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看了23本参考书,背了18遍,花了两年时间, 才将这篇万字长文送到你的面前!

2023-05-30 17:17 作者:马小研-马理论考研  | 我要投稿

内容目录

一、个人基本情况

二、院校选择

三、参考书目的选择和学习

四、如何有效背诵和刷题

五、备考时间线和备考作息

六、华东师大考情分析

七、考研心态调整

全文约10100字,阅读时长约20分钟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山东某双非文科生,中共党员。已过英语四六级,高考文综政治97分。大学绩点:3.27,没有挂过科。一战二战均是华东师范大学,一战遗憾败北,二战选择马小研全程班,专业课总分270+。

 

二、院校选择

1.在2020年,从不同消息渠道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未来发展前途会很好,并且考马理论的分数在那会并不是很高。于是转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看书过程中发现和高中所学的政治历史科目相似度极高,让我有熟悉感,所以决定报考马理论专业。

2.因为只想去发达地区985,在一战的时候着重选了几个学科评估A类的985学校,如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我分析了学校出题思路、参考书、复试类型,结合自身规划发展和意向地区后,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契合度99%,于是在2020年中旬开始确定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去听了华东师大mooc上的相关专业课来为考研打基础。

3.二战在人大、上交、华东师范三所学校中进行了犹豫,但是主要考虑到华师大专业课大改革,可能没有太多人敢考华东师大,所以自己抱着想抄底上岸985的心态就坚定了考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事实证明大家都想抄底,结果卷到爆炸)。因为华师大是贵州选调高校之一,对于未来读博也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综合权衡之下觉得华师大的性价比更高。

 

三、参考书目的选择和学习

(一)马原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23版出了就用23版,23版加了新的内容而且撰写风格更有逻辑性,需熟记)

这本书一定是要整本书背诵的,前期强调全书熟读和背诵,这是因为背书不能只是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背诵逻辑。只有了解每一小节、每一章节、每一部分逻辑,才能在考试答题中形成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后期可以背诵重点,但是其重点阐述一定要明白怎么写。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高教版

马发史要和原著相结合起来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个时间和发展过程的把握。在答题中可以放在最前面进行阐述。由于学习时间需要留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发和原著只需要简单的背诵和熟读即可,没必要死磕。

3.马克思主义原著导读高教版(买高教版,人大版王平教授的书我觉得跨专业的别看了。但是这本书对于考清北人复来说匹配度大于高教版)

这本原著一是要和马发史配合着学习,二是需要考生对于其中一些重点名著内容和概述进行一定掌握,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在答题中着重体现出自己原著素养。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张雷声版

张版马原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23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补充,在论述题中可以运用到相关概念,帮助自己答题拿到更高的分数。作为补充即可,没必要背的很多。

(二)毛概

1.毛中特21(出了23版买23版,我觉得23版毛概更好,讲的更全了。21版留着用于习的学习,需熟记)

整本书要求全背,最好能够分时期、分领导人提出的思想去背诵。前期强调课本章节熟读+划分结构,后期强调横向和纵向学习和背诵(比如在每个领导人思想中找到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对于毛中特的学习背诵书本是基本,把握发展脉络是重点。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田克勤版

整本书作为毛中特学习的补充,对于中特理论的学习来说,我认为田教授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里的内容能更好用于论述题。但是X思想的学习还是要以毛中特为主。

3.X思想学习问答

只用于背每段的第一句,理解大框架和第一句后面的解释即可。主要目的是学习万能答题语言和论述思路。

4.X思想学习纲要 (精看,简单背)

5.治国理政四卷(看重要讲话,不用全看)

6.毛选(着重读第一册、第二册)

8.邓选(有时间就看,我当时看了第一册)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1版(用于X思想的学习深化)

10.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只用背诵框架,学习书本语言➕与马原结合,培养自己发散性思维)

11.华师大mooc,主要是用于基础学习,老师举例的一些可以记下来。答题用很香。

(三)党史

1.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看熟即可)

根据目录去整理时间线,根据书本内容划出来名词解释和重大事件进行归纳整理,由于100年叙述更像故事,所以不用精背。建议熟读5遍即可。

2.中国近代史—章开沅(看熟即可)

这本书是历史学本科的教材,我觉得讲的很全,书本论述从1840开始,有助于对党史和近代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23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熟记)

