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书记(刘保忠)

在由长春通往吉林市的吉长路南线28公里处,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镇--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这个镇过去是有名的落后镇:截止1998年8月,这个镇共欠外债达近千万元,9年累计超生1286人,拖欠提留款600多万元,干部、教师9个月发不出工资,社会安治异常混乱,地痞无赖大白天敢拿著铁镊子在集市上连偷带抢,村匪屯霸肆无忌惮打骂群众。
1998年9月,43岁的刘宝忠临危受命,来到这里担任镇党委书记。
两年过去了,这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全镇偿还、化解村级债务602万元,13个村还清了外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37%,统筹提留款上缴率为100%,镇上还建起了14座楼房。百姓编了一道打油诗称赞:“刘宝忠真叫劲儿,村匪屯霸全蔫退,干部工资发到位,当地百姓不遭罪。”
今年2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作出决定,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刘保忠同志学习”,“做刘保忠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记者寻问刘宝忠有什么“绝招”,他的回答简单明了:“凭自己坚定的党性,凭自己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凭自己过硬的本领,我就不信唤不回东风!”
“工作干不好,老百姓不得安宁,是我们太无能了!”
1998年9月15日,刘宝忠到任时,搜登站镇乱成一片,经济上捉襟见肘,社会风气一片混乱,黑社会分子把刀架在个体户脖子上收“保护费”,镇上的干部因拖欠工资牢骚满腹,对老百姓的事儿能推就推,过了上午10点,办公室里就找不到人了。 “谁来当书记都白扯!”“他刘保忠多个啥,三头六臂也没用!”。刘保忠上任第一天,周围都是风言风语。
刘保忠的倔脾气上来了,在当天举行的镇干部见面会上,他先给自己断了后路:“搜登站不就是穷吗,咱想法儿把它整富,2年内不变样儿,不用大家撵,我卷铺盖儿回家种田!”接着,在全镇三级干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千人大会上,他把这席话又慷慨激昂地重申了一遍,说得与会者心里都打嘀咕:这新来的书记咋这么“虎”呢?!
刘保忠了解到,镇里所有经营部门都还是统管,年年亏损,这是镇财政亏空的症疾所在。他果断决定,改革的第一板斧先从镇机关食堂砍下去,召开食堂竞包会。竞包租金达到了每年5.3万元,镇干部和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总额是2.7万元。竞包租金一到位,刘保忠马上给他们补发了一个月的工资。这是他上任后的第三天。
接着,广播站、镇办小企业等多个部门相继竞包出去。镇里由每年补贴这些单位10多万元变为增收20多万元。在刘保忠上任的第21天,拖欠干部教师的9个月工资全部补齐。
镇里启动小城镇建设,在镇办公楼及家属大楼建设之前,刘保忠先把一楼做为商业经营楼层实行坐价拍卖,结果镇里建楼没投一分钱,反而赚了几十万元
。 原来镇里的各站办所都有临时聘用人员,每年共需支出8万多元。现在全部被裁减,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每个行政村有7、8名村干部,现在压缩了一半,全镇精减80多人,每年节约开支30多万元,减轻了农民负担。
如今,镇容镇貌也明显改观。两年来,共拆除临时建筑50多间,1600平方米,兴建三层以上楼房14栋,总面积21000平方米。干部职工的住房条件也大改善。去年,有20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投资环境的改善,日益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两年来,全镇共引进企业21家,到位资金3200多万元,实现税收193万元。去年,镇财政收入达到了576万元。
由于离吉林市区仅有20多公里,搜登站成了黑社会分子的窝点之一。前些年镇社会治安相当混乱,集贸市场行窃者明目张胆,旁观者怒不敢言﹔村匪屯霸欺压群众,干扰村务,没人敢管。刘保忠到任后说:“水平不流,人平不语。如果不把他们彻底打掉,老百姓就不得安宁,那就是我们太无能了。”
