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固执 是什么意思
对认为正确的事就坚持执行。
择善固执 [ zé shàn gù zhí ]
【解释】:择善固执,就是指认定目标不放弃,坚持不懈。它是圣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气。
【出自】:汉 戴圣《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译文】:真诚的人,就是指认定目标不放弃,坚持不懈的人。
扩展资料
择善固执的近义词
一、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释】:坚:坚定;韧:柔韧。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自】: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译文】:古代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卓越的才能,,而且具有坚韧不拔的志向
二、矢志不移 [ shǐ zhì bù yí ]
【解释】: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译文】:多次劝说皇帝,邵氏立志不动摇。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于是,“择善固执”一词成为儒家的处世原则。但是,有些人误会了“固执”的意思,以为那是顽固而不知变通;同时又以为“择善”是选择自己所认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闭而自大的心态。事实上,“择善”需要灵活的智能,“固执”有赖过人的勇气。智能加上勇气,同时还以“仁义”为其核心,然后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
百度百科解释 :
【解释】对认为正确的事就坚持执行。
【出处】语出《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事例】~,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上官鼎《阳光三叠》第二九章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