用于快速翻看,快背,看的过程中结合前期中国近代史上下和党史100年去学习知识点巩固知识点,后期还可以结合人大党史参考书去锻炼自己的学习思路

4.中国共产党史百问(看熟)

这本书学习的目的一是锻炼自己答题思路,二是能更快把握重点。建议不断地翻看,重要知识点进行背诵。

5.党史知识1000题(目的在于方便掌握细节的知识点,以免考的太偏了白白丢分)

6.会议总结➕著作总结梳理(熟记)

主要是自己总结,先是百度百科知道大概脉络,其次去知网搜索这方面解读,然后自己记下一些好的语言,考到就可以直接用了

7.百年党史关键词(用于记精彩的句子)

8.天朝的崩溃(了解中国历史为什么被迫走向现代化,对于答题有莫大的帮助)

9.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用同上)

10.b站up主“沙盘上的战争”非常完美!因为长征是党史上最重要的知识内容之一,这些视频运用多重视角看待党史,注重从战争中看待党是如何起家的,对于理解课本知识很有帮助,必须看!!!!

11.华师大在mooc上的近代史课。作用是知道老师授课思维,在老师授课思维中学到老师喜欢的答题思路。要做笔记!!!

(ps:8、9、10建议学累的时候看看,我觉得拓展学习的帮助很大)

(四)时政

1.19届6辅导百问 

2.20大辅导百问

3.19大辅导百问 

以上三本书里每一问只背开头第一句话,后面对于第一句的阐述进行理解,考试能够论述出大概意思即可。

4.当年申论(去学习语言表达)推荐《申论大本营》时评合辑(看了就知道多厉害了)。

5.张雷声教授、齐卫平教授、曲青山教授、程美东教授、杨凤城教授、肖贵清教授等老师的论文(学习专家们如何取大标题和小标题,以及从哪些角度开始论述的)。

6.《求是》上大大发表的文章。

7.重要知识点可以去知网上搜其他教授的阐述,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对知识点更加细致了解。

 

四、如何有效背诵和刷题

1.背诵

(1)理解知识:市面上的找一个信得的机构专业课来听(推荐马小研,很专业性价比很高)。重在理解,但是不要一直把基础课一直听。理解后,就开始进行熟读,熟读了5遍才开始背诵这样的话进度会很快!而且前后背诵能够串通起来逻辑知识点,会让自己用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整章内容。后期就可以通过背诵一个知识点和其他书相互理解,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2)背诵方面:背书肯定是背不住的,背书是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大家通常会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背,但是我不建议这样背!因为马原的知识点太多了,如果一开始就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反而会加大自己背诵难度。同理,卡片记忆法、默写记忆法等我也都不太建议。如果背诵一个知识点就默写一个知识点,那么自己两小时背诵的东西根本达不到每天进度,长此下去不仅自己记不住,还会让自己处于疲劳之中。后期学习推荐费曼学习法!前期可以用来检测对某些难理解的知识的储备程度。

(3)我的背书方法:前期靠1.5倍速基础课过完所有知识加上理解,中期靠不断的默读,写逻辑图,尝试默写思维导图。后期很熟就靠口诀记忆(快的话一天能过完一章)我始终认为,背书不是靠嘴背,因为如果靠嘴背的话,大脑跟不上口头背诵就会陷入疲态,从而导致效果不理想。所以我一直就是认为背书要动笔写关键词、逻辑词。随后在背的算熟悉情况下尝试默写思维导图,虽然一开始默写也会错,但是逼着自己通过记忆写7遍,基本就形成肌肉记忆了。

2.刷题

大多数学生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一味地拿院校真题刷,看了题陷入了迷茫,亦或是认真刷完两年的题后感觉到很疲劳并且也没有什么收获。还有一些同学,直接买了机构的答案不去思考他们答案的逻辑而直接开始背诵因而导致背了忘、忘了背的恶性循环。努力成这样,自己被自己打动了,但依旧是拿不到理想的成绩。这是因为不了解刷题其实是有方法的,背题同样也是有方法的。很多人在面临成绩不理想时,把错因归在了命运不好、发挥不好、不适合学文科等原因。但是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刷题过程中,只用体力劳动代替脑力劳动,用简单劳动代替复杂劳动,得到的价值自然也只有最基础的价值。同理,用简单背诵代替应试逻辑思考同样拿不到好的分数。

所以我们要明白一些问题:

(1)该刷什么样的题?