永安村有一个无赖,一年四季,吃穿用全靠村民无偿提供,哪一个敢说不字,张口就骂,抬手就打。他的哥哥是兽医,邻村的一个兽医到村上给牲畜看病,被他打了一顿﹔他的弟弟有一台灭茬机,村民必须得用他的,否则上门大骂。半拉山村柏树三社有一伙恶势力,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村干部不但不敢管,还找他们给“摆事”……刘保忠了解这些情况后,立即开会布置,镇机关干部和各村搜集村匪屯霸的犯罪线索,及时上报,由镇派出所进行处理,镇党委要人出人,要物给物,全力支持,谁给村匪屯霸说情,就撤谁的职。
刘保忠几次在大会上公开宣布:“请黑社会和村匪屯霸别跟老百姓使横,你来找我刘保忠,看是你厉害还是我们共产党员厉害,我在镇政府五楼最东边的房间办公,早8点上班,晚5点下班,你们随时可以找我!” 两年来,全镇共打掉各种犯罪团伙4个,拘留39人,逮捕22人,劳教5人,对17名"屯大爷"进行了训戒,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治穷致富先治党 治党首先从我开始” 前些年由于治党不严,教育管理不够,搜登站的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着诸多问题。刘保忠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搜登站的面貌,必须从整顿党员干部队伍入手,治穷致富先治党。
1999年春和2000年8月,镇党委先后两次对党员队伍进行了集中整顿。根据党章,紧密结合全镇党员队伍的实际,制定了18条具体评议内容。党员逐条对照进行自我检查,组织党员进行互评,组织村民代表对党员逐一进行测评。两年共处置不合格党员90名。同时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两年来,共发展新党员86名,36名新党员走上村社领导岗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要求入党的青年越来越多,目前全镇入党积极分子达到420名。
在整顿党员队伍同时,对村干部队伍也进行整顿,对不称职、群众不拥护的干部果断地进行调整。全镇共调整村班子16个,调整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人员21名,选拔了办事公道、年富力强、群众拥护的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恢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对违纪违法的干部,刘保忠坚决查处,决不手软。1998年9月以来,全镇共查处违反党纪政纪案件27件,处分干部17人。原来,搜登站有的干部不知道镇纪委是干什么的,现在个人生活的一些重大事项,都主动向镇纪委请示报告。两年来,镇纪委共收缴各类违纪款17万元。
刘保忠之认为,抓廉政建设,关键在“一把手”,“一把手”收一元钱,下面就敢收一百元。
刘保忠到搜登站的第一个春节期间,一些镇干部到他家或办公室,有的送钱,有的送物,他当时就予以拒绝,实在推不掉了,事后送回,有的委托镇纪委书记退回。
1999年春,在计划盖办公、住宅、商业综合楼时,刘保忠与班子成员商定: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不搞暗箱操作,任何人都不得徇私情、送人情、受贿赂。一些建筑商都想把工程抢到手里,有的手拿十几万元的存款折,有的通过各种关系,纷纷来找刘保忠,都被拒绝了。有一天,有两位“官”比刘保忠大的人打来电话,让刘保忠到县城,说有事,一定要来。刘保忠去了以后,发现这两位领导正与一个搞建筑的老板在一起。他们说,镇上建楼,能不能让这位朋友做。刘听了,很生气,但没说啥。吃完饭,那个老板非要领大伙到洗浴中心。刘保忠坚决不去,严肃地对那个老板说,你要是想揽这个活,你就来投标,能不能投上,就看你的实力了。说完,转身就离开了。 在搜登站有搬家送礼的习俗,叫“烧炕”。1999年11月,镇机关住宅楼竣工,镇粮库和供销社职工住宅楼也交付使用。在刘保忠的带动和严格要求下,镇机关干部搬家时没有一个设宴请客的。
就在搬家期间,刘保忠的女儿结婚,刘保忠的爱人要办一下,刘保忠耐心地做爱人和女儿的工作,他说:“你们给我留点说别人的地方,我是党委书记,姑娘结婚收礼,我还怎么说别人。”就这样,刘保忠“秘密”地办理了孩子的婚事,没有办一桌酒席。
在刘保忠的带动下,搜登陆站镇形成了良好的党风和政风,干部心齐了,群众气顺了,干劲更足了。不少村干部说:“现在镇机关干部下村一般不吃饭,吃饭也很简单,每人一顿一、二块钱就够了。以前镇里站所过春节的时候,都向村里要东西,现在没有一个要的。”
“要多为群众办实事,要靠说服不靠压服”
刘保忠在处理农村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时,坚持按政策办事,用事实说话,靠说服而不靠压服。
长桥子村二社农民穆照洪把猪圈一半修到了大路上。村里修路时,一位负责工程的镇干部说,这不合理,得拆。穆照洪手里拿著一瓶农药说:“你拆吧,拆我就喝”。这个干部没有办法只好找刘保忠。刘保忠说,你别着急,我去。他随身带了把尺,拿了根绳,到了穆照洪家后,刘保忠对穆说,你先放下药瓶子,把你家宅基地证拿出来,我看看。穆照洪拿出证后,刘保忠当着他的面,开始量他家所占的土地面积。量到猪圈那儿,很清楚,都是额外占的地。刘保忠说,这没啥说的了,要么按占的面积交罚款,要么拆掉。这个农民一下服了,连声说:“我拆我拆。”
