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针见血 | “麻木不仁” 不能写成“麻目不仁”

2023-11-15 12:39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严志清

       北京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老故事新道理全集》一书中,有一篇小故事《以盗治盗》,其中说道:“哪怕是最坏的人,内心深处也还是有责任心和尊严的,但是由于人们对他们的厌恶、仇恨和鄙视,使他们变得麻目不仁了,责任心与尊严被深深地埋了起来……”文中的“麻目不仁”应当改为“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是个成语。麻木,本义指人体的某部分失去知觉,同“麻痹”。引申为对外界事物感觉迟钝,反应不灵敏。不仁,即肌肤肢体麻木、不灵便。《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句中的“两手不仁”,就是说两只手已经失去了知觉,不能动弹。成语“麻木不仁”,原指一种神经系统的病态,即肢体发麻,没有感觉。现常用来比喻某些人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亦可作“麻痹不仁”。“麻目不仁”说不通。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2期《一针见血》栏目。)

 


一针见血 | “麻木不仁” 不能写成“麻目不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