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澳大利亚人的深渊音符——《来自深渊》OST推荐(音乐推荐第十五期)

2022-01-05 20:52 作者:西电Shining动漫社  | 我要投稿

作者:加菲猫

    若要问起2017年的最大黑马动画,相信不少人的答案会是土笔章人原作、KINEMA CITRUS负责动画制作的《来自深渊》。这部动画有着绘本式的人设画风、吉卜力风格满满的美术风格以及与第一印象截然相反的哀伤、悬疑而深邃的剧情,使人深陷于瑰丽而诡秘的深渊世界。而不能忽视的是,澳大利亚作曲家Kevin Penkin惊艳的配乐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乃至画龙点睛般的作用。

《来自深渊》原声带专辑封面

    Kevin Penkin,澳大利亚作曲家,现居英国,是油管著名漫评人“毒舌老外”Gigguk的好友,参与了NORN9、神之塔、Florence、盾之勇者成名录等作品的配乐工作。而本文将向大家安利他与《来自深渊》的天作之合。

    笔者最初感受到配乐的强烈存在感是在第一话的六分半多点,莉可发现了失去意识的雷格,随后标题浮现,插曲《Underground River》前奏响起,莉可与纳特背着雷格回小镇,一路上吉卜力式厚涂的自然和城镇风景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是在前六分钟的高密度信息量后的缓和段,完全拿掉画面音,而只留有厚重而又克制的管弦乐、种种营造氛围的合成音以及空灵的男声,令人仿佛置身于美丽而又神秘的深渊边缘,见证故事的开端。另一被音乐所征服之处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日出神曲——《Hanezeve Caradhina》,在第一话的最后,雷格和莉可站在山坡上的风车之下,日轮升起,阳光伴随着递进的钢琴音阶在巨穴之镇奥斯的表面层层铺开,阴影如潮水般褪去,除了城镇的最中间——巨大的阿比斯深渊。斎藤洸中性化的男声吟唱着杂揉了冰岛语和德语的生造语,观众终于窥见阿比斯(表面)全貌,温暖的城镇与诡秘的深渊形成强烈的对撞冲击,充满着未知的探险故事由此启程。

日出神曲

    Kevin Penkin在访谈里说,“……颜色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多信息,例如说物体间的联系和距离关系。声音也是如此。取决于如何构建例如音高、音色、和弦、响度等音乐元素,以及调配它们的互补抑或是冲突的关系,听者会从中获得独一无二的听觉体验。比如说,‘Roar of the Abyss’ 这一曲中就有许多上升的织体和逐渐爬升的小节。‘Depths of the Abyss’ 则是另一个例子,逐渐爬升的音符是深渊逐渐升起,包围和吞噬主人公的隐喻。反之亦然。标题曲 ‘Made in Abyss’ 中下沉的弦乐则代表了莉可和雷格下降、潜入深渊的世界中。如果能理解这样的概念,对于建立一个可以增强画面感染力的音乐‘调色板’就会有很大的帮助。”而在配器的选用上,澳大利亚人选用了大量的有着东方神秘色彩的拨弦乐器和西式奇幻风格的管弦乐器相组合,辅以合成器的音色和吟唱般的人声点缀,据本人称是使用少量的乐器合奏在空旷的空间里录制,以此营造出了独此一份的、名为深渊的诡秘感。《来自深渊》ost的优秀,便如这般体现在作曲家有意识的氛围构筑,和颇具概念性的配器使用上。音乐的叙事能力在这张原声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在一些场景下,音乐本身对观众的情绪调动超越了画面演出,当你听到特定的某首曲子时,便能准确回想起当初在动画里听到它时的情绪状态。或许没有出众抓耳的单曲,但整张专辑单独听下来没有丝毫的疲倦感,浑然一体。

    日本配乐向来有注旋律的传统,而Kevin Penkin显然为业界注入了难以在普通动画中体验到的新鲜血液,他独特的配乐思路和对作品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大胆的实验性探索,铸就了这张《来自深渊》原声带,这无疑是笔者近些年最喜爱的动画原声之一。随着日本动画业界的国际化趋势,像Kevin Penkin、Evan Call等国际配乐师的涌入,对动画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

左Kevin Penkin;右Evan Call,代表作《紫罗兰永恒花园》配乐等



参考资料

[1] https://www.sohu.com/a/199679797_523011 ,《<来自深渊>的音乐人—— Kevin Penkin 访谈》, Anitama,2017/10/22。

澳大利亚人的深渊音符——《来自深渊》OST推荐(音乐推荐第十五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