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中对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当年利润分配相抵销是什么意思?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这是一个神奇的分录,我会慢慢讲清楚。本讲解建立在对“母公司长投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的。
一、投资收益是怎么来的?
在作年末的合并报表前,我们要做两项“准备工作”。
1、假如是非同控下的企业合并(考试通常是非同控),应将子公司账面资产、负债调成公允计量,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后续的折旧、摊销和净利润都要按公允口径调整。
2、将长投的成本法计量追溯成权益法计量,调整长投账面时,产生“投资收益”。
子公司实现净利,贷记“投资收益”,此净利为按公允口径调整后的净利,后面还会讲到。
实现分红,借记“投资收益”,这不重要。
以集团的角度看,并不认可这部分收益,所以抵销分录要借记,并且是以调整后的净利为基础,而不用考虑实现分红借记的部分。
二、少数股东损益是什么?
少数股东指的是子公司的非控股股东,关于少数股东,有几种理论,我挑一个来讲,因为我只知道这一个。
母公司理论:
1、合并报表只为母公司的各股东服务。
2、少数股东视为集团的债权人,少数股东对集团的子公司所投入的资金定义为“少数股东权益”。
3、集团对少数股东的的分红视为一项费用支出,定义为“少数股东损益”。
那么,借记“少数股东损益”,意味着,以集团的角度看,认可这部分支出。
三、为什么贷记“提取盈余公积”和“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在子公司的利润分配的分录里是这样写的。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所谓的“提取盈余公积”和“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可以视为“利润分配”的二级科目,当然严格来说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里的项目。在个别报表里,这两个都是借记,所以抵销时应贷记。
四、为什么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记“未分配利润——年末”?
这是这个抵销分录的难点。一借一贷,变相增加了“本年未分配利润”。
首先,我们要明确,抵销分录是站在集团角度考虑的。
请思考两个问题:
1、集团认为子公司实现的净利到底算不算数呢?
2、在母公司长投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中,被抵销的“未分配利润——年末”包不包括子公司本年实现的净利呢?
回答:
1、只要不是虚增的,都应该算数,而对虚增净利的抵销,是后面内部交易抵销的事情,此处还未涉及。
2、是包括的,所以此处应该“转回”。
这就是难点,“抵销”二字实在有迷惑性,有人可能纳闷,怎么抵销了,反而是借年初,贷年末,增加了呢?但是站在集团角度看,这部分就应该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