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令人费解的“平起平落”

2020-06-02 10:05 作者:武术人官方  | 我要投稿

       八卦掌有句练功口诀,谓之“平起平落”,有人认为这四个字主要针对“掀蹄亮掌”而来,所谓“掀蹄亮掌”,是指在行步过程中抬后脚跟或翘前脚掌。看似简单,理解起来折煞大众。昔日前辈们遗留此诀,便不负责任的驾鹤西去。后生们围绕着这四个字展开联想,各家对其解释不同,一时众说纷纭,因此争得面红耳赤者大有人在。

       初次跟随老师萧琨先生学习八卦掌时,他教我趟泥走转时也说“平起平落”,叫我不要掀蹄亮掌,并叮嘱我道:“迈步之时要尽量想着前脚掌先离地,这样便可避免后脚跟抬起”。一试之下,发觉还真是个“对付”掀蹄亮掌的好方法。但时间一长,我又发现了新问题,如果按这个方法去做的话,你的意念一直都贯注在前脚掌,一刻都离开不得,否则便不自觉地抬起脚后跟了,而且长期将意念放在脚底下,又会忽略其它部位的要求,实在让我伤透了脑筋。此外,我在网络上欣赏了部分名师表演八卦掌的视频,就我所观看的刘敬儒先生、牛胜先先生等人示范八卦掌,他们在走转中也照样抬后脚跟,更有孙叔容先生在传授学生单双换掌时,学生尽然利用脚后跟走转,莫非他们就没把“平起平落”当回事儿?今年8月底,我与马贵八卦掌传人陈凌先生见面,他向我示范了马贵一脉八卦掌的走转方法,他在走转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做到了“平起平落”,这也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唯一一位没有抬脚后跟走转的人。

       近日参考了孙志君、白玉才两位程派八卦大家对“平起平落”的解释,更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孙志君先生以文字的形式向后人讲述了“为什么不要‘平起平落’”,摘录如下:

       “平起平落”这也是在老拳谱上出现的语言。行步时前脚平落,“涌步”是程派八卦掌所采用的步法,但后脚的平起,这个问题我曾问过我的老师程有生,他说:“你如果要想学习后脚平起,你就去跟小脚儿老太太去学吧!有人总想超越程派,独出心裁,但却有人采纳,真不可理解”。我知道,小脚儿老太太在站立时不稳,只有上下倒脚——原地踏步。本拳种要求快步如飞。从动力学的观点上来讲,行走时如果后脚没有蹬力去推动人体的前进,只有靠前腿的拉力前进,那么后腿何用?不但没起好的作用,反而还减弱了前腿的拉力,降低了前进的速度。但有人想达到后脚平起的目的,费尽心思。想出了办法,高台腿,轻落脚。有人给它定名“鹤形步”,现在很难见到。如果有人强调平起,那么你可以独创一派,不可说是程派八卦掌的步法,否则会误人子弟。不可翻蹄亮掌:这个问题我也曾问过我的老师程有生,他说:“马跑得快,他的后脚就是翻蹄亮掌,过去打仗为什么骑马而不骑驴——图快。”意思是:程派八卦掌就是腿快。如果强调后脚平起,劝君自己去练吧。

       白玉才先生则通过视频向学生们解释“平起平落”。他将“平起平落”锁定在身上,并非局限于脚下,他的意思是说:身体在行步走转之时不能上下起伏,即起步之时身子不能往上走,落步时身子不能往下走,不必在意脚后跟是否抬起。

       国庆时期,我拜访了萧氏八卦掌传人杨智光先生,他给我讲解萧氏八卦掌走转时说道:“迈脚时应先翘后脚的脚尖,方可避免脚后跟的抬起”,与老师萧琨先生之言不尽相同。再翻看《郭氏锦囊》,其中足部诀窍讲述:行动时,进则先抬足趾,尤要先撬拇趾。虽是这样讲,可不一定就是为了避免脚后跟抬起。

       董公当年是怎样走转的,我们是无法看到了。他门下弟子众多,均根据自身特点,以自己姓氏命名自己所学之八卦掌,从而传授后人,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练功方法这是理所当然的,“平起平落”一诀或许被一家保留,而另一家则扬弃;致使一家平脚走转,另一家则抬脚走转。依我看,只要核心的内容保留了,那么“平起平落”这些旁枝末节又算得了什么呢?没必要借“平起平落”去争夺“正宗”。“道无人。圣人不见甲是道,乙非道。”,以此金句,与君共勉!


令人费解的“平起平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