还有人安于现状,一定有人承担了更多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想象的人,如果把过往的相处模式当成万能药,忽略了改变,就抹杀了爱是具体的变化的生命力的,这份爱就无法对抗风险——因为被腐蚀和脆化了,所以才会出现可能一个小矛盾,就导致崩盘
所以,越是好的感情, 越要长期经营
不过我想来,女人最脆弱的也就是怀孕、生产、哺乳、带孩子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哦,还有万一孩子生病了,那也是崩溃,当然,自己生病了,可能也很压力——但个人觉得自己的就还好,孩子真的是扛不住——所以我本能的决定,不生娃。。。。
这样的话,感觉其实生活就还好吧^_^

在发生矛盾的时候,深化关系的方法
1, 全面的归因,两个人的变化,是双方的因素参与,不能盲目的归因自我,让自己陷入自卑和无力感,而都归因对方,对让关系陷入敌对状态,没有办法分出精力解决问题
我们整个人生的习得性归因模式,是过去的经历带来的,但是伴侣不是那些给过我们伤害的人,我们要分开他人和伴侣
2, 不要回避冲突,浅层的的信任可以通过平和的方式建立,比如示爱、承诺等,但深层的信任和依赖,需要在冲突中建立
去直面冲突,谈论感受,重视每一次不舒服的感受,但不要预设灾难性的后果,意见不一不等于被否定,争吵也不等于关系变差
人类的本能需要,是有人能看见和接纳自己真实的一面,只要坦诚过后承接住彼此的情绪,双方都能获得极大的疗愈
不要因为两个人的感情深厚,就模糊了人格的边界,在看见自己的同时,也要看见对方的存在,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多想想双方的需求,保证关系始终能适应生活的发展,处在平衡状态
相爱不一定能抵得过岁月漫长

^_^,虽然我老吐槽远叔的自洽逻辑,但是他分享的很多学科逻辑,还是很赞的
从头来聊聊这里面涉及到的观点和逻辑吧^_^
首先,看好坏伴侣的四大特征
坏伴侣,只待家里不求上进,斤斤计较不退让,遇事只会抱怨,遇到问题就逃避

首先,不求上进这个就是观点,是对事实的一种解读,我们从底层逻辑去解读一个人,而不是用观点去标签一个人,比如,武老师都有两年浑浑噩噩的日子,抑郁症患者也有休养的日子,但是,这底层是全能自恋下的自我高要求,和不求上进是不同的,武老师说的观点我很赞同:世界上所有的人,是所有的人,所有的,都是希望自己能积极而高效的活着,所以本质上,没有不求上进的人,活在自恋维度,争求高位,是每个人的本能,表现出在家无所事事样子的人,可能是在争的压力下承受不了,为了能让生命存续,他妥协的一种状态
我们看到他人,而不是评判他人,我们可以不选择这样的人作为伴侣和协作者,但是,他的存在,是他的权利
曾经全能自恋的我,很不喜欢一句话: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我就觉得,那些垃圾观点有什么好听的,他讲到一半我就要打断去指正他,听浪费我时间,而我指点他,也是为他好
但是现在,我是真的越来越能做到,去理解每个人——今天早上林同学跟我分享事情的时候,我没有给他建议,而是问他是怎么决定的,决定的逻辑是什么,然后他告诉了我他的逻辑,我就分享给他我的看法——重点不是他朋友怎么做,课题分离,和作为亲友的陪伴,哪些是他人的课题和责任、能力需要,哪些是我们作为朋友能做的

所以结论是,坏伴侣的第一个特征,是他不为家庭承担经济责任——建立家庭需要很多经济支出的,不管生不生孩子,就是日常花销,也是要共同承担的,定义中给的只在家中不求上进,这是片面的,反之,如果他工作上进就是好伴侣了吗?我其实认识很能挣钱在外给小三花,家用一毛不给的。。。。所以,正确的定义,我觉得是不为家庭支出共同付出
不过说到这里,我又发现了远叔的一个毛病——就是他的立场,是站女性,我上一篇说的是女权女性,但这一篇里,可以说是站女性,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往的很多家庭结构里,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主妇还是很普遍的现象的,那这些家庭主妇是不是“只在家里不求上进”呢?她们每天重复着同样没什么价值的家务劳动,得不到很多的社会和家庭理解认可,只在家中。。。
我也发现了自己的毛病,我也是拿着这一条去审视男性,因为想到的是几个糟心的女性亲友的老公,在家中天天做梦,靠妻子辛苦挣钱养家,但是如果再去看女性的话——那不是家庭主妇都基本要被视为坏伴侣了?毕竟家庭主妇没有经济来为家庭支出共同付出啊
所以,第一条应该改为不能协作分工,相对公平的承担家庭中的不同责任——但其实这也不对,有的家庭中其实没什么琐碎的义务的,比如雇请保姆完成几乎所有家务,照顾孩子——所以,坏伴侣本身的定义,这就是远叔的自洽逻辑——还是女性立场,代表很多女性的不满而已,并不是现实
因为坏伴侣本身的定义,就是把婚姻中的责任归给一方——这跟他下面说的啥双方经营,又是逻辑打脸。。。。我都无语了。。。。

你看,才一个开篇第一条,我就吐槽了这么多。。。看来这篇笔记可能要写三个文了?
第二点,遇事只会抱怨,其实这也是太表面的事实,都没有去到立场层,更别说逻辑层了
首先,亲密关系中发生任何问题,两个人都不无辜——没有一个人是全责,而另一个人没有责任的,关系中的问题不是车祸
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但是,这也并不就是坏伴侣,也有男人就喜欢这种被需要,而且能长期平衡相爱的,嗯,的确西楚霸王和希特勒最后都自杀了,但是在和平年代,虞姬和爱娃就是他们的终身挚爱没有问题的
所以你看,这又是一个女性立场的定义——如果不是我通过其他条知道了他的女性立场,我会觉得他这是男性立场,因为在传统的文化教养下出来的整体概率表现,婚姻中遇事只会抱怨的女性,应该是多于男性
当然,女性立场下,对“无能的男人”是更为愤怒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顾好家就是好女人了,男人就应该能遮风挡雨,女人抱怨下没什么,男人如果只会抱怨,那长久积累下来带给女人的、是能掀翻了天的一种愤怒——这么没用,去si算了
我上面已经说了,坏伴侣的定义,就是把婚姻中的问题去做一方归因,尤其是这明显的男方归因,这么多么大的bug。。。。槽多无口。。。
所以,还是改为对人的要求?但是并不是大家遇事就积极解决才能是对的啊,第一个成长需要时间,第二个,幸运的虽少,但是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不同的啊
所以,自己不想做这样的人就好了,他人的课题,那就随便他人好了

只好先over
等我再开一篇~
找图的时候,感觉这个图就很好玩^_^,槽多无口是表达心情,但是,我这么能说,还是有口的,这图好合适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