真题、课后题、旧题、有思路却写不出来的题、没思路的题。

真题,也就是院校近10年来的真题。如果是上岸的同学,会发现院校真题绝大多数题目都是拿旧题进行改编。包括院校改革后的真题。得出结论:十年前的题稍微改编下是可以作为新的试题放在考试卷上的。毕竟完全出新题的时间,成本太大,并且出题人永远跳不出旧式题的出题思维。因此旧题改新题对于出题人来说,完全可以达到考察学生学术思维、应试思维能力的效果。考研知识跳脱不了那几本书,其实绝大多数新题都已经出完了。所谓大家认为的新题,句子解析题、材料分析题、辨析题等也只是单纯地换了形式没有换掉内核。对于有些机构一些老师的言论,三年真题最有意义,五年十年的题没意义这种话别全听。

课后题,最好的考试题也就在课本上。但是很多同学连看都没看一眼,所以考不好也难怪。假如你是命题组的老师,你想一下,你最喜欢研究什么书的题。毫无疑问,肯定是参考书的课后题。因为不管题目出得多么花哨,都要留一部分基础题来考察学生。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二是筛除一些不踏实学习基础理论的学生。而且大部分老师或多或少都是参与过课本编写的,或者是给本科生上公共课要备课的。因此,这类题是老师最喜欢考察的。特别是考华师大的同学能注意到,每年课后基础题比重都在增加。之前很流行的子题和母题说法,也就是院校题对于课本题和课本标题的不断改编。很多学生费尽心思找了大量的真题来背诵,却忽略了本质核心就在课本。(对我来说,我一战的专业课分不是太好,也是犯了很多学生爱犯的错,就是过于注重背题和背时政,而不去分析题背后的内在逻辑以及课本对应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二战很注重抓住课本课后题,从而极速练习简单题的思路,所以在面对难题时我能够用以往做题背书思路去写出来。)所以,只要你智商正常,那么从这种底层思维逻辑入手突破,效率真的很高。

旧题,我把它分类为有思路却写不出来的题和没思路的题。这种题建议拿重点马院的题来练习,只练习思路。对于这些学校马院的题,他出题的点基本都是在基础上提高,来考察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也就是考察学生能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在试卷上。做这类学校的题,我建议是只定一两个院校,这种院校看大多数老师毕业于什么学校。然后再去找他们硕士毕业院校的题来练习思维。这样做有两个很好的点:一是成本小,性价比高。不用大量地看其他院校的题,以免鱼目混珠。二是效果好,在目标院校的题的思路都做完基础上,再做这类学校的题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拓展。(华师大老师大多数都毕业于人大,北大还有复旦,所以我在把华师大的题都做完情况下,才看了这些学校的马理论考研题。近代史看的就是南开和华科华中师的多一些)把这类题基本掌握情况下,其实市面上出题思路也就基本摸清了。

(2)怎样刷题

首先,我会把选择的题目相关知识点在书上背诵处标记出来,以此摸清楚老师喜欢往哪些方向考。

其次,在完成系统背诵以及额外看了其他参考书后,把这些题目拿出来单独写,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每天写一节题的思路。有了自己的做题思路后,再把这种思路运用到同类型的题,看看答法是否需要适当转变,旧题思路是否适用于新题。有些新题完全可以用旧的模版去做,从而给自己一些思路。总而言之,背熟了基本知识点,出题就是换汤不换药。

最后,抓清楚每个知识点的来源、背景、内容、意义,对以前的批判超越。然后遇到类似的题,就用过去的做题思路来写新的题目,以不变应万变。根据题量对以上几点进行适当的删减。最后呈现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3)马原、毛概、党史、马发和原著如何在答题中相结合

我始终认为想要考985一定要以背书为基础,在答题上突出自己的思维。以下是我对答题的想法:

A.马原与毛概:毛概是原理运用于当代的方法论。每本马原书上最后方法论里都会涉及到毛概,但是如果是要写论述题的话,只答书上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必须要把毛概里内容放在马原答题里(比如我会放在最后一栏,某某原理的当代价值意蕴)。

B.马原与马发原著:我建议一开始不要只看原著,作为跨考生完全看不懂,那么肯定要熟悉好原理,然后才能在原理基础上适当运用马发和原著。我常常会直接点题,直接点明其出处,或者是选择性背诵相关知识(比如了解唯物史观发展历程,在答题中我就会适当用三行说明下),但是大家答题不要太过于直接把原著写上去而忽略原理,如果是这样答题我认为就容易跑题了,最后得分不高是必然。

