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科普:CIS 50MG

CIS 50MG(现称:STK 50MG)是一款由新加坡国防企业新加坡特许工业公司(现改称为新加坡技术动力)在1980年代后期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气动式操作、气冷及弹链供弹式重机枪,发射12.7×99毫米(.50 BMG)北约口径制式步枪子弹。


类型 重机枪
原产地 新加坡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91年—
生产历史
研发者 新加坡特许工业
研发日期 1980年代后期
生产商 新加坡特许工业,新加坡技术动力,PT Pindad
生产日期
新加坡特许工业:1988—2000年
新加坡科技动力:2000年—
基本规格
重量
枪管总成:9千克(19.84磅)
机枪组装完成、无输弹槽和三脚架适配器:30千克(66.14磅)
长度
无枪托:1,670毫米(65.75寸)
装上枪托:1,778毫米(70寸)
枪管长度 枪管总成:1,143毫米(45寸)
宽度 无输弹槽:190毫米(7.48寸)
子弹 12.7×99毫米北约口径(.50 BMG)
口径 12.7毫米(.50寸)
枪管 1根,标准膛线缠距为1:15,右旋,膛线8条,右旋
枪机 长行程活塞气动式,转拴式枪栓,开膛待击,恒定后坐
发射模式 全自动
射速 400—600发/分钟
枪口初速 890米/秒(2,920.01英尺/秒)
供弹方式 M15A2可散式弹链
机匣左右两侧装上了双向输弹槽使其可以左右两边同时供弹
瞄具
机械瞄具:表尺照门和折叠式准星
瞄准基线:1,000毫米(39.37寸)
反射式瞄准镜
夜视仪
历史
CIS 50MG重机枪是因应新加坡国防部(英语:Ministry of Defence,简称:MINDEF)需要取代旧型号的12.7毫米口径勃朗宁M2HB重机枪的要求而研发,然后在新加坡武装部队的各个部队的服役。
CIS 50MG重机枪的设计目的是一挺全新的重机枪的设计,发射与勃朗宁M2HB重机枪相同.50口径步枪子弹弹种,而且有充足的枪械零件以便更容易从新加坡武装部队的角度缓和物流和供应链两方面的紧张。
设计细节
新加坡特许工业公司的工程师们从美国研发失败的“多佛恶魔通用重机枪”(英语:Dover Devil General Purpose Heavy Machine Gun,简称:Dover Devil GPHMG)计划的经验教训,建立适合现代战术理论和生产技术的新型模块化武器。经过两年的开发和测试阶段以后,新加坡特许工业公司在1988年推出了新型12.7毫米重机枪,并且将其恰当地命名为CIS 50MG。
CIS 50MG是一挺气动式操作、气冷及弹链供弹式武器,这机枪采用双气动活塞操作,并将两根导气管安装在枪管的两侧。枪管通过具有多个径向锁耳(英语:Lug)的转拴式枪拴闭锁,在进入枪管后端的闭锁槽内直接闭锁,消除了顶空调整的需要。CIS 50MG也装有一根可以快速拆卸的枪管,配备一个与枪管整合了的提把,即使不需要戴上隔热石棉手套也可以在作战或是实战演习在情况下很方便地更换过热或损毁的枪管。
CIS 50MG并采用了与Ultimax 100轻机枪相同的恒定后坐(英语:Constant Recoil)机匣运作原理,采用加长的机匣和复进簧,使枪机组后座行程大辐度加长。这枪机的优点是令射速和后座力比其他重机枪为低,相对地精度也较高;而缺点亦是射速比其他重机枪为低(甚至比勃朗宁M2HB重机枪更低),而低射速武器安装在载具(例如直升机或船只)上使用时的效果较低。
CIS 50MG的一个独特的功能就是它的双向弹链供弹系统,该系统让这机枪快速和容易的转换发射弹药。例如由原来发射标准圆头实心弹改为发射另一边的Mk 211 Mod 0高爆燃烧穿甲弹(英语:High Explosive Incendiary Armor Piercing,简称:HEIAP)或是脱壳式轻型穿甲弹(英语:Saboted Light Armor Penetratorg,简称:SLAP),后者具有在1千米(0.62英里)的范围内贯穿板厚为25毫米(0.98寸)轧压均质装甲破坏力。
这种系统在现代化机炮,例如M242“巨蝮式”25毫米链炮和Mk 44“巨蝮二式”30毫米链炮上亦是常见,这两者都装在新加坡陆军的两代比奥尼克斯步兵坦克(英语:Bionix,简称:BX)上使用。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