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译裴注】蜀书十四·姜维(7)

2022-02-02 15:42 作者:安記士多  | 我要投稿

【1】阅读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史学要籍丛刊”(2016年1版,2018年3印)《三国志》


【2】《三国志》本传,市面上有不少翻译,裴注翻译较少,于是安记自力更生。该系列的出品,纯凭Up不靠谱的中文水平,故不存在任何权威性,请带着批评的眼光浏览。

P949

①我裴松之认为,蒋琬、费祎当宰相,严格遵守条条框框,从不舍身求取功名、胡乱举动,(使国家)有损失,对外抵御住魏军(骆谷:陕西周至与汉中间的交通要道。《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正始 五年,爽 乃西至 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 骆谷 入……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对内保证国内安定,治理小国、处于安定的道理,还有比这更好的吗!现在讥讽人家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不成就自己的事业,于是让读者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不会翻译。还是:故意使得读者不知道蒋琬、费祎有多少功劳。)



②干宝说:姜维作为蜀国宰相,国家灭亡、国主受辱都没死,反而死在了钟会作乱,真是可惜啊!并非死亡是难事,死在何处(怎么赴死)才是难事。所以古来的烈士,遇到危难,接受任命,把抛弃气节视作归宿(不懂翻译),并非不吝惜死亡(???三重否定表否定???“爱死”就是“舍不得死”,“不爱死”即“不是舍不得死”,“非不爱死”即“不是不是舍不得死”——四个字搞得像老千层饼一样。),(而是他们)本来就知道生命都是短暂的,他们担心没有死在合适的地方。(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其实意思就是:

这些烈士本身就把名节看得比性命还重,个个都愿意拿死亡去成全名节,但是在需要以身赴难的时候,他们要忍受巨大的精神折磨,去保全自己的身躯,为目标而活,这需要非常强大的意志。

【安译裴注】蜀书十四·姜维(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