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宿州泗县事业单位面试真题预测:电动自行车屡屡燃爆
电动自行车屡屡燃爆你怎么看?
(一)主要危害 1.影响生命安全。由于室内空间狭小封闭,如果将电动自行车推进室内进行充电,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 可能会爆燃,其从起火到爆炸可能就十几秒钟,随后 30 秒时间有毒气体覆盖整个房间,屋内人员吸入毒 气后很快就会失去意识,2 分钟后,电动自行车其他塑料件被引爆,仅 3 分钟,火温就可高达千度,整个 电动自行车被火焰包裹,屋内人员也会随之烧伤毁容,在外界救援不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人员生还几 率非常低。 2.危害公共利益。电动自行车着火燃烧会将公共设施、堆积物品等一切可燃物全部点燃,墙面也会熏黑, 释放有毒气体,影响附近的人居环境以及公共场所的正常人员通行,与发生火灾房屋相邻的邻居也会受 到影响,进而产生邻里矛盾、经济纠纷,物业也会在后续修复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存在原因 1.安全意识不足。一些群众由于不了解电动自行车燃爆后的危害及严重性,只是心存侥幸,贪图用车方 便,避免偷盗问题,要么推车入家门,要么拉“飞线”进楼道,要么把蓄电池单独拎回家,在为电池充 电时候经常过充,由于大容量电池的设计方式比较特殊,电池会因为过充发热,电池中又含有电解液, 遇热汽化,压力增大,发生爆炸。 2.日常管理不足。很多公共场所、社区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的重要性,日常巡检 存在疏忽大意,对于群众、居民的随意停放、电动自行车乱充电行为看到后也没有起到普及安全知识、 提醒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小区消防通道堆积杂物,日常通行道路窄不允许消防车通行,消防设 施老旧,没有定期检修,无法正常使用,一旦发生意外,就会延误救援最佳时机。 3.基础设施不够。即使群众有意识想按规定停放电动自行车,但是一些小区和公共场所缺乏足量的电动 自行车存车棚和公共充电桩,无法满足正常的停放和充电需求,有些即使有停车点但没有棚顶遮挡,下 雨天电动自行车容易短路,或者停车棚位置太远、车棚开放时间短,都会存在停车不方便的情况,甚至 一些充电桩收费过高,群众们就更倾向于将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带回家中。 4.行业监管缺失。相比同样采用锂电池的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在锂电池安全方面本不应该出问题。因 为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组只有几十节电池串并联构成,电动汽车电池有几千节,相差一百倍。电池个数 越少,电池组容量越低,电压越低,电池安全越容易控制。但在实际中,电动自行车燃爆事故数量高于 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背后,暴露出的是电池、充电器等强制性标准缺失、行业处于低水平 发展的现状。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科学问题,本质上是管理问题。 (三)解决对策 1.减少违规行为 ①强化源头安全 购买电动自行车及电池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切不可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 ②日常使用安全 (1)停放和充电应在室外充电场所(充电桩或充电柜),严禁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等公 共区域停放和充电,不私拉电线“飞线”充电。充电器必须使用与之匹配的原装充电器; (2)及时更换旧电池,避免电池“超期服役”,电池续航里程明显下降,应及时更换新电池,切不可贪 图省钱,“带病”运转; (3)不要擅自改装、混用电动自行车和电池。 (4)不过度充电。电动自行车充完电应及时拔掉插头,不要整夜充电,一般六七个小时就能充满。电动 自行车在充电时,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加强监督检查 有关部门出台明文规定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社区物业人员、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规定定期 排查治理盲区包括楼道、电梯间、安全出口等地方,发现违法行为要重罚,还要关注电路安全情况,确 保外部充电桩安全运行不发生漏电情况,要对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产品质量认证等全链条监管; 为了增加监督力度,还可以引入技术手段,如在电梯中安装警报装置,不仅对进入电梯轿厢的电动自行 车发出了“警告”,电梯门也无法正常关闭,直至车辆退离。多方面努力,无疑更能提高监管效果。 3.做好宣传教育 当地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在当地电视台循环播放消防安全公益片,普及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方法,摒弃危 险行为,还可以通过社区网格员、物业管理人员做好配合定期在微信群内发送当地实际发生的电动自行 车车电池充电爆炸的真实案例、灾后现场图片等方式进行安全警示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安全意 识,减少电动自行车燃爆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