C.马原与党史:党史一定要和毛概相结合,党史内容是毛概的基础。党史在马原和毛概论述题中可以作为毛概的开头背景材料和马原结尾进行一定升华。最重要的是,党史建议以史料为基础进行学习,因为这个科目考察就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如何。

D.毛概:突出体现答题大局观

答题要有个全面观,比如问新发展理念,我就会着重答书上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会用6、7行去论述剩下的两新和一高+它们的大概背景,最后回答其价值意蕴(意义)。但是如果问某经济思想,我就会用前两行三行表述他的大背景,两三行表述他的意义所在(背景用思想创立的历史条件+意义用论文表述,去知网搜),其他几个思想里问主要内容也是同理。

针对超级重点(1234章)我就会运用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串联着记忆和答题。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觉得自己有大历史观,从而对自己答题卷面印象分很好。

总之,毛概答题讲究历史、现实、理论价值结合。并且要学会追溯理论发展脉络,在答题中遇到就充分运用,体现自己学术性思维。当然马原部分理论也可以运用这种逻辑。两门科目学习思路是差不多的(区别是一个更理论化一个更现实化)。

E.党史:把握时间线,以史学理论为基础,答题着重突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学习方法和毛概差不多。但是学有余力的话要横向和纵向去把握党史中事件发展脉络,问某一事件理解,尽量从多角度去考虑,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去理解,学习党史一定要和毛概相结合!

 

五、备考时间线和备考作息

(1)备考时间线

2022年4月-6月 专业课听马小研网课,听基础课打发时间,整理思路。英语开始做01年的阅读(刷了三遍)。

2022年6月-9月 回到家开始集中精力进行马原毛概背诵,在7月中旬看到华师大公众号有说会对今年科目进行大改,于是我自己对于华东师大改革科目进行大胆猜测,买了思政和近代史进行阅读,所以在华师大7月底8月公布专业课改革大纲的时候我就已经把思政和近代史阅读了两三遍。知道要考建党百年后,我主要将精力放在建党百年的学习上,而没有看近代史和思政。7月开始背诵马发、原著,去理解它们如何和马原理结合。在公共课方面,6月前英语完成了01-10年的阅读,并且做好笔记。6月-8月做完英语11-19年的阅读,第一遍阅读分数基本上是最低32分,最高满分。到后面就是已经到提到某某年份第几篇我就能说出内容和选项对错的程度了。

2022年9月-10月26日 开始看论文对某某知识点的表述,自己记下论文大纲(主要是开始尝试模仿专家如何取标题)。开始将张版马原、田版马中化进行阅读和部分背诵,并且与21版马原毛概相结合。近代史开始看课外书(专题会说)公共课方面,英语开始刷01-19小三门,准备好作文模版。开始将英语二11-22年和英语一11-19年的阅读同步刷+再次总结出题规律(即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为什么在这个范围出题?这个范围出题思路有哪些?)。

2022年10月26日 对于知识点的运用已经升华,并且开始自己给别人讲题、讲思路。比如会自己在腾讯会议里边和研友开始过书本章节,并且自己在做题方面会着重将985高校的题列出来,对其进行答题分类(哪些是记忆性的题,哪些是开放的题?开放类的题又有哪些?)在分类后,开始去区别两类题的共性和个性,去思考我面对不同的题应该怎么去做。

2022年11月-12月20日 马理论综合开始做华师大、清北人复交、北师大…的题(怎么做后面会说)。党史我开始做中社科院党史、华东师大历史学院关于近代史部分真题、人大党史、湘潭党史、吉大近代史、武大党史…(同前)。英语开始总结15-19年真题解析,单词每天加量背300个。作文模版大概背了6遍。12月20日之前把市面上所有政治老师的模拟真题全都做完了,并且对于选择题正确错误选项进行背诵。

(2)备考作息

2022年4月-6月 (日均5h34)

这段时间主要是每天早上8.00起床,写毕业论文,听听马小研基础课。5月底回家,每天7:30起床读书+背书,学习到晚上10:30。每周出去玩一天两天。

2022年6月-9月 (日均6h51)除了特别时期不学习

这段时间也是是每周出去玩一天或者半天,学习压力有点大,加上夏天热起来比较暴躁,但是九月前我已经背诵完马原、毛概、党史近代史的三轮到四轮。马发、马原著背了两轮,整理出大概的思维导图,睡前回忆思维导图(前期背的慢)。

