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国佩斯蒂奇信号手枪,这大号手枪很难把握

2022-08-27 12:06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在1877年,俄国的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海军上将向技术部门提出了研制信号枪的任务,要求这是一种小型的枪械,佩斯蒂奇中将作为设计师参与研发,其中一种设计是一把大号的转轮式手枪。

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

佩斯蒂奇提出了两种设计,一种是单发的燧发枪,另一种才是转轮手枪,两者都被设计成可手持式的信号装备。1879年1月,海军部长下令制造10支转轮式信号枪用于测试,这些手枪下方有一个插孔,接受测试的军舰安装了专门的底座,可以通过插销将手枪固定在上面,这种设计是为了减轻射手负担,毕竟这么大一把手枪再加上射击后坐力,这个世界上估计没几个人能把握住。

这把转轮手枪空重9.5千克,采用37毫米口径,弹鼓容量5发,手枪框架、弹巢等部分采用青铜制成,可能个别朋友会疑惑照片里显示手枪明明是金黄色的,跟青铜文物差别很大,其实青铜作为一种合金,金黄色是它的本色。手枪的扳机等部件采用钢,握把为木质。

手枪为单动式,击发前需要先扳动那巨大的击锤,弹巢无法从侧面弹出,只能通过后方的缺口手动一发一发地补充弹药,弹巢前方有一块开孔的圆形金属板遮挡,考虑到信号弹发射后会释放高危险的燃烧物质可能意外引燃旁边的弹药,所以增加了这么个结构。

它发射的是一种实际口径为36.5毫米的弹药,采用黄铜弹壳,有底部凸缘,另外还专门设计了存放弹药的金属箱子。

1880年,芬兰湾,包括“彼得大帝”号在内的几艘军舰组成了一个小舰队,它们对信号枪进行了测试,对比测试的是来自美国的Very单发信号枪,其中Very手枪发射的弹药可以升到100米高空,产生的亮光持续5~6秒,在37公里外仍能看见,实测表明转轮信号手枪弹药产生的光有更高的亮度,更利于信号传递,不过后者存在一个致命缺陷。

信号枪的任务就是传递信号,就像摩斯密码通过长短两种信号进行组合,对照相应的电码就能实现信息传递,而佩斯蒂奇中将只开发了信号枪,却没有开发相应的信息传递系统,如果没有事先约定,友军望着这一发升空的信号弹疑惑,这到底要“表达什么”?

转轮信号枪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发射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火花,虽然弹巢通过增加金属蒙板保护起来了,可这些火花对当时的战舰而言是危险的。综合各方原因俄海军暂时放弃了信号手枪,转轮信号枪也没有获得继续发展的机会,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错的,信号枪在关键时候仍然是传递信息的重要保障。

俄国佩斯蒂奇信号手枪,这大号手枪很难把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