过去,搜登站镇统筹提留款拖欠的问题十分突出。到1998年8月末,全镇仅一个村无外债,22个村村均债务42.9万元。最典型的是永安村,10年没有缴纳农业税和统筹提留款﹔村班子软弱涣散,17年换了14任支部书记,五年没发展一名党员﹔铺张浪费严重,1992年到1998年6年间仅招待费就花掉40多万元。刘保忠决定采取了四项措施先解决永安村的问题。一是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根据群众意愿,把村领导班子成员全部撤职。二是对村里的帐目进行清查,对不合理的费用实行“吃吐”,历届村干部共清退贪占款和招待费14万元。三是对村里高利贷抬款进行清理,一律按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共削减不合理利息13万元。四是对土地进行清查实测,多退少补。群众拍手称快,心平气顺,群众开始主动交纳统筹提留款。
为解决好超计划生育问题,刘保忠首先从镇机关干部抓起,逐人进行清查,涉及到谁处理谁。此举在全镇引起强烈震动。刘保忠到任三个多月,全镇共处罚违反计生政策的镇机关干部3人、村社干部37人,共收缴超生罚款34万元。同时,健全和落实了计划生育包保责任制,有3个村的村书记、村委会主任因村里出现超计划生育问题被撤职或依法罢免,有效地遏制了超生势头。1999年全镇计划外出生仅1人(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前所生),2000年则彻底杜绝了超生。
过去的搜登站镇是远近闻名的“上告镇”、“上访镇”,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刘保忠到任后,自己直接接待上访群众。在他到任的头三个月,有一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接待群众上访上。常常顾不上吃中午饭,一直忙到晚上六七点钟,最多时一天接待上访群众达70多人次。对要求合理的,帮助解决,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尾巴﹔对不理解政策的,耐心解释﹔对一些无事生非、无理取闹、故意滋事的,他严厉批评,并抓住典型事例在镇办有线电视上曝光。在一年多时间里,刘保忠接待上访群众2300多人次,解决各类问题760多件。 1999年春,林家桥村二社有一位孤寡老人,来找刘保忠,进屋就跪地喊冤。原来,这位老人的老伴在世时,家里有六七分地栽了杨树,这个村一位村民组长说他能办采伐手续,张罗着帮她把杨树卖了。砍了树以后,这位村民组长把地推了要自己种水稻,引起这位老人来上访。第二天,刘保忠派人把这位村民组长找到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令把占的土地立即退回
刘保忠说:“我是个农民出身的干部,深知农民的苦处和艰辛。我当了干部,只想为农民群众多办点实事、好事。” 当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刘保忠尽其所能,全力保护。1999年12月,搜登站村一农民办的粮米加工厂的3500多公斤稻米,被县工商局执法队给没收了。这个农民哭着来找刘保忠。刘保忠了解完情况后,当即给县工商局局长打电话。工商局长过问了此事,把卖粮钱退给了这位农民。
1999年冬,由于当年积温不足,农民种的又多是中晚熟品种,玉米的水分高,多数在三等以下,粮库不收,而此时粮食市场又没放开。全镇3.5万吨玉米有卖不出去烂掉的危险。刘保忠心急如焚,直接把电话打到国家有关部门,并多次向市、县政府反映,经多方努力,全镇3.5万吨玉米全部售出。
1998年9月下旬的一天,几个农民到镇里找刘保忠说,胖头沟水库放水了,明年种地怎么办。刘保忠赶紧赶到水库,此时水库正在放水。他立即找到水库主任说:“咱们这年年缺水,现在把水放掉,泡地时缺水怎么办?”水库主任说:“这是上级命令,谁敢违抗?”刘保忠说:“执行上级命令得从实际出发,要是上边查下来,蹲监狱我去。”结果这些水留住了。到了插秧的时候,搜登站一带正赶上大旱,水库的水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
引松入长工程占了五里桥三社村民张岭七分地,3年多,没得到补偿,多次上访没有结果。刘保忠得知此事后,先后12次打电话,与引松入长指挥部协调。2000年春天,张岭终于得到了3000元补偿金。刘保忠说:“作为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就是要为这些普普通通、老实巴交的老百姓办点实事,我们不替他们说话谁替他们说话”。
本文转载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