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爽文的一点看法
爽文,顾名思义就是要人读着“爽”。“爽”是一种精神境界,既表现在心理上的精神愉悦,也会在生理上促进多巴胺分泌,使人体进入到一种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感官体验,涌起一阵阵“快感”。
文学界对爽文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姑且观之,能让人“爽”的文字,手法上无非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更多),“开门见山”、“一步到位”的很少;内容上,更多是通过主角的发展历程、成长经历和取得的一个个阶段性成果,让身临其境的读者“爽”。从整体上看,与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本质上并无不同,不过更敢想敢写、与时俱进,创新了许多。
爽文的历史源远流长,也从侧面说明即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曾停歇。不过,古人毕竟更讲究文笔,纵是爽文也要赋诗做对,以附风雅——章题多长短句对仗而起,章节多见对偶文字工整,章末多配诗文卒章显志,如颇受争议的奇书《金瓶梅》,其中诗词歌赋也都有涉猎,其他更比比皆是,不一一列举;从内容上看,也与现代爽文套路无甚异处,《儒林外史》里著名的“范进中举”,就整个故事来看,也是属于古早爽文的范畴,亦或说是爽文肇始溯源于此类文章。
网络爽文的兴起最早是自发的,也即是搬运,像是《故事汇》、《读者》、《文摘》等以及其他一些有类似内容的实物载体的读者转传上网,后来渐渐有专兼职网络作家写手从事写作。网络爽文写作的思路就更简单粗暴了,就是怎么爽怎么来,爱看什么写什么,一切以点击率优先,这就催生了一整个爽文写作的常规套路,即主角——从小家破人亡或从天骄跌至谷底→得到机遇传承或外挂系统强行逆天改命→英雄救美开后宫(男女不限)→进入套路式打怪升级。以此类推,循环往复,近年来的爽文尤其喜欢在中后半段以“提高位面”来掩饰圆不回来的逻辑,故中后期文本崩坏亦在所难免。
关于爽文的衍生作品,除其同人作品外,更多的是文字作品的音视频形式的“再现”,也就是引流视频网站的那一套常规操作。“再现”就是对作品的再诠释,而爽文本身的故事性差、逻辑薄弱、“只顾爽不顾人”的弱点就充分暴露,为弥补这一缺憾,有头脑的导演编剧就纷纷上阵,倒是能在某一些章节的重新编排、某一个或多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塑造上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很容易就出现主次不分、喧宾夺主,次要人物戏份过多等的现象,使得故事逻辑好像也顺畅了,人物形象似乎也丰满了,就是整天看下来“不爽”了——因为爽文即使再不注重细节也可以通过铺排几章甚至几十章的文字,让读者从故事的量上达到基本的“爽”,也就是说一个故事不爽,可以多写几个、几十个总能让读者“爽”一下;而影视化的剧最致命的就是叙事的量小了,受时长、剧集的限制,很有可能一集播了不爽、两集播了不爽、三集播了还不爽,可能中间某个点有爽到,但一整季下来就剩下俩字“不爽”了。所以仔细想想,“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其实也有道理——改编本身就是个顾此失彼的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