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辆10多万的日系前驱车,竟然敢挑战所有600万以下车型?

2018-02-21 19:30 作者:汽车之家App  | 我要投稿


前段时间,本田思域一度成为各大平台与朋友圈的“焦点车型”,热搜的背后倒不是因为车辆本身取得了什么优秀业绩,而是因为它的一份战书变得愈发火爆:一辆不到20万的车型,竟敢挑战全国600万以下所有车型?


下此战书的究竟是何许人也,又为何要发出挑战呢?根据不确凿证据,是前些日子某地的一个十代思域车主QQ群里,有车主表示自己的思域性能卓越,睥睨群雄!


此话一出,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还有车主站出来表示:我的思域现在挑战全网600万以下车型,输了就砸车!更有网友夸张表示,战斗机都已经追不上思域了!


结果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么一辆“超级性能车”竟然真就成为了“通缉车型”,一时间各路豪杰纷纷上路挑战思域,思域车主表示“很害怕”!


玩笑归玩笑,相信大多数购买思域的车主都是看中车辆的性价比,平时上下班代步还是很不错的,真正要去飙车的估计也没几位。毕竟对于大多数有车一族来说,开车上路放慢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次我们不来讲怎么赛车,而是来看一看思域的十代发展史,虽然它不具备挑战600万车辆的实力,但在曾经的各大赛事中与民用行业,思域都有着杰出的表现!


第一代思域(1972-1979年)


1972年7月11日,第一代本田思域诞生(如上图),其中一款两厢版本车型的后备厢采用了单独开启的设计,较为独特;动力部分则搭载了本田EB系列排量为1.2L的2气门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60马力,最大扭矩93牛·米。


由于日本有着处处节约的传统,定位于经济型汽车的思域拥有2200mm长的轴距,整备质量却只有615kg。该车百公里加速时间12.3秒,极速可达143km/h。


后来,本田还推出了3门版车型,也就是常见的后备厢门整体打开的两厢车,最大功率也被提升至69马力;1973年,本田采取了消费者的建议增加了普通5门版本的思域车型。后来思域进军欧洲市场,获得了“欧洲年度车型”评选的第三名。

到了1974年10月,思域运动版1200RS车型推出,车辆依然搭载了1.2L发动机,但最大功率被提高到76马力,百公里加速11.9秒,极速为157km/h。截至1976年,思域的产量已经达到了100万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田汽车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二代思域(1979-1983年)


1979年7月,第二代思域问世,主要分为1300和1500两个主线车型,动力部分分别搭载了最大功率68马力的1.3L和最大功率80马力的1.5L两款发动机,变速箱分别有4速手动和5速手动,以及Hondamatic2速、3速半自动变速箱。1980年,第二代思域被美国《Motor Trend》汽车媒体评为最佳进口车型奖项。


在内饰方面,第二代思域的变化比较大。收音机从中控台移到了仪表旁边,转速表和时速表也被设计到了一起。此外,内饰整体的颜色运用相比第一代车型更加大胆,充满活力。


第二代思域推出时,旅行版本车型也同时上市,之后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一款名为Country的思域旅行版,其在车身上增加了美式风格的木纹装饰,同时配置方面也比普通版更加豪华。不过,起初带有木纹装饰的车型只限量1500辆作为纪念版销售,后期该项配置作为经销商选装项目。


1980年,第二代思域追加了三厢版5门车型,这也是思域的首款三厢车。该车搭载了1.5L排量发动机,最大功率80马力,最大扭矩121牛·米,百公里加速11.9秒,极速可达161km/h。截至1982年,思域累计产量达到了300万台。


第三代思域(1983-1987年)


1983年9月22日,第三代思域问世。这代思域逐渐开始关注车内空间表现,两厢三门版车型的轴距达到了2380mm,三厢日版车型和欧版车型的轴距则为2450mm。

1985年,第三代思域旅行版车型还推出了四驱车型,起初驾驶者通过中控台上的按键去切换四驱模式,后来本田更新了适时四驱系统之后便不再需要手动切换,自动粘性连轴器可在需要时自动实现四驱功能。


接下来,就轮到本田Si系列车型登场了。大家都知道TYPE-R系列车型,它们的性能在本田车系中是最好的,但Si要比TYPE-R更早出现了13年。Si车型一般只是在普通版车型上升级了动力、变速箱、悬挂等基础运动部件,而TYPE-R则是将发动机、变速箱、车身、悬架等车辆主要部件全部专属定制。


