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图海拾贝】第002期:致敬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2022-03-21 17:16 作者:abao727  | 我要投稿

《致敬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组老照片和一段怀旧童年的视频,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70、80后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游戏篇

小时候我们在一起嬉笑打闹,

时间过得飞快,

晚上喊我们回家吃饭的爸爸妈妈,

满大街找……

小时候,因为爬树磨破了多少双鞋,最后索性把鞋一脱,直接上树。站在树上认为自己就是“孩子王”……

在田间地头躺在车架上,一呆就是一下午……

还记得这是什么游戏吗,多久没玩过了?在村头,和伙伴们一起顶牛,最后被顶到麦垛上,也没分出个胜负……

找一歪脖树,系一根绳就成了简易秋千,几个小伙伴还要排队荡秋千,现在那颗歪脖树是否还在?

看这犀利的眼神,这是瞄准了谁家的窗户,打完赶快跑……

别看小时候干干瘦瘦的,力气可不小,现在运动一下还要喘半天……

女孩们最爱玩的跳皮筋,一次比一次跳的高,个个都是女汉子,记得有一下,把鞋给踢飞了,唉,真丢脸啊……

小时候拿一块破布,就可以玩一上午的丢手绢……

刚发的书就撕了折成元宝,刚上课就被老师拽着耳朵拎出了教室……

弹玻璃球的水平个个都是高手,可惜奥运会没这项赛事,不然从小就成名了……

前滚翻、后滚翻都是在那时候练就的一身本领……

小时候在一起跳绳的姑娘,也好多年没有见过了……

现在能如此帮你的哥们,还剩几个?


影像篇

怀念我们那再也回不来的时光,

真的很怀念儿时的我们……

怀念幸福的童年……

那个傻傻的,纯纯的,开心的童年!

人生的第一张照片,现在发现小时候竟是如此可爱……

穿着开裆裤满街跑,还露着性感的小屁股……

一起拍的全家福,早已忘记为什么当时会哭……

对于男孩子来说,流行蓝色或绿色的带口袋的警察或军装衣服,再配上军帽,别上一个五角星,相当神气……

玩具篇

小时候没有钱买玩具,

每次经过商店都被妈妈拖着走。

后来,我们长大了,

发现逛趟超市,

买点水果就百八十了,

和朋友吃个饭就成百上千了。

小时候,爸爸口袋里装的人民币是这样的……

每次经过商店是这样的……

过年的时候,父母才给买一小挂鞭炮,甚至从大鞭炮上拆下来给我们,数量屈指可数。为了补充弹药,一阵鞭炮过后,一群人蜂拥而上,去捡没有炸的哑炮。

还有一种厉害的炮仗,叫“两响”,名字很形象,咚——哒,刚好两声响。胆大的用手捏着放,胆小点的用小棍,这种鞭炮相当危险,现在已经被禁止了。

城里娃条件好,小时候有这呼啦圈玩,羡慕嫉妒恨!

这种打火柴的玩具手枪,想当年是我们的最爱,简单又好玩。

零食篇

小时候,

我们不懂什么名牌,

没有电脑没有手机,

我们吃一毛钱一支的冰棒,

买五分一条的汽水。

那个时候的饭菜都是柴火烧出来的,炊烟袅袅的意境特别有感觉……

田间地头找地方搭土灶,烤地瓜,味道真是香,小时候这事我们常干……

五分钱一块的绿豆沙雪糕……

小时候最爱喝的汽水……

每次都要挤一袋子的玉米棒……

端半碗玉米,去村口做爆米花,每次砰地一声响,小伙伴们每次都要哄抢崩在地上的爆米花……

上学篇

上小学的时光一眨眼就过了,

回想起来距今已有几十年。

那时候上小学还是带着自家的板凳去学堂……

小时候第一幅绘画作品,当时画的是老虎,现在越看越像猫……

我们最爱看的小人书是连环画,看起来废寝忘食,那种劲头好像真是大学苗子……

全校就一张乒乓球桌,去晚了只能站在一旁看……

放学回到家,还要给自家养的猪添食添水……

劈柴做饭……

去田间帮父母做农活……

娱乐篇

小时候,

全村围着一台电视看节目,

当时能买得起电视的人家,

都是村里的首富!

