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怀理想总有光明

2022-07-19 07:26 作者:王晶2020  | 我要投稿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生活是多姿多彩。我们也要学会从黑暗中找到光明。

  这段日子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是由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海伦·凯勒以自传的形式,描写自己坎坷一生的畅销读本。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海伦·凯勒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生命历程:在二十世纪的美国,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带给人类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八十八个春秋、却熬过了八十七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正是这么幽闭在盲、聋、哑世界的人,竟然凭借对生活的渴望,以难以想象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最终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克利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去处处奔走,创建了著名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群谋利造福。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战胜生命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烦恼都记录下来,给后人以勉励。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着作。《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者以自己的笔真实描写了自己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这漫长的21年,是她的生活极为痛苦的岁月,也是她的生命之火激情燃烧的岁月,21年的磨练,为世人留下了一首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马克·吐温曾说过:“在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没错!”简单的评语,其意义却异常深远。联系生活中: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可能都难以体验残疾的痛苦,所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事业的建设者,珍惜我们健康的生命,同样是对社会的贡献。

  要知道,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又是永恒的,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年代,爱和勇气都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狄更斯曾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世代,这是愚蠢的世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是的,智慧与愚蠢,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它们相生相克,它们相辅相成。光明是被人创造的,盘古开天辟地,不就是让世界由一片混沌变为光明吗?既已无纯粹的光明,难道就要一直与黑暗为伍吗?世事纷扰,若无一颗光明的心,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难道就一直甘愿堕落,甘愿在困难面前退缩吗?

  人活着,真的是需要一点乐观,一点勇敢,一点敢于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精神的。正像诗人顾城说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不是所有的黑暗中只有纯粹的黑暗,黑暗中总会有光明的存在,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寻找。即使是黑夜,也有月光的皎洁,也有星星的璀璨。黑夜是光明与黑暗的交界,请相信黑暗之后是光明,那些在黑暗中迷茫的人儿啊。

       早晨淡淡的风,夹着雨后的清新,吹淡了烦躁的气氛,吹散了压抑的心情。

  一直以来,被许许多多的因素划花了心灵的单纯,烦躁而又孤寂的灵魂在这污浊的空气中迷离失所。

  曾自弈为一株小草,无人知道,孤独而感伤地吸收着大地苦涩的养分。现在,真想做一株小草,自由而单纯。

        时间过得很快,一天又一天,让我追不上,赶不到。暮然回首,却在匆匆时光中迷失了家的方向,心儿的家,在哪?

  虚度了太多的日子,总等待明日的振奋,然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不知道,缘何会有如此的忧愁我不知道,为何会有这不明的失落我不知道,怎么有许多莫名的无奈。

  淡淡的风,轻摇着我,带给我一阵香意,无限舒爽,寻香望去,那是窗外的花儿,迷香乱颤,引得蜂蝶迷离翻飞。曾以为心中的花儿已凋零,总以为花儿是会在无可奈何中落去的,却在无奈与眼前生机盈然的花儿的对映中,迷失了心态,忘了自我。

  即使一株小草,随风逐浪,逍遥自得,隐于尘染。快乐的吸收着养分,在春天中抽芽,等待着新的生活,等待着黑暗前的光明。


心怀理想总有光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