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本组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藤野先生》,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 《藤野先生》选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记忆 。本文叙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严谨认真、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为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多形式、全方位走进文本,通过大量读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语文,在读中感悟语文,在读中享受语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特点,我制定以下三点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在日本求学的经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原因。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学习双线并行的结构方法。 3.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忱正直的高贵品质。 我将以目标一为教学重点,目标二为教学难点。 (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人生经历,他们可能对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变化,感受的不是非常的具体、全面和深入,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 (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景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思法、想象感悟法等教学方法,同时我也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说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一一体现,接下来说一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为师者,却不能仅满于此,更应该身正道高。人的一生中遇良师如遇伯乐,那些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在人的一生中熠熠发光。 以此引出今天的新课《藤野先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接下来,我会让学生通过默读的阅读方法回到文章中,并要求学生。勾画出作者地点转换的词语,并思考在转换之间都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讨论并回答。以此来达到对课文整体把握的目地。 三、精读课文,体悟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出。”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找出作者在与藤野先生交往中写了哪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质,并且说一说理由。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会引导学生。发现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情形。表现藤野先生是一位关心学生、严谨认真、毫无民族偏见的老师,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肯定、怀念之情。 之后,通过提问来创设情境,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这篇文章的线索,而在东部分并没有出现藤野先生,那东京的经历是否可以删除呢?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代表的发言和老师的适当引导与点拨,学生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是双线并行的写作方法,与藤野先生交往是明线,而“我”的爱国之情则是这篇课文的暗线。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鲁迅先生因为深爱祖国最终弃医从文,你认为他的选择正确吗?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课文是双线并行的记叙方式,选取典型事例,表现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 六、布置作业 写一写你遇到的恩师,完成小练笔。 (说板书设计) 最后是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无声的语言,是语文课的解说。我的板书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