1984年,第一款思域Si问世。首款思域Si搭载了由本田F1赛车上改进的1.6L排量DOHC每缸4气门ZC系列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35马力,最大扭矩152牛·米,搭配5速手动变速箱,百公里加速8.1秒,极速197km/h。这些数据在80年代对于一辆小排量日系车来说让欧美人大吃一惊。


第四代思域(1987-1991年)


第四代思域在车身尺寸方面继续增大,两厢三门版车型车身长度已接近4米,轴距达到了2500mm;而三厢版五门版车身长度为4230mm,轴距同样是2500mm。第四代思域在动力方面总有1.3L、1.4L、1.5L、1.6L/1.6L(B16A)4款排量可供选择,搭配的变速箱分有4速自动和5速手动以及6速手动。


而这一代的Si版本车型中,先期搭载了1.6L排量ZC系列发动机,最大功率130马力,最大扭矩144牛·米,百公里加速8秒,极速可达207km/h;后来在1991年款的Si车型中,本田才给更换了1.6L排量ZC系列DOHC发动机。


在第四代思域中,各种含金量很高的技术开始逐渐出现在部分车型上,例如: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挂。而这代车系里最著名的车型是在1989年推出的更高性能SiR版车型。

这款SiR高性能思域搭载了著名的B16A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可在7600转时爆发最大功率160马力,7000转时爆发最大扭矩152牛·米,搭配5速手动变速箱,百公里加速仅为7.4秒,极速可达222km/h。


第五代思域(1991-1995年)


第五代思域从外观设计上变得圆润起来,不再棱角分明,代号EG系列的两厢车型在国内开始少量出现。

除了外观上的变化,这一代思域的车身尺寸也变得更大,长宽高分别为4070×1695×1350mm,轴距达到2570mm,整备质量920kg。动力方面搭载1.3L、1.5L、1.6L三款排量发动机,变速箱方面有4速自动和5速手动可供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代思域诞生了红遍全球的SiR II(EG6)前驱小钢炮,这款性能车依旧搭载了与上代SiR一样的代号B16A高性能发动机,不过这代的B16A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70马力,最大扭矩157牛·米,相比上代有所提高。



第六代思域(1995-2000年)


思域前五代车型打下了良好的运动基础,因此本田在第六代开始就推出了真正的高性能版思域TYPE-R。

相比上代车型,六代思域长得更“舒展”,采用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式悬架让车辆操控性在同级别车型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动力部分有1.3L、1.4L、1.5L和1.6L四种排量的发动机,并搭配了4速自动变速箱、5速手动变速箱和CVT无级变速箱。这也是首次将CVT变速箱搭载到思域车型上。


TYPE-R是本田部分车型中高性能版本的代表,车型起初研发目的是为了比赛,从车身材质方面最大限度的降低车身重量,以及从动力和操控最大限度的提高车辆性能。


第一代思域TYPE-R版车型是从第六代思域开始推出的。代号EK9的思域TYPE-R为两厢三门版车型,搭载了本田B16B 1.6L排量DOHC并带有VTEC技术的高性能自然吸气发动机,在8200转时可爆发最大功率185马力,7500转时最大扭矩可达160牛·米,在2挡时最高时速为105km/h,4挡就可达到200km/h,而在5挡时该车最高时速是262km/h。


第七代思域(2000-2005年)


第七代思域于千禧年问世,外观相比以前更加饱满,同时本田还优化了内部空间,提升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感。第七代思域上市之后,它就再次赢得了日本年度风云车奖项以及日本汽车研究者和日本新闻工作者大会颁布的2001年年度车型奖。


其实在2000年的时候,日本性能车走向衰退,但本田还在坚持研发运动基因更强的车型,INGETRA车型就算是其中的代表,同时这也是导致思域更加偏向家用的原因。这代思域的Si和TYPE-R两款高性能版本车型均在英国生产,两款性能版车型也都不再使用B系列高性能发动机,全部改用了K20系列发动机。