全村一起看节目……

没过两年,兴起了彩色电视,倪萍成为广大男观众的梦中情人……

宋丹丹凭借魏淑芬火遍大江南北……

当时的节目也都是精品,出一个火一个……

那些年,我们都没有钱!

那些年,我们只有欢乐!

《你好,小朋友》


下面是来自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在80年代的中国拍摄的一本摄影集《你好,小朋友》。 里面记录了40年前的孩子们童年那些平凡而动人的瞬间。



01


那时候没有昂贵的娱乐设施,孩子们玩得都是踢毽子、抛石子、跳房子;
即使是这样简单的游戏,大家也总是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的游戏,是最纯粹的互动和嬉戏。
哪怕是简单的老鹰捉小鸡,也可以疯玩一个下午。


那个时候,没有上不完的补课班、写不完的作业。
有的只是操场上、院子里、栏杆上孩子们矫健的身影和一张张生机勃勃的笑脸。
哪怕就是这样发呆一整天,也是其乐无穷。


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软件,可孩子们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
早起先做个操,在清脆的鸟鸣中开启朝气蓬勃的一天。


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社交时间。
“嘿,你今天又买了什么卡牌?”


掰手腕则是孩子们最热衷的课间小游戏。
“来啊,战斗吧,输了的人是小狗!”


那时候,蝉鸣无止无休,温度三十五六,总是炎热却并不躁烈的下午。
孩子的心事和情谊,藏在放学时的欢声笑语里。
与要好的小伙伴们手挽手一起回家,夕阳西斜,映红了天边的晚霞和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脸。


那时候没有wifi和各种新奇的玩具,但孩子们却更能专注。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写完作业,之后就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撒欢啦。


楼下、小巷里、马路牙子上,都可以看到孩子们打打闹闹的身影;
拿着树枝假装御剑飞行,和小伙伴在街头冲锋陷阵。
觉得自己不要太帅。


院子小点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心中装着大大的世界,照样可以指点江山。
梦想有时候就是诞生在这二十平方米里。


乒乓球,跳皮筋、扔口袋......总是玩到妈妈来找才回家。
那时候的日子好轻松,小小的身体仿佛有着用不完的活力和热情。


儿童节到了,小姑娘们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裙子,蹦蹦跳跳,时而报幕,时而登台演出。


那是每个女孩最期待的公主时刻,为了这次演出,甚至会紧张得羞红脸蛋。
你见过最夜空中最亮的星吗?我见过,就住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那时候的夏天灿烂又漫长,没有空调和冰箱,却几乎感受不到炎热和倦怠。
只记得午后蝉鸣,孩子的嬉笑,摇摆的风扇和妈妈冰镇的西瓜。
时间很慢,阳光很温柔,一首老歌唱了又唱,一瓶橘子汽水可以回味很久。


一支5分钱的冰棍,就足以换来一整天的满心欢喜。


那个时候,天总是特别蓝,水总是格外清澈,每个人都特别可爱。

02


那时候,孩子们在榕树下弹珠子,在树荫下打闹,在海边捉小鱼,在池塘边捉泥鳅,日子悠长,时光温柔。


轻轻一跃,整个夏天都在脚下。


玩累了就往草坪上一躺,再顺势打几个滚,身上都是独属于大自然的芳香。


周末一起相约去海边,在沙滩上奔跑、嬉戏,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伴随着浪花飘散到很远。


湖边杨柳依依,湖水波光粼粼,是谁在那里肆意地放声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在37度高温的滚滚热浪里,与这个夏天欢快地击个掌。


