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驻印大使:印度低价进口俄罗斯石油,关德国啥事?

文/刺客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驻印度大使阿克曼对媒体说,“印度低价进口俄罗斯石油,关德国啥事呢?这是新德里政府自己决定的事情,柏林不能责怪他们低价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据印媒声称,在德国总理朔尔茨即将访问印度之际,阿克曼做出上述表态“具有重大意义”。
阿克曼做出上述表态,显然就在为德印两国首脑会晤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避免双方因为在对俄制裁问题上的分歧而感到尴尬。另外,印度低价进口俄罗斯石油,并将提炼加工后的燃料出口至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地区,价格至少还能便宜点。
在西方对俄实施全面制裁的背景下,欧洲一些国家信誓旦旦宣称“已实现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但实际上,英国和欧盟一些国家从印度或者中国进口的燃料,很多都是从进口的俄石油提炼而来。欧洲国家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绕过制裁,进口与俄罗斯石油相关燃料,只是它们亲手破坏对俄制裁规则的冰山一角。
欧洲国家不只是通过第三方进口俄罗斯能源产品,他们当中的一些国家,也可能正通过第三方向俄罗斯出口受制裁的产品。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欧盟负责制裁的特别代表奥沙利文当天表示,俄周边国家的出口额激增引起布鲁塞尔的不安,他们怀疑欧盟出口到这些国家的货物,可能被转卖给俄罗斯。据悉,欧盟目前正在对此展开调查。
在欧盟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后,该地区对俄货物出口量呈直线下降。不过,根据奥沙利文的说法就是,“其他非欧盟国家、尤其是与俄罗斯邻近的国家,它们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却突然暴涨”。所以,他怀疑有些欧盟国家似乎正通过这些国家,绕过欧盟制裁继续向俄罗斯出口商品。
奥沙利文没有说明这些国家的名字,但英国《金融时报》却列出一串名单,其中包括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吉尔吉克斯坦等国。在欧盟对俄实施制裁之后,不只是上述国家可能绕过制裁向俄罗斯转卖欧盟商品,德国、瑞士等欧盟国家,也爆出向俄罗斯出口包括机械设备在内的“违禁”商品。
其实也难怪:欧盟对俄实施制裁,本身就是一把伤人害己的双刃剑,既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和市场秩序,同时又导致本地区制造业产品滞销。更何况,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拒绝对俄制裁的国家,正快速占领欧盟企业因制裁限制而在俄留下的市场空缺。
换句话说,随着制裁的持续,欧盟企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俄市场的份额被他国商品所取代。就拿俄罗斯汽车市场来说,俄罗斯共有46个汽车品牌在展开竞争,受西方对俄制裁的影响,美日欧的汽车品牌纷纷撤离俄罗斯。公开数据显示,现如今,俄罗斯就只剩下14个品牌的汽车在销售,其中两个是俄罗斯国产品牌,其他的都是中国品牌的汽车。
对于欧盟企业而言,这就是一杯难咽的苦酒。欧盟对俄制裁仍在不断升级,意味着他们的商品将继续被禁止向俄罗斯出口。遭受的损失还是小事,即便将来欧盟取消对俄制裁,这些欧洲企业的商品若想要恢复对俄出口,可能又需要从零开始。
显而易见,欧洲不但承受不了与俄罗斯能源脱钩的代价,同时也无法承受与俄罗斯商业脱钩的后果。一些欧盟企业为了生存,背地里绕过欧盟制裁,通过第三方向俄罗斯出口商品,这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毕竟,当它们身陷绝境的时候,谁不想给自己开辟一条“活路”?
早在去年,有媒体爆出印度向美欧国家出口的燃料,源头可能来自俄罗斯的消息。随后,英国和欧盟的一些政客,曾信誓旦旦宣称要对进入欧盟和英国的燃料产品展开调查,看这些燃料的源头是不是来自俄罗斯。时至今日,中国和印度的燃料产品仍在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却未见有人拒收的消息传出。
美欧国家对全面制裁,几乎涵盖所有领域,表面上看似“密不透风”,却无法将俄罗斯经济和金融给搞趴下。美欧一些企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明里暗里违背制裁规则与俄罗斯维持贸易联系,这是西方对俄制裁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