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MTI经验 | 平平无奇佛系选手上岸经验谈——2022年南开大学日语口译经验分享
平平无奇,普普通通(指各个方面),本科广东某双非,在校成绩一般,无论是英语四级还是N1,亦或者是教资都是考了两次才过,没有留学经历。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大学期间和同学老师一起发表过文章,参加过论坛。
关于择校
1、定择校标准
(1)实习机会多
口译实践性强,学校所在城市能提供的实习机会一定要多,基于这个标准,首选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
(2)学校title好
985>211>外语类学校>双一流。因为我其实无法百分百确定我未来是否就真的从事翻译工作,所以我会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实力过硬,名气够大的综合性大学。这样一来,哪怕我毕业了不想从事翻译相关的工作,我也可以靠着这个学校的名气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3)出题稳定
出题要稳定,不要复习到一半突然换大纲。
(4)自己考上的概率
通过真题回忆帖判断自己通过半年的努力能否达到往年的分数线。
开设日语口译的学校本身就不多,即是985、211,又在北上广深新一线的就只剩南开、对外经贸、中传。
2、信息搜集
(1)真题
搜集近三年的真题回忆帖,看目标院校的真题,分析出题方向,同时确定出题稳定性。
(2)分数线、最高分、最低分
判断自己通过半年的努力能否考上。
(3)查看该专业口碑
有无压分现象,给分是否公平,是否歧视本科。
(4)复习资料
根据经验贴的推荐再结合真题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
到了这里,我的目标基本上已经锁定南开了,因为中传信息少,对外经贸的题型好像有变动,再加上南开是周总理的母校啊,这都不选选啥呀!
学习方法
定成绩目标

锁定院校后就要定目标了,先去官网找到近4年或者近5年的分数线列出来,然后看最高分,再结合录取名单中的普遍成绩制定自己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政治75,日语80,翻译110,百科110。制定完大目标后,还制定了小目标,比如政治选择题要拿40分,大题拿35分,翻译的话词条翻译最少拿21分,日译中最少拿50,中译日最少35……尽量把自己的目标细化,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面去努力,哪怕最后的结果不是这个但也要接近这个分数。到了最后我的成绩是政治75,日语83,翻译108,百科118,总分384,虽然离我的目标差了一分,但也很接近了。
时间安排
1、政治
8月~9月,徐涛精讲班,只看马原跟近代史的部分。因为我们的时间很有限且很宝贵,所以在政治这方面可以只看重点。马原跟近代史就是所谓的重点,像时政的话每年都在变,尤其是2022年还要开20大,这部分的知识可以等到10月、11月时跟着各个考研博主背,但是马原跟近代史,尤其是马原一定要跟着老师踏踏实实地学。
10月,二刷1000题。
11月,完成肖八选择题二刷,甚至三刷(二刷是基本操作)。
12月,肖四肖八选择题狂刷,并且认真背诵大题。
2、日语
7月~9月,巩固N1,N2语法,有时间的人还可以看看N3,弄清楚那些相似语法点。
同时7月开始背单词,背热词一直背到考试前一天。
9月~11月,刷近10年的N1真题,尤其是阅读,刷两边,保持做题的感觉。同时做新完全掌握N1 partB部分的填助词练习,对考试中的改错题有帮助。
11月底,练习写作,搭建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
3、百科
9月,背诵名词解释。
10月,议论文审题、写作练习。
12月,应用文目模板背诵。
学习资源
1、政治
徐涛打基础,空卡空卡空空卡大题带背,苏一说了选择题详解。
2、日语
日语专业考研(公众号)中的日语作文范文栏目;
日语阅读技巧(首都师范大学的精品课,有up主搬运到B站了);
日语之森的语法讲解等;
以及10年的N1真题,新完全掌握N1语法。
3、翻译
日语MTI中的日语热词栏目和翻译专栏;
人民中国的小说互译栏目;
日语热词栏目中每个月都会搜集整理人民网、CRI、人民中国的热词翻译,翻译专栏中的对译资料,锤子专栏,都也很好,尤其是锤子专栏,提供了很多的翻译思路。如果考小说翻译的一定要看人民中国的小说互译栏目!有可能撞上原题。
4、百科
微博:橙真-畅潇潇,学习作文审题;
公众号:宛酱的理想国,人民日报精读,积累素材;
B站:梦章kikaku,学习作文框架;
此外,名词解释用到了《52mti名词解释》,应用文也是用52mti的书。
复习经验
1、名词解释
搭建词条模板。因为市面上的名词解释的书里面的逻辑都很混论,不容易记,最好还是自己去重新梳理下,用自己的语言再解释一遍。

(自己搭建的模板)
晚上复盘时,只看名词按照自己的逻辑再复述一遍,尽量都记住,如果实在记不住,记两点关键信息就行,毕竟一个词条才两分。及时查漏补缺。
2、翻译
对着自己的翻译内容,重新翻回原来的言语,比如:日翻中,将日文翻译成中文后,对着自己翻译的中文,再重新翻回日语。然后再对照原文,分析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翻译,用了什么翻译技巧,做好积累。如果遇到自己不确定对不对的地方,上人民网日文版、CRI、人民中国去搜索这样的搭配。如果这种主流媒体也有这样的搭配,那就放心大胆用。多练习,多分析,转化思维。
个人教训总结
1、政治
基础很重要,1000题一定要多刷;选择题错题一定要仔细思考;大题一定要灵活,学会审题。
2、翻译
重量的同时更加重质,到了后期我也陷入了焦虑之中,总觉得这个公众号总结的热词可能会考到,那个也会考到,然后就开始重视数量,背了很多热词,但却忽略了复习,到了考试时直接有3个热词我背过但忘了,南开一个热词就3分,我的心都在滴血。所以热词翻译一定要多过几遍,多复习。
3、百科
不要拘泥于某一书本,书上总结出来的词条总归是有限的,片面的,我备考百科时把书都翻烂了但还是有大概9个词条是书上没有的,我也成了百科最低分的人,所以时间有空余的话还是建议可以多看B站纪录片。另外,应用文复习要全面,我之前一直比较注重公告、倡议书之类的文章,但是今年南开的应用文却考了广告……那一刻我还是有点措手不及的,幸好我之前有写过广告的经历,虽然格式上不是很规范但总归有内容写。
以上就是我的备考经验啦,本人也是一个佛系选手,每天按部就班背书,练习,该冲的浪也没少冲,该吃的瓜也没落下。现在回想起来我虽然觉得有点恍惚,但我想那段时光也是快乐的,因为那是我唯一一段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