平时作息:7:00起床,8:00-11:00下楼在小花园里背马原毛概,11:10-12:00开始用纸复盘早上所背到的知识(写个纲要),12:00-14:00吃饭+午休,14:00-17:00学习英语,18:00-19:00复盘英语,20:00-23:00学习党史,23:10-24:00复盘党史+一天的学习成果。

2022年9月-12月20日(日均13h)

9月-10月1日这段时间由于被封锁在小区,当了半个多月的志愿者,无法保证精力去学习。所以每天累完到家,索性就一个人在入户花园开始背书+看论文了(十月前书背了8遍)。

10月2日-12月20日(日均13h39),作息如下:6:40-7:00起床+下楼吃早餐,7:00-12:00 背诵马理论综合+做题,12:00-12:30吃午饭,12:40-14:40背诵作文,14:40-15:30睡觉(为熬夜学习做好精力准备),15:40-18:00开始做英语1和2真题,18:20-19:20开始梳理所学过的内容,19:20-19:40吃晚饭,19:50-0:00开始党史学习。0:10-2:00 学习政治(主要是刷题)+用a4纸复盘学习内容+没学懂的理论记下来,再次理解(考前把书和题背了有15遍)。

后期状态真的不太好,但是还是会一直学。我当时明白自己开始“厌学了”,于是我转向边学边看世界杯,给大脑换一个思考时间,这样其实真的会给枯燥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快乐!

 

六、华东师大考情分析

1.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一是加大考察难度,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这几年马理论的热度提高,2022年马理论院校400分遍地走,但是2022年大多数院校都是马原毛概搭配,所以2023年考研大多数学校选择加大难度,目的是选拔理论基础更强的学生。

二是国家这几年对于党史党建学科的大力建设。华东师大作为马理论重点学科建设的学校,必然是要跟上学科建设的潮流,因此将考试科目加上对党史的考察也是为了培养党史党建相关人才

2.如何备选院校,核心就是根据你自身的实力和野心来选

一般来说,市面上择校的建议都是考比自己本科学校高一个档次的学校。但是像文科类的话,特别是马理论这种主观性很强,答题要契合老师口味的专业,我建议选择院校出题风格适合自己的学校。

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属于思维能力比较活跃的人,喜欢看到一个知识点去想其他的知识点。比如我在学习国家这个知识点,我就会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国家,国家的含义是什么?国家是如何发展的?…所以如果我在面对一道就让我答含义的题,且院校题数在9道以上,那我可能会因为时间不够用答不完而拿不到理想的分数。那如果你是死记硬背的选手,院校出题风格和类型比较单一,没什么拓展,并且题目量你能接受,那我就推荐你考这类学校。

选择院校的建议:

第一,选择热门985和211,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父母支持你去二战甚至三战。因为你在二战中,你自己面临的压力更多的不是知识学习,而是寄人篱下的滋味很不舒服,一些父母会下意识的觉得你是换种方式啃老,周围的朋友也都会觉得你这个年龄不去工作去考研脱离社会是啃老行为。包括我自己前期我爸妈就很支持我去考985,后期就是说我只让你考两年,如果你还考不上那就请你老实找一份工作考贵大(他们每次说这句话我都会和他们急)。但是!最主要的是看你自己的心态好不好和是否有没有往死里学的精神,会不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我一战的时候没考上,被学校老师在就业会上阴阳,但是我心里想的是:你管我?我敢考你敢报吗?),所以不管大家什么出身,我希望不要去内耗自己,低估自己,而是奋起拼搏,杀出一片天地。

第二,选择双非和冷门211也不要觉得有手就行。现在考研,很多人打算求稳从而去卷双非,这也意味着报考双非的基数太大了。基数过大,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选手都是摆烂的,其中不乏有一些本科二本,但是由于他们学校老师建议他们考这所学校,给他们洗脑说这所学校发展前景如何,从而去激励他们考这所学校的情况,这群人也是在考研中会很拼命的。

总之,不管你报考哪所学校,你一定要去热爱这所学校,目的是你自己一开始考研不会摆烂,在你背书最痛苦的情况下,你只要想着这所学校,你就放下一切自我怀疑去继续努力。

 

