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Fi︱电影市场冰火两重天:票房爆火创纪录,投资断档跌入谷底
2023年暑期档电影,不断带来惊喜。
先是悬疑犯罪类型电影《消失的她》票房一路高歌,突破35亿,再是《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口碑持续发酵,相继跻身暑期票房榜前三。《封神》十年磨一剑,被寄予厚望。
进入8月,暑期档尾声,市场又迎来电影黑马,《孤注一掷》正式上映5天,票房便达到12.92亿元。
截止8月13日,2023年暑期档国内总票房突破169亿元。历年暑期档票房中,2019年暑期档票房最高,达到177.78亿元。2018年暑期档票房为173.77亿元,2017年暑期档票房为163.57亿元。多位电影制片人表示,电影市场逐渐回暖,电影投资明年有望触底反弹。
暑期档电影火爆
今年暑期档电影厮杀异常惨烈。
多部高质量电影角逐暑期档票房冠军。陈思诚监制的《消失的她》上映后票房多次“逆跌”,一路领跑,以35亿票房暂时领先暑期档票房冠军,《孤注一掷》后来居上,以点映黑马姿态,打破过去五年暑期档剧情片首映日票房记录,来势汹汹冲击票房冠军位置。
《封神第一部》则凭借“史诗大片”、诚意满满的“巨制”被不少业内人士誉为“中国电影最高工业标杆”。《长安三万里》凭借8.3豆瓣高分,以及16.93亿票房成为国产动画票房影史上的第二名,不仅刷新了影片背后公司追光动画的票房新纪录,也为中国动画电影拓宽了新的边界。
海外电影票房略显低迷,《碟中谍7》上映30天,票房只有3.43亿元。《变形金刚》上映65天,票房6.54亿元。
投资断档,项目找不到资金
爆火的暑期档,给低迷的电影市场迎来一缕难得的曙光。与持续释放的观影需求不同,今年电影投资市场依旧处于寒冬。
有制片人表示:“今年电影投资市场比疫情期间还要艰难,几乎已经处于谷底。项目找到资金的难度变大,以前拿到200-300万的融资金额,难度系数不大,现在“就差跪地上求了”。
影视项目是一个售卖预期收益的生意,市场预期收益不稳定,投资电影的钱自然就不好找。以前过10亿的票房,几乎每个月都有,每100部电影中有20来部电影能赚钱,今年可能就一两部能挣钱。概率变小了,投资人顾虑便增多。以前100个项目,有100-120个资方,现在100个项目,只有10个资方。危机导致今年电影产量腰斩,能在今年开机的项目,几乎已经处于行业金字塔尖。
有制片人告诉保叔:影视行业门槛比较低,前几年市场热钱很多,不管是哪个行业,只要有钱,大家都愿意出来投电影,一个电影份额通常还会有很多人去抢。热钱涌入,电影行业分母变大,片子增多。然而硬币的另一面,行业变得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
疫情加速了行业淘汰赛。过去不那么专业的电影投资人、制作者、制作公司、制作人开始主动或被动离场。过去一两年做一个项目的从业人员,现在很多都已经转行,现在还坚守在电影行业的人,一定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真正热爱的人。电影投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跟其他行业相比,过去一部爆款电影回报率非常高,成功机率也大,中秋档或暑期档很容易突破20亿、30亿票房。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投资者变得更冷静,会更专业的分析电影成败的因素,考虑题材多样化、开始关注社会价值。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因为一个明星主演或是某类题材IP而投资一部影片。现在投资决策建立在对项目周期的把控,项目风险评估,在哪里拍摄、执行度如何,预期档期,同档期电影统计,每个城市上座率程度,目标受众、营销阵地等等,数据需要分析地特别精准,之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不过,对于电影行业而言,谨慎、观望反而是对行业健康成长的一个滤网。今年影视从业者非常难,但危中有机,今年能开机、拍完的电影项目,意味着影片质量过硬,2024年市场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激烈。
【拍片保】影视完片责任保障方案
完片担保的运行模式是:以第三方公司形式参与影片制作,保障影片在预定时间及成本内完成,送交发行商。事成之后,返还资方本金,以及协议内规定的收益。等于给制作方和投资方两方面上了一个双保险。
影视完片责任保障方案
1、保障计划对投资方保证✦电影符合预算
✦电影按时完成并且投资人无需为超支部分承担责任
✦是投资方和制作方的桥梁
✦监督制作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2、保障帮助制作方制作的风险✦保障制作完成
✦协助制作流程
✦透明账户监管
3、保障计划帮助融资的安全✦为制作方提供增信及融资服务:通过第三方监理为制作方增信,同时通过担保证明,协助其融资;
✦协助海外融资:帮助在海外合拍片提供完片担保服务,从而帮助其在海外银行获得贷款,及得到当地政府的退税。
影视完片责任保障方案不仅覆盖投资风险中的项目没有达到预计收益,项目超预算,项目无法完成等情况,还能承担资金流向不明确,要求追加投资,法律责任等风险。协助影视公司更好的对接银行、基金及行业投资机构,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务。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