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2023-04-17 10:54 作者:毕业前的病房  | 我要投稿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原生环境几乎把人熔铸定型,而成长过程中生活的打磨仅仅是让成型的模子看起来更好一点,或者更糟一点。 我们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孩童生下来父母相爱,家庭美满,而他本人得以健康成长,能够成为独立、自律而富有爱心的人。同样的,我们也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孩童生下来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整日争吵,这个孩子每天被危机感包围,长大之后或隐或显地存在着自卑、焦虑与不安,难以正常的生活。 童年对我们的影响深入骨髓,埋藏心底之深远超我们的估计。这种影响的发源即是家庭。父母的爱与陪伴让孩子敢于直面痛苦,这是自律的起点,在父母的爱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自我照顾,自我珍惜,是培养自律的根基。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指出“父母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如果这份礼物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孩子也有可能从其他渠道得到,不过其过程更为艰辛,通常要经过一生的鏖战,而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正如斯科特所言,并不是人人都是拥有“父母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的幸运儿。比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塔拉的父亲患有躁郁向精神疾病,这使得他并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爱与照顾。当我以为又一个悲剧诞生时,塔拉的人生却仿佛开挂一般:她在17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考进入杨百翰大学之后,2008年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14年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这可真算得上是人间奇迹。 那奇迹为什么会发生呢?因为教育。 如果没有健全而幸福的家庭。教育或许是把我们拉出火坑泥潭的不二法门。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与过往的人生经历达成和解,明白事理,克服恐惧,寻找到面对及融入世界的道路。 人生苦难重重,又没有绝对意义可言,如果我们放弃学习,放弃接受教育,让生活陷入重复,那么孤独与无意义就会如潮汐一般反复淹没我们的心灵,把我们囚禁在个人回忆与离奇幻想的荒岛之中。 通过教育来拯救人生,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读完这本书你就知道,欲求无上妙法,还得从头再来。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