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一段落-对这段岁月的总结
如果按照未明子的形容,我应该是个zb主义体制下的失败者。
我是个如此自卑的人,这自卑从何而来?可以说这四个月多的思考才让我重新打破那个牢不可破的牢笼。
自卑的人是怎样的呢?回想起来,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我这样做对了吗?我问自己,我问一切人,却老是遭受失败,因为他们告诉我,你这样不对,我很慌,我该怎么做呢?我问自己总是问不明白,我成了一个寄生者,我十几年的时间不断地寄生在一切事物身上,我这样问他们,我这样对吗?直到他们说,对了,你就要这样做。
但是我又烦恼起来了,我发现我没办法投入进去,我告诉自己,你就这样做就行了,但是每当我这样说的时候,立马就有一个声音跳出来说,不,你想要的不是这个。
其实我一直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喜欢看书,看故事,我希望一直看下去。姑姑家的一本俄罗斯童话在我小学阶段可以说陪我度过了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当我进入初中时,俄罗斯童话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接触到了小说,我是如此废寝忘食的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小说,那时候我仅有一个忘记在哪里捡的手机,我开始讨厌大人的管束,因为他们总是告诉我,该吃饭了,该上学了,该学习了,该做作业了,该做一切他们希望我做的事情了。但我只想看小说,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看的第一本小说是失落叶的《斗神》,然后土豆的《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等等数不胜数的小说,初中的三年时间,我几乎看了接近两百本当时热榜的小说,即使在现在的我来看里面的情节算不上精巧,算不上多么有意义,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它就是我生命的一切。
我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个失败者,妈妈告诉我,你不努力学习就过不上好日子,就不能出人头地,可对我来说那些抽象的符号远不如书里的世界对我有吸引力,我开始抗拒了,我开始不跟他们说话,我偷偷的看小说,在一切我能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在一切深邃的黑夜里。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样一个黑夜,我一如既往地躲在一个黑暗的小房间看着小说,妈妈进来了,她对我大发雷霆,我只是沉默着,妈妈的形象在这里就开始分裂了,(我的父亲同我一样自卑,我非常清楚这一点,我的家庭里反倒是母亲充当了那个威权的父亲符号。回想到这里我才重新体会到,未明子所说的那种分裂。一个威严的父亲同一个无能的父亲的分裂,只不过这个角色却由我的母亲来扮演了。)
我看到了这种分裂,但是当时的我根本不理解,我只能回去睡觉,然后再在母亲的睡眠后,重新打开手机,进入那个我爱的世界。我的成长就这样扭曲着,或许同一切像我一样的孩子一般。我越是能在小说的世界里得到温暖,我就越讨厌这个现实的充满暴力的世界。它强迫我做一切我不愿意做的事,或许我不够聪明。
我既没有做到像未明子说的做到保持自我的同时积极应试,扮演一个“聪明的好孩子”。
也不愿意消灭自我,从此成为一个“努力的笨孩子”,成为庞大的机器中一个没有感情的螺丝钉。
我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好多年,我的世界观其实都是小说灌输给我的(倒不如说是我在小说里领悟到的,我不希望用灌输这个暴力的字眼,不论小说的质量如何,它一定程度的成为了我的老师,我真心尊敬的老师。),而小说的创作者同样也是根据现实生活再创作的,所幸我能暂且不与社会脱轨。
在初中阶段,初一我遇到了我一生里最爱的老师,可以说是他给了我一个学习的理由,我开始不那么厌恶学习,甚至开始主动预习课文,我的成绩也变得好了起来,我到现在还能记得他的名字叫龙文通,江苏过来这边教学的。而这一年后,我初二初三其实一直在吃老底,我重新沉浸小说的世界里,直到初三靠着所谓的加分才进了县里的一中。
而到了高中这个阶段,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我开始发现,我没办法再沉浸在题目的世界中了,可以说我之前所谓的学习,那种沉浸在抽象世界里的感觉消失了,我在课桌上冥思苦想企图再进入那个状态,却再也不能了。
高一过去后,我已经无法再忍受那种生活了,焦躁的让我发疯,高二后,两极分化让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正在这时候发现了图书馆,在一次读书课之后,我们有了借书卡,我发现了新大陆,从高二的那一天开始,我两天一本在图书馆疯狂的借阅着,我看的非常快,像看小说一样,所以科幻小说无疑是最吸引我的一类书籍,可是科幻的书没几本,我看完之后就不知道借啥书了,那段时间我甚至开始看名著了,边城,围城,甚至战争与和平我都借过,但是我不喜欢看这种书,它不是故事,或者说是它太创伤性了,我读不懂,也不愿读。围城我也是像看小说一样看了一遍,我现在甚至都记不得主人公的名字是谁。我不再借这种书,我开始读别的,比如教育孩子的几本书,我记得是《剑桥女孩-×××》《哈佛男孩-×××》名字记不得了,在我看过了故事性强的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小人国大人国那个本书(擦,忘记叫啥名字了),简爱,还有几本忘记名字的书后,图书馆我就很少去了。因为高三了,在高三的接近下学期,我恋爱了,说是恋爱,倒不如说是小孩子过家家。我从小说里感受到的那种完美爱情,我把它投射到现实世界却发现对应不起来时,我又陷入了矛盾中,我喜欢的那个女孩,不是很优秀,也没有什么在我看来美好的品格,但是我就突然的陷入了进去。我企图改变她,让她跟我心目中的恋人对应起来,却发现做不到,我作为失败者的那层自卑重新占领了高地,我开始迁就她,甚至告诉她,你到底想要怎样的男朋友,我愿意为了你改变(尼玛的,恶心死我了。),而当她真的想让我改变的时候,我发现,我同样不愿意改变。(这就是主体的力量,没有人愿意被当成任人宰割的客体来玩弄,可惜猪一样的我是不会明白的)。
就这样又浑浑噩噩的过了两年,我成为了专科人上人,顺便被甩掉,继学习的失败者后,再次沦为了爱情的失败者。
进入大学后,我终于有了相对宽松的生活,“考上大学你就轻松了”,我确实轻松了,有了自主的权力后,我马上又被zb主义的精致奶头乐捕获了,甚至在我初中一直到现在,就已经在不断的被影响了。这时候我遇见了明日之后这款猪比游戏,又荒废了我一年半时间,转眼来到了毕业。
毕业后,我第一次开始打工,被父母保护的好好的我这个巨婴,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残酷。在干了不到一个月后,拿到毕业证的我来到了一家小公司,开始了摆烂生活。
然后就在这时,我遇见了as,遇见了一些可爱的人,接触到了哲学。
这个失败者终于看见了能改变他的东西,没有哪一段岁月,像现在对我的影响一样大。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大他者操纵的我,从看到大他者,到大他者逐渐清晰,再重新与我这二十余年的经历联系起来。
从发生学的角度再次构建自己的生命,我将重新,或者说真正的活一遍。
这一次由我自己做主!
生命从来都不是连续的,相反,它是断裂的。
对新生的我来说,他,从未出现过。
而“我”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