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家长该怎么办?

2021-09-14 11:11 作者:思睿明精神心理  | 我要投稿

现代社会,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设备是不现实的。

你自己是不是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机?用手机支付,用手机查看孩子班级群里的消息,用手机拍照片发朋友圈,用手机联系家人,手机就像是我们的器官一样,寸步不离。

甚至有些年龄不大的孩子,从他出生开始,就看见父母手里永远有一个小铁盒子,里面似乎有非常有意思的东西,能够牢牢吸引父母的目光。

这个小铁盒子与父母如影随形,它的存在就和空气存在一样自然,一样无处不在。

父母的行为让孩子非常笃定,这个小铁盒子一定是好东西,里面一定有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所以你会发现,当你刷着手机的时候,孩子也时常会把小脑袋凑过来,看看你在看什么。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能走能跑了,缠着父母安静不下来,很多家长便把手机塞给小孩,图自己省事。

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之间便养成了习惯和默契:只要孩子吵,家长就塞手机;只要孩子想玩手机,就开始吵,因为他知道吵完就会有手机。

所以我们会发现,到了孩子学龄期,很多家长会过来咨询:孩子玩手机不学习怎么办?孩子天天玩手机视力下降怎么办?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

看,其实问题本身不在于孩子贪玩、孩子不学习、孩子不听话,根源在于家长是否早早帮孩子养成习惯,或者说,很多家长自己都没有养成好习惯,怎么能苛求孩子呢?

怎样养成好习惯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并不否认手机等电子设备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人机共舞”,而不是生活被电子设备裹挟和绑架。

1.限定使用时间

有时候家长觉得自己在处理工作消息,所以需要看手机,但怎么经常不知不觉中就切换到抖音去了呢?一条短视频接着另一条短视频,根本停不下来,浪费了大把宝贵的亲子时光。

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会给孩子留下“手机很有意思”的印象的原因之一。

限定使用时间,既限定孩子使用时间 ,也限定家长的使用时间,家长主要起以身作则的作用,比如可以定时定点查看信息,不要一直把手机拿在手上,给孩子造成“手机很香”的误解。

孩子在游戏和玩耍方面是没有自制力的,需要家长为孩子限定使用时间,比如约定好,每次玩多久手机,就要户外活动,不能放任孩子无条件地拿着手机玩。

2.限定使用场景

有很多场景下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比如吃饭的时候,吃饭就要专心吃饭,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要养成能独立进食、吃饱吃好的习惯。

现在很多小孩子一边吃一边看手机,动画片播 40 分钟,饭也要吃 40 分钟才能吃完,这样会让孩子养成非常不好的进食习惯。

还有睡觉前也不允许看手机。手机等电子设备屏幕有大量蓝光,蓝光不仅伤视力,也会抑制孩子褪黑素的分泌,会极大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人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主要在夜间进行,孩子睡不好也会影响生长发育。

3.找到替代品

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的关键,不在于把手机藏起来,而在于在生活中,家长有没有为孩子提供更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生活中有其他好玩的事情,就算你给他手机,他也不会沉溺其中。

比如爬山、踢球、逛博物馆等等,这些成本很低,但是有非常有益的户外活动都是非常好的选择、适合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此类爱好。

当孩子有了自己沉迷的兴趣爱好之后,手机这个冷冰冰小铁盒子便不在有趣了。

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另一个原因是,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当他不得不学习计算机技术、开始接触电脑时,他也不会轻易上瘾。

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这条路,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给孩子立一个好榜样。也需要家长带着孩子,找到生活中的乐趣和兴趣所在,远离冷冰冰的、虚拟的电子世界。

愿大家都能远离虚拟世界,回归真实、温暖、美好的日常生活中。


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家长该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