七、考研心态调整

我一战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能考上,并且当时在择校的时候,并不会去考虑非985、211的学校。在我看来,文科读的就是一个学校层次,如果读的非985、211就不能给我一个相对好的发展平台,而且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有这个实力去考985,因为我唯一的优点就是对自己够狠(夏天为了早起,我从不拉窗帘关窗睡觉,因为太阳出来了就睡不着了。冬天学困了,用冷水洗脸。春秋温差大,早上起床背书头脑清醒,睡前在楼下听录音散步,就是为了保持学习状态)。虽然自己考研面临了多方位压力+质疑。并且我的高中很普通,大学也很普通,但是我真的很普信。大学期间我在班上也是普通到不被注意的学生,所以我提出要考985的时候,面临我的不是鼓励更多的是嘲笑,甚至觉得我在痴人说梦,立学霸人设。而且我们学校的马院高材生没有人能考上这所985的,所以考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所有人看来基本就是不可能的。我爸妈也在旁敲侧击地鼓励我考贵州大学,别冲985了。但是我明白我想要往更好地方向走,必须要一个985学历。

对于二战,其实自己各方面学习方法和学习决心都很成熟了,不像一战那么单纯。特别是后期从来没出门,主要是对自己下狠功夫。在专业课方面,一战学习专业课后,自己各种学习思路已经摸索出来了。所以在一战出成绩后,对于自己专业课的失误进行了思考,并且主动和高分选手去交流,所以就明白了老师究竟喜欢了什么样的答案,通过自己思维去学习专业课。在公共课学习方面,英语真题基本做了8遍,单词从4月开始刷到12月,一开始每天100个后面每天300个。到了12月对于01-22年的每一篇阅读都可以说是了然于心了。政治方面,由于一战打好了基础,二战我只做了真题和模拟题,然后在改错的时候同时对专业课学习进行了深化。但是说心态好是假的,因为自己毕竟是处于毕业待业状态,也错过了应届生的身份去考公务员、考教师编,二战就像一场豪赌一样,赌的是青春(所以真的希望大家一战的时候就不要抱有什么太多偷懒心理,如果是二战,那就更不要去想着偷懒和侥幸)。我自己的心态就是把二战当成最后一战,考不上就绝对不考了。毕竟付出太多了,我的精神状态也支撑不了我继续考。最后两个月,不管条件多艰苦我都是安慰自己,快结束了,这是你最后一次考了!

我就在家里的卧室学,喜欢爬起来洗个漱就去学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当然这也只是我自己。自习室有利有弊吧,我朋友在自习室后面都感觉没太有心情了(自习室一些氛围选手每天都要议论很多东西,自己容易被分心),最主要的是,你自己必须要在一个地方完全适应了,静得下心去学习,这才是提高效率的王道(我觉得可以找好几个研友开腾讯会议一起视频学,效率也会很高的)!

不管如何,我从来不会妄自菲薄自己。在一战的时候,腱鞘炎犯了,在考场上写不了字,但是我两门还是坚持一共写了14页。在二战的时候,初试阳了,考公共课的时候一直发着烧去考的,最后考英语的时候人都烧糊涂了,考完英语,我直接冲去诊所打了退烧针。虽然发着低烧一直咳嗽考的。我也是努力猛猛写专业课,我当时感觉自己不是在写题,而是向老师表达我的热爱、我的真诚、我的思想。在复试前一周,我出门办事打车出了重大车祸。全身不同程度轻伤加上两颗门牙被撞掉了,整个人一直躺在床上。导致复试前我没有什么时间去认真准备复试内容,所以我直接缺着牙去参加复试。在复试的时候,当着老师的面背毛选,毛诗集,当时我觉得我整个人都在发光。我都始终认为这是上天对我的终极考核。尽管这条路很长,很坎坷但是唯有独自经历风雨,历经多重磨难,最后仍然坚持。我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这两年漫长而又艰难,尽管我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口中的普高生,普本生。可我依旧相信,一旦我自己开始努力,那就一定逆风翻盘。漫漫考研路,我丢掉了休闲娱乐,得到的却是理想的实现、执行力的增强和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在以后的道路上我能走得更远。

考研二战不仅仅是在内卷条件下每一位学子对于实现理想的再次坚持,更是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之路。每一个奋斗的夜晚,都让我的内心有了更多的坚定和信念。我想送给每一位和我正在奋斗的人一句话,即使在无边的暗夜里,也要坚信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低矮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去追求梦想,梦想终究会给我一个怀抱。


我看了23本参考书,背了18遍,花了两年时间, 才将这篇万字长文送到你的面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