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制度系列4——中国为什么优先选择实施碳交易制度?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碳减排制度系列的第三部分:碳交易和碳税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四部分:中国为什么优先选择实施碳交易制度?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碳排放权交易的碳定价机制,并没有将碳税作为一个独立税种开征,但在消费税和环境保护税税目中体现了对环境污染物的限制。
201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拉开序幕,随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 7 个交易试点相继设立。试点地区取得的积极进展为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我国优先发展碳交易制度主要有以下考量:
1)数量型政策工具更易服务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我国明确提出 2030 年实现碳达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30-60”目标。虽然目前并未明确碳达峰的总量目标,但碳交易作为数量型政策工具,对双碳目标实现进程和节奏的掌控力度更强。
2)碳交易能够更有效 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碳交易比碳税更易金融化,能够吸引非控排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 资本)参与市场交易,活跃市场流动性,更好地发现碳减排成本及碳价,从而提高资源配 置效率。
3)碳交易制度可以为减排带来正向激励。
相较碳税,碳交易可以为企业的节能 减排带来正向的市场激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在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同时可以在碳市场出售富余的碳配额获益,能够起到激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绿色投资的作用。
4)设定合理的碳税税率比较困难。
碳税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消除个体与社会 边际成本差异,但究竟税率设定在什么水平比较合理存在困难和争议,如果设定过高的税率甚至还有可能削弱企业竞争力甚至阻碍产业的发展。此外,加上我国 2011 年以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当下碳交易制度在我国减排体系中会占据更高的战略地位。
碳减排制度系列的第四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五部分的内容:海外碳市场发展历程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
碳排放管理员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碳排放系列汇总
碳资产系列汇总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中和
碳交易
碳资产
碳计量
碳排放
林业碳汇
绿色金融
CCER
ESG
CCUS
锂电池
电池回收
电力碳中和
电价政策
汽车碳中和
碳汇造林方法学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
磷酸铁
林业碳汇专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