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与缺陷美
一定会有人说,虽然做不到“完美”,但追求完美是应有的态度。
没错,确实如此,如果在出发时都不想要完美的话,任由错误随意发生,不仅无法制胜,还会陷入随意而之,进而被套入恶性循环当中。不追求完美,一定不会有高上限,这是大家随便一想就能想通的事情。
但当经历增多,缺陷美会有不同的“意义”
在阐述“缺陷美”之前,有必要提醒大家,追求完美与容忍“缺陷”并认为它美,之间,没有强烈的冲突。
当然一般理解这样的问题,会认为作者在这里耍双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简单通过搜索引擎,看到缺陷美的定义,大部分人也会“认可”它的解释“存在错误案例,亦是成功之母嘛~”
然而事实是,谁人都做不到完美。
于是那些经历重新复合,层层过滤之后,仍能漏掉的“错误”,其实弥足珍贵,它不是轻而易举即可犯下的错误。
以经历即最为珍贵为标准,犯错的内容会被人留意,犯错的瑕疵会被人永记;
那些呕心沥血的“完美作品”不太会伴随记忆,太过完美的事物会被褒奖会被人们夸捧;唯独拥有缺陷的,但又同时十足优秀,伴随着“惋惜”的事物,最为“美丽”
增加这一分美丽的,是燕过留声的痕迹。通过烙印,制作者留下了属于他自己的“独家记忆”
我们不太容易记住曾经吃下的哪个面包,但却记得住曾经犯过的错。(有同语境的词但说出来过于粗俗就给和谐了)
通过人类“记忆住过错以求生存”这样一种机制(原始人开始就有这种.....“程序"吧)
那些被无限放大的”缺陷“会烙印记忆,这就像那些歌颂伤疤的桥段,伤疤伴随有故事,故事的背后,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所以当你深爱之物伴随有”缺陷“,不要怨天尤人。这是上天为你准备的一份礼物,留存给你自己的独家私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