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为何如此吃香
众所周知“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考编行列,西藏也不例外地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考编热潮。人人都知考编路上充斥着孤独、压力、竞争,能手捧“铁饭碗”的几率少之又少,但仍有大量的人冲破脑袋都想得到这个“铁饭碗”,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调查表明2021年有两万人报考西藏阿里邮政管理局的岗位,因“万人岗”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2022年西藏考编人数一万多,招录人数仅304名;2023年西藏考编人数近七千人,招录岗位297名;不了解2023年西藏考编的人会感到疑惑,这不是考编人数在下降吗?怎么还热潮?其实不然,人数下降不是想考编的人数下降,而是能考编的人数在减少,由于更加严格的准考要求,导致一大部分人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可见,考编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了,只有符合条件的“卷王”才能获得考试资格。但即便如此仍旧有许多人争抢着近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岗位。所以说,西藏考编一直是人们手中的香饽饽,她们都出于不同的原由参与到这场生死搏斗之中,虽可能不太全面,但仍想从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分别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从主观角度讲,一是目标明确、立志端起“铁饭碗”的图书馆“钉子户”,从入大学开始就下定决心考编,每天扎根在图书馆,制定格外精确的时间安排计划,系统全面、心无旁骛地准备考编,愿意为考编花费时间、精力,没有人能动摇这拨人的决心,她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昂首踏上考编之路。二是困惑迷茫、随波逐流加入考编的图书馆“流动人口”,在毕业季时处于迷茫、不知所措,对未知的一切充满恐惧,旁观其他人投入考编,自己就被动地、盲目地跟着踏上考编之路。三是为达父母期望、顶着压力的图书馆“常住人口”,她们看重父母对自己的高期待,即便自己不愿意也要扛住这份压力尽力而为,在考编之路留下自己的缩影。最后,这三拨人相遇,让考编竞争变得激烈而又残酷,只有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奋斗到最后一秒的“卷王”才能脱颖而出,以胜利者姿态站在金字塔尖捧起那个人人向往的“铁饭碗”。
从客观角度讲,一方面是在疫情的影响下,私企、创业者的发展形势每况愈下,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每年毕业生人数再不断增加,但可供选择的岗位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想要创业、进私企的人群都跑到考编阵营中,想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西藏的经济发展程度较内地城市而言仍是较为落后的,比起进私企、进国企、自主创业,考编更加稳定、更有保障,这使得又有更多的人选择了考编。
由于这些因素,西藏考编“热”的现象在未来几年依旧会存在,想从中拔得头筹的难度会更大,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但无论是处于迷茫之中的选择,还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都必须清楚知道考编只是众多选项中的其一,不要为了一个“铁饭碗”而放弃面前的美味佳肴,要勇于尝试、敢于体验,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份职业,虽然找寻之路有些漫长、疲惫,但只有尝尽百味后才知什么是香的、符合自己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