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常识午餐】
1.(单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目标是:
A.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因此,选择B选项。
2.(单选)下列内容不属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D.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C项、D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可见,A项、C项、D项正确。
3.(单选)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中共六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中共十一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依法治国
D.中共十三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A项: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B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D项: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拓展】无。
4.(单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必须坚持“长期共存、(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A.互相监督
B.互惠互利
C.团结友爱
D.参政议政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党制度。
第二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亲密的战友。
②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和法律。
5.(单选)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得胜利,而非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项: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整个过渡时期要实现“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一化三改”就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它的提出加快了三大改造的完成,但其本身并不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C项: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国务院,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6.(单选)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的共同特征是:
A.违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主旨
B.违背依法治国的原则
C.违背依法行政的原则
D.严重脱离群众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解决途径是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由此可知“四风”的共同特征是脱离了群众。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领导人强调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四风”问题,必须下大气力加以惩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