光与影,夏日与蝉,斑驳隐匿在绿叶之后。
4岁的男孩骑着三轮车好奇地张望,那时候的他一定想不到,原来时光早已悄悄定格。


那时候的孩子,眼神明亮而清澈,充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吐新绿,正是踏春好时节。
孩子们在车上就像刚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一群孩子坐着大卡车去郊游,即使没有舒适的大巴,也挡不住大家呼之欲出的兴奋和热情。


拉着小伙伴一起,打卡课本中作者笔下的一个个宏伟场景,奔赴心中的殿堂。“妈妈你看,我们终于来到天坛啦!”


当时日本媒体报道:


“ 在中国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不知何时忘记了的,朴素的笑容、率直的眼眸、那种融入风景的安详而舒展的快乐 。”


那时候,孩子们脸上总是写满灿烂的笑容,那是最简单又真挚的快乐。


可是,一转眼40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又是什么样呢?

03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脸上纯真的笑容越来越少了,他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被关在家里、学校里,每天不停地学习、写作业……
甚至,因为作业太多,不得不背挎着2个包去上课。


有的孩子才上二年级,就因为写字太多手上磨出了老茧。


有的孩子因为写作业太疲惫,昏昏睡去,却依旧没放下手中的笔;


小小年纪,没有被生活所压倒,却早早被繁重的课业压弯了脊梁。


连早上妈妈骑车送去上学,路上也不能好好欣赏一下风景。


周末还要赶着去上各种补课班、兴趣班,练功的同时还要抓紧时间写作业。


有的孩子,才小学就要一个月上11门补课班,缴费单据整整铺满了整张床;


每天翻过一座座“题山”,还有无数座山纷至沓来……


现在的孩子,早早失去了孩童该有的天真,眼里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神采飞扬,变得死气沉沉。

04

下面是我女儿郑好的作品,反映了假日在孩子心里的可怕印象!


近几年,患心理疾病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了。

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也就是说,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微博上有人曾提出疑问: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很少有心理问题?
一位心理医生在评论区答道:

其实过去的孩子压力也不小,但他们往往都有发泄的出口,去外面跑一圈,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什么不开心都烟消云散了。


而现在的孩子,玩耍的空间被严重压缩,以至于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更容易脆弱。


过去的孩子经常跑跑跳跳、在外面疯玩,浑身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而现在的孩子面临着更多学业压力的同时,又无处宣泄,很容易身心俱疲,走上极端。
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为了让儿子子悠多点时间学习,不允许他出去玩,还剥夺了他每天唯一能出门放松的踢球时间。
这导致了小子悠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还患上了抑郁症,在考场撕碎卷子冲了出去。


沉闷的房间,禁锢了孩子们的天性,切断了孩子的快乐来源,更吞噬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05


前几天,和一位小学老师聊天。
她说起自己的班上,曾有3个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后来在心理老师的疏导与干预下,几个孩子的问题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其实疏导方法也很简单:
就是让父母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可以去旅行,也可以爬爬山,跑跑步,打打乒乓球。
丹麦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在绿色自然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能降低55%。
另一项科学研究也表明:


运动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神经化学物质,帮助消除疲劳感、缓解压力,让人心情愉悦。
不仅有助于摆脱负面情绪,让人变得积极乐观,还会让大脑注意力更集中,精力充沛。



成绩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家长们,别再把我们的孩子关在冰冷的屋子里了!
钢筋水泥的丛林,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希望,有的只是无尽的焦虑和彷徨。
让孩子从书本中抬起头,走到大自然中去,去奔跑、去运动,去尽情感受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吧。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释放压力的出口。
我们的孩子不仅需要优异的成绩,更需要强壮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来支撑起一个丰满的灵魂。

点个赞吧,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守望的麦田里,长得金黄又饱满,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图海拾贝】第002期:致敬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童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