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只通怪吗?「查克拉」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查克拉
大概多数人第一时间是联想到《火影忍者》里的设定:

(刚好还有一个玩火影手游的同宿舍的,想不知道也难)
其详细内容就不展开了,奇怪的是,游戏王卡片里居然也有个查克拉!
——咋回事呢?
※来自评论区投稿。

「查克拉」

收录于 DARK CEREMONY EDITION(暗黑仪式包,无编号),罕贵度为 SR。
仪式:「查克拉的复活」降临。必须从场上或手卡把等级合计直到 7 以上的怪兽作为祭品。
*日文原卡名「チャクラ」= Chakra。
这个词在中文中也作“脉轮”或“气卦”,原文是梵语(चक्र),意为“圆、车轮”等。
在印度的传说中,作为生命力的基础,人体内共有七个查克拉:

如上图,自下而上分别对应彩虹的七种色彩,依次是顶轮(सहस्रार)、眉间轮(आज्ञा)、喉轮(विशुद्ध)、心轮(अनाहत)、脐轮(मणिपूर)、生殖轮(स्वाधिष्ठान)、海底轮(मूलाधार)。
很多文艺作品借用了类似的概念,不过更多只是作为一种能量,比如上述的《火影忍者》。
金轮法王的武器也叫“查克拉”:

传说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所用的武器,大抵也是基于这个词的原本含义。
——所以,这只怪兽为什么叫「查克拉」呢?( ゚∀。)
就这个造型而言,很难想象取自“查克拉”的什么概念。
更像是(小学生画在课本上的)随手涂鸦,獠牙、触手、剪刀爪,还有悬空的恶魔,反正是觉得哪个帅就加什么结构。
不过,等级七可能就是取自“人体有七个查克拉”的设定。(※编者注:昨天看胶囊怪兽最后的时候,出了个尚未 OCG化 的「七腕魔」,是个六手霸王+手上长了个头×。这种“七腕”的方式能不能套用在它身上呢?[思考])
$在 DM系列 游戏中,这只怪兽有原创描述「うねうねと姿形を変えながら触手のような腕で襲ってくる/一边扭动着改变形态,一边用触手般的手臂袭击过来」。

早期限定了将「利爪杀手」「破坏神 瓦沙克」及「暗之艺术家」作为祭品,以体现这张卡的恶魔造型;DM3 以后,缓和为「破坏神 瓦沙克」和任意两只怪兽。
看来它们的联系确实紧密:

——不得不说,触手这个的确很像(×)。

专属仪式魔法「查克拉的复活」:

卡图中描绘了被触手般的东西吞噬的女性(※仔细看,你会发现那不像是衣服),但是两者的关联性并不明确。
CNOCG 的资料里猜测#卡图中似乎是一位甘愿献身为祭品的女性。
该说是这样 奇怪的play(×)果然容易引起某些人的兴趣吗,居然找到了假想图:

——仅供参考orz。
两张卡长期以来都是 OCG 独有,后来一同被收录在Number Hunters(No. 猎人包)中,并保留了 SR 的罕贵度。(※前后相差了约13年半的时间。)
可想而知 TCG版 绝对会被穿衣服。[笑哭]

另外,和 OCG 卡图稍有不同,早期游戏内的卡图与「心眼之女神」很相似:

※这位就是「心眼之女神」:

(顺带一提,她也是少见的效果怪兽之间的换皮。另一只怪兽是「黑森林的魔女」。)

【碎碎念】
有人帮我们抠图好了!ᕕ( ᐛ )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