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及各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整理!

2023-07-06 12:01 作者:环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我要投稿

自从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后,现在各区也在逐渐发布,为方便大家了解,环纽小编整理如下,有代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单位,可找寻环纽科技代理咨询。

环纽科技10年专注高新企业申报服务,累计服务企业1000余家 

重庆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7万家。到202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28万家和8.6万家(其中,中心城区分别超过7110家、46560家,主城新区分别超过4640家、29780家,“两群”地区分别超过1060家、9720家);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5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30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2%。

渝北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4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320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780家和4200家;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3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2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4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0%。

江北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4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260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 2022 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530家和3300家;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5家,国企和国有楼宇建设科技创新载体2个、总规模2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市级创新载体1个,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4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 22%。

巴南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700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500家和9000家;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2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进入全市第一阵营;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0%。

万盛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5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9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90家和870家;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8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3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25%。

江津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实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5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2600家;到2027年,实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700家、3330家,且各园区平台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占全区总量的95%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2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3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2%。

綦江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着力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主体梯次引育体系。到2023年,全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2400家以上。到2027年,科技创新资源大量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全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39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支出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5%,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8%。

涪陵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户、科技型企业超过2200户。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超过350户、3000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6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4户。

黔江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70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达到100家、1000家及以上,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力争实现“零突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0%。

梁平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截至2022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86家,科技型企业262家。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45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70家和570家;全区专精特新企业90家、“小巨人”企业突破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3家。

开州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1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40家和800家,全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0%。

垫江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2023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家、科技型企业达到320家;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440家;到2027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突破110家和550家。

武隆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到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科技型企业达到290家;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科技型企业达到501家,比全市提前两年实现“双倍增”;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7家、科技型企业达到71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渝东南排名前2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渝东南排名前2位。

潼南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5家、科技型企业超过130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80家和1600家。

城口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家、科技型企业超过180家;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6家、2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

忠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

到2023年,全县科技型企业达36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达500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到2027年,科技型企业增至600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双倍增”。

以上就是关于“重庆市及各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整理汇编”的相关内容,各企业如有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环纽科技,我们将为您免费解答疑问!

重庆市及各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标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