而且自从这代车型起,为了迎合市场排放标准要求和技术升级,本田把以前具有VTEC技术的发动机升级为i-VTEC。i-VTEC就是在VTEC(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的基础上增加了VTC(可变正时控制)技术,也就是说i-VTEC系统可根据油门的深浅度,随时给予发动机最完美的进气效果,从而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2001年本田在英国推出了代号EP3的第二代思域TYPE-R,搭载了2.0L i-VTEC高性能自然吸气发动机,在7400转时最大功率200马力,5900转时可爆发最大扭矩196牛·米,并搭配6速手动变速箱,百公里加速6.8秒,最高时速235km/h。而JDM(日本市场车型)版本的EP3思域TYPE-R车型则是在英国生产后再返销回日本市场。


第八代思域(2005-2011年)


第八代思域是正式进入国内销售的“第一代”思域车型,外观与以往相比变化也是非常大。动力部分以1.8L和2.0L为主,混合动力版搭载的是1.3L排量和电动机的搭配,Si版本搭载了代号K20Z3的2.0Li-VTEC发动机,高性能的TYPE-R车型则是著名的K20A自然吸气发动机。


另一方面变化较大的就是内饰,八代思域的仪表、音响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设计都有改变,不少人甚至会为了内饰去购买一台思域。


第三代TYPE-R版车型有两款型号,一个是大家熟知的FD2,另一辆是代号FN2的欧版TYPE-R。代号FD2的JDM版TYPE-R车型还是沿用了2.0L排量发动机,但动力上有所提升,百公里加速6.4秒,极速可达240km/h;而代号FN的欧版TYPE-R车型动力相比FD2减少了一些,百公里加速7秒,最高时速230km/h。


2006年4月22日,第八代思域在中国上市,售价区间为14.78-18.88万元。上市不久,它就凭借着稳定的产品成熟度和出色的性能,以及还不错的外观颜值等诸多原因,立刻在紧凑级家用轿车市场站稳了脚跟。


第九代思域(2011-2015年)


第九代思域在2011年4月首次北美市场推出,常规的三厢五门版思域车型在车身尺寸方面要比上代车型小了一些,轴距从2700mm减短到2670mm,但车身大体轮廓整体变化不是很大。内饰方面的变化也不大,只不过为了顺应市场加入了多媒体显示屏。


代号FK2的第四代思域TYPE-R于2015年3月在日内瓦车展正式亮相,最主要改变的就是将极具特色的高性能自然吸气发动机改为2.0L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功率310马力/6500rpm,最大扭矩400牛·米/2500-4500rpm,百公里加速5.4秒,极速可达271km/h。

虽然更换发动机的举动遭到了不少人质疑,但这辆涡轮增压思域TYPE-R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创下了最快前驱车的记录,让怀疑者都闭上了嘴。

2011年10月29日,第九代思域在正式在国内上市。


第十代思域(2015年至今)


2015年10月,本田第十代思域上市。这代思域是基于本田全新紧凑车平台开发的,大量高强度钢材使车身重量降低不少,还提升了车身刚性。另外,它还是目前为止科技含量最高的思域车型。


十代思域全新的外观让人眼前一亮,棱角分明的造型给予了车辆更多的力量感;内饰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没有了上下分层的仪表台,看着更加整齐。

动力方面,十代思域有1.0T以及1.5T发动机可选,后者最大功率177马力,最大扭矩220牛·米,官方百公里加速区间为8.6-8.8秒。


不过,这辆看似完美的车型在前几天似乎碰上了一件“糟心”事儿,和新CR-V一起,思域车型也出现了机油无故增多、机油乳化、油耗变高等现象,尤其是环境寒冷的北方更为严重。


对此,本田表示认识到机油增多的现象,将会召回CR-V和思域,并对发动机ECU进行升级;如果您是思域车主,在召回之前,也可以到4S店进行免费的机油、机滤更换。


另一方面,十代思域TYPE R车型于2017年4月以7分43的成绩打破高尔夫GTI Clubsport S此前创造的记录(7分47),再次成为了纽伯格林北环赛道最快前驱量产车。据了解,创造这一记录的TYPE R依然搭载了K20C1型2.0T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320马力,最大扭矩400牛·米,传动方面则搭载了6速手动变速箱。


总结:

本田通过不断摸索、改进,从第四代车型起让思域这款“前驱王者”在全球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而后五代思域车型中便拥有了更高性能TYPE-R车型,不仅让其在家用车的领域上获得成功,也在赛车界上独领风骚。

虽然第九代思域陷入了一个平淡的时期,但随着第十代思域的推出,似乎又唤起了大家的共鸣。

这辆10多万的日系前驱车,竟然敢挑战所有600万以下车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