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游览】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C2RMF I 粒子加速器:我在卢浮宫修文物!


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
这里负责保存和修复法国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等1200多个博物馆的藏品,至今已研究和修复了174000多幅画作和34000多件物品。
位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之下,它做文物研究和修复用到了一系列高新仪器和技术。最让人感兴趣的,应该就是全球唯一一台应用于文物研究领域的粒子加速器了。

一、粒子加速器的应用历史
1931年,卢浮宫博物馆为了探究古文物中的秘密和谜题,建立了博物馆研究实验室,目的是研究艺术和考古物品的创作所涉及的材料和技术。实验室成立初期,工作人员基本采用光学显微镜、红紫外线或X射线等手段检测绘画艺术品;到了60年代,紫外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开始被应用。

但由于卢浮宫博物馆的藏品价值连城,且大多结构复杂、成分种类繁多、来源历史不明,做材料分析和研究又很难在非破坏性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实验室需要配备更先进的技术检测手段,粒子加速器正好满足需要。

所以卢浮宫博物馆在1982年决定在馆内配置一个专用的粒子加速器,用来对文物进行相应研究检测、验证真伪,它就是上图的AGLAE。
二、粒子加速器怎样解开文物的秘密

AGLAE粒子加速器配备两个离子源,他们被加速至每秒2万到3万千米的速度后冲向被检测的物品,随后向后端探测器发射出不同的辐射,以此来识别被检测表层的微量化学元素。这有助于研究玻璃、金属和陶瓷的精确化学成分。

AGLAE通过对文物中微量元素的检测还能识别出它们的产地,确定文物的来源及年代。如古代陶瓷,AGLAE确定其元素后,就可以为它制作“身份证”,通过比对身份信息和产地信息,就可以确定古瓷产地与年代。
三、粒子加速器迭代升级
不过卢浮宫之下的粒子加速器也并不是一直保持原状,2016年AGLAE经历过一次迭代升级。从1988年投入使用算起,初代粒子加速器运行了将近三十年。虽然和其他仪器相比,AGLAE已经很先进,但依然在技术方面存在bug,如无法分析会被粒子束改变性质的易碎材料、因有引起颜料颜色变化而无法用于绘画类文物研究等。

2016年,巴黎市和法国文化部共同资助210万欧元,对AGLAE进行了重新组装和改造,增加了使光束线稳定的α磁铁区等组件,降低了对检测对象的辐射剂量,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做研究分析。

同时,老AGLAE每天只能运行8到10小时,升级后已经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更好地满足了卢浮宫之外博物馆的研究需求。
四、文物研究&修复案例

与AGLAE检测的全自动化不同,修复工作大部分需要人工完成,步骤大致可以分为3D建模、检查内部构造、粘合重组等。上图为法国孔夫朗昂雅尼西小镇发现的面罩,经X光线检查发现了面罩中独特的材料成分,为它的粘合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图是来自希腊的尖头红色双耳细颈瓶,制造于公元前450到前445年左右,被认为是当时雅典的一位阿喀琉斯画家的作品。1847年之后的十几年它辗转到意大利,收藏于意大利内阁中。
来到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后,工作人员通过紫外线灯的照射在花瓶表面发现了粘合剂,说明这只双耳瓶之前已经做过修复,这一发现让大家认识与了解了相对古老的修复方法。

还有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伊朗花瓶,如果好奇它们的研究与修复故事,不如走进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以VR游览的方式,来一次沉浸式的体验吧!

美璟克隆地球计划始于2020年,以社会化大协作的方式,为地球创建数字化双胞胎,为人类提供新的数字化空间,为新的商业和文明形态提供动力!
每一处空间都有其价值,将它们联合起来意味着能量的聚集,实现空间的大一统可减少内耗和重复建设,共享注意力,发挥影响力。
让全世界优质空间联合起来,开创新的文明吧!
顾问Jens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