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做了,相同的梦》读后感
剧透警告

不得不说,日本文学那独特的细腻与含蓄真的是别有韵味,特别是对于青春题材文学,或许不如传统文学来得高大上;但,我必须承认,这本《又做了,相同的梦》,是一部能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青春文学是亮丽的、自然的、充满浪漫色彩的,这部作品的笔调完芙符合以上要求,字里行间透露着独属于青春的青涩、懵懂,以及对探索世界的渴望与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同时,作者有效回避了青春文学浮于幻想、不真不切的问题,往往在富有童趣的语言里加入一些深刻而富有哲思性的言语,把幻想拉回了现实,把青春的活力与伤痛抬到了对现实的思考,这在青春小说中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作者很聪明地淡化了主角与大人间的矛盾冲突,没有让价值观的碰撞影响观感,而是聚焦于“我”与朋友间的对话及友谊,让文字的舒畅感及张力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境界。
当然,一部“打动人心”的作品是不会因其写作手法而备受称赞的,这部作品的内容才是其精髓所在。不过,这部作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我揣摩了很久,作者在“表达”中到底“想”表达什么?最后我认为,是“幸福”与“人生’。
“我”与南姐姐、阿巴兹蕾姐姐和老奶奶这些走上不同道路的自己成为朋友,是人生中难以置信的相遇与救赎;“我”和桐生、瞳老师以及朋友们关于幸福的探讨,更是对幸福最好的阐释。
南姐姐当初没有与父母好好沟通,以至于走上了无亲无故的道路,她经历着绝望的时光,没有亲人的鼓励和支持,没有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写着无人知的故事,实施割腕等自残行为。她一直在自责,悔恨,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活在世上,当遇到“我”时,“我”给予了她鼓励和希望,获得认可的她至少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了,而她同样给予“我”请求与告诫,避免“我”面对她已面对过的绝望。因南姐姐,“我”认识到了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幸福的;因“我”,南望姐姐意识到她并不是孑然一身,一定会有人会原谅她、理解她、支持她。
而阿巴兹蕾姐姐是没有朋友、放弃与桐生君和好的“我”,她走上了自暴自弃自弃的道路。文字中的阿巴兹蕾姐姐美丽而温柔,她一定还保有小时候那颗柔软的心,她也一定很悔恨,但在她的世界里,她是所有人的局外人,她所认为的不需同伴的人生,只要自己聪明的人生,丝毫没有幸福。于是,她开始伤害自己,破坏人生,最后结束生命。但“我”闯进了她的生活,她有了同伴,有了可着想的对象,她人生的空缺被“我”填补,而“我”也因她避免了人生空缺的出现,“我”走上了更加完整的人生。
最后的老奶奶,一个人生活在木屋里的老奶奶,或许是未和桐生走向婚姻的“我”。老奶奶的人生没有缺憾,但她还是与“我”相遇了。“我”并没有救赎老奶奶,但“我”却是老奶奶人生最后的褒奖;老奶奶没有引导“我”走向不同的人生,却同样给予了“我”无比宝贵的建议。“我”与老奶奶的相遇,是已幸福美满的“我”与充满可能性的“我”的相遇。老奶奶度过了一个平凡的人生,她没有爱上任何人,却珍惜了重视之人,她或许伤害过他人,但同样喜欢了很多人,她无疑寻到了幸福,而“我”则会踏上一条与她截然不同的道路。
正如书中所言:“人与人之间是很难相互理解的——”所以,或许只有自己才能理解自己吧!南姐姐、阿巴兹蕾姐姐、老奶奶,她们都在做相同的梦,或许她们经常梦到小时候,一遍又一遍重温自己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也因如此,她们才能在面对“我”时流露出那份最初的温柔和智慧,让“我”以她们为目标,“我”不会成为她们,她们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时或许不如面对“我”时那么聪明、那么体贴,但正因这份对过去、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才让“我”的三位朋友如此耀眼,才让过去的“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才让人生真正属于这个绽放着希望之光的“我”。而“我”的人生,在玫瑰花下。
“幸福不会自己降临,所以我要主动前往。”人生啊,就像交错纵横的小路,“一天走一步,三天走三步”,我们往往会碰见不同的岔路,不过只要坚持心中对幸福的定义,再复杂盘错的路途也能通往幸福,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幸福,那就“走三步~退两步~”,寻找另外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