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回农村?四个字:衣锦还乡!
一个朋友说城里套路深,他想回农村,我告诉他这是扯淡,想一想就得了,你这样回去保准还得跑出来。
他不信,他觉得还是老家有人情味,农村人整体来说都还是很淳朴的,不像城里人这么冷漠。
结果大半年后,他来找我吃饭,感叹悔不当初,早知道还要回来,就不如干脆不回去。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
下面就聊一聊。

农村也是一个江湖圈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学校还是企业,包括农村,当然都脱离不了人际关系和利益矛盾的纷纷扰扰。
朋友回老家后,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接触,接着是融入,最后是逃离。
一开始,庄上的人都好奇他为什么回去,在他们看来,回老家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在外面发财回家的,一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才回家的。
有人找他借钱,有人打探他这些年的事情,很快众人就得出结论,他是后者。但庄上就几百户人,大都是沾亲带故,所以他家融入到这个集体是没问题的。
不过淳朴的另一面是直白,既然觉得你很穷,那他们自然会对你很轻视,所以哪怕是在红白喜事上,别人对你的态度都不一样,让你觉得如坐针毡。“在农村是没有朋友的”,朋友说,有利则聚,无利则散,农村社会就是这么简单而残忍。

费心费力,不如钱好使!
你求人办事,大夏天的时候你帮人割了好几天的麦子,最后给你办了。后来你发现,邻居直接送了几百块钱,也一样把事情办了。
这就是维度的碾压,用钱开路才是最直接有效且低成本的方式。
所以农村的事必须是走向法制化,尽量避免搞成人情社会,否则人情大于规矩,老实人就会永远吃亏。
这也是城市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确实,城市冷漠,人际关系很功利,大家的缘分淡薄,但城市相比农村最大的好处就是相对公平,在某种程度上很少有人情和是非,大家都是按照规矩办事。
在城市里,第一是清净,第二是公平和高效,第三才是资源丰富。

年轻人最好是早点进入城市,不要在农村待太久!
首先我们提到的农村是指那种不怎么富裕的地方,在大家普遍不富裕的情况下,物质影响精神,环境很容易让人变得愚昧、短视和市侩。
有些人心里想的就是依靠别人,怎么从别人那里占点便宜,在他们眼里,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下愚者不自愚”,他们思想固执,自以为是,别人对他们而言,不是要讨好的有钱人,就是可以随便欺负的贫弱者。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很容易思想走极端,好像是被困在一个狭隘的平面上出不来,同样一个难题,在农村可能就是解决不了,而你到了城里,很多意见都可以帮到你。
我的意思是,城里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年轻人更容易跟优秀的人接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也更容易有机会进步。
舞台大了,心就大了。当年轻人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后,一些问题就变小了,而若是一直困在一个小村子里,那很小的问题都可能给人带来很大的负担。

什么样的人可以回农村?四个字:衣锦还乡!
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不是说农村不好,实际上,我认为农村确实是在振兴,有很大的机会。但如果你想回农村,最好是衣锦还乡。
富贵如龙,游遍五湖四海。只要你有钱有势,那农村就是有山有水好风光,周围的人都是笑脸相迎,你会过得很舒服。
农村空气好,鸡犬之声相闻,人际关系也简单,乡邻之间和和气气,你每天喝着山泉水,吃着农家菜,早睡早起,心情舒畅,想不健康长寿都难。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你在外面打拼,吃遍千辛万苦,为的不就是扬眉吐气嘛,出门求财而得财,不能衣锦还乡的话,成就感、快乐感也会减半。
而且就算你是想做事,那你挟夹富贵之势去做,也会减少很多阻碍,更容易成功。相反,如果你一无所有,还想着从农村搞出点致富路来,就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