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光?唯一天使?论法尔科人物塑造的不足之处
对巨人人物进行评价时,无论支持哪个观点立场的读者往往将法尔科作为剧里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小天使”看待,甚至于有评论将其称之为人类之光和走出森林的希望。然而就个人观点来看,法尔科个性固然优秀,然而其人物塑造在很多地方存在漏洞,其高尚本身可能恰恰是人物塑造缺乏多面性和成长性的表现。 同布朗兄妹 可以说,法尔科的绝大多数戏份和他的感情线密不可分。当然法尔科和贾碧之间互相在意双向奔赴,关于这点的论述已经汗牛充栋,本文不再赘述。然而私以为这对感情的发展极其缺乏应有的矛盾和冲突。自两人登场直至法尔科被吉克的吼叫变巨人为止,法尔科对于贾碧的单向付出已经远超正常感情的范畴。 在斯拉巴要塞争夺战上法尔科舍身救贾碧如果说是出于自愿的话,之后列车之上莱纳要求法尔科拯救贾碧这件事本身便存在不合理。于法尔科而言,对于一个平时毫无交心的陌生上司近乎强制的要求自己拯救身为他亲人的暗恋对象,他丝毫没有表现不满。而即使莱纳和法尔科之间达成共识,两人一厢情愿的寄希望于不让贾碧继承铠之巨人,便能救贾碧于民族仇恨和自我厌恶的苦海似乎过于天真了。倘使贾碧真的成为同期四人中唯一没有继承巨人的人,就布朗家风和她个人秉性来看,可能只会导致她的极度不甘和家庭压力,反而绝不会改变当继任战士光宗耀祖的扭曲执念。如果无法改变贾碧的意愿,这种行为是否是真正的拯救便有待商榷了。莱纳作为年长而地位高的家庭成员,出于个性和身份并未自己试图改变母亲或者贾碧父母,反而道德绑架年纪轻轻,而因为有竞争关系受到贾碧敌视的单恋者拯救贾碧,某种意义上和在帕拉迪岛要求阿尼杀死马可一样令人厌恶,然而莱纳这一行为长期缺乏关注,普遍评价反而感动于法尔科对于贾碧爱意,而这种夸赞本身对此处并不算突出的情节来说可以称得上讽刺。
说回法尔科和贾碧,即使在年轻而行动被恋爱意愿支配的头脑之下,贾碧在第四季的一系列行动可以说给法尔科带来无尽的麻烦与灾难,对他情感的回应也在法尔科即将死去之时方才展现。在这部分内容中,法尔科跟着贾碧登上飞艇,虽阻止了贾碧和让互相攻击,但仍受到耶派的拳打脚踢,乃至被丢下飞机的威胁;在监狱内贾碧内心压抑难以排解,选择用石块不断砸击关心他们的守卫,导致两人被追捕和敌视,在布劳斯家贾碧一系列异常举动,以及两次试图杀死卡亚灭口都由法尔科周旋,法尔科毫无怨言;即便如此,法尔科还是在贾碧受愤怒的尼可洛攻击时上去保护她。当然,本人并非认为个人应当持极端的利己主义,忽视爱情和友情的作用,但是在同巨人中其他角色在类似情况下的反应来看,法尔科过于温和和冷静的看法让这个角色缺乏人情味,比起一个少年更像是极端的利他主义者,同尤弥尔和前期的希斯特利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部分在下文有更为详细的论述。
“为家人而战” 正如上文所说,分析法尔科的个人特质同其家庭往往联系起来。但是,所谓柯尔特一家家风开明,兄弟两人只是为了成为战士保护家人而从军这一理由并不能称得上合理和充分。 并非出于性恶论,巨人众多战士中柯尔特一家成为战士的理由同他们的塑造对比起来显得极为苍白无力。如果说法尔科绝大多数戏份和贾碧有关,那么柯尔特的戏份变全程和弟弟息息相关。攻占斯拉巴要塞时,柯尔特对于冲出去救贾碧的弟弟十分担心;收容区宣战时,柯尔特全程记挂弟弟安危,在两人独自前往飞艇时更是当场破防,极力要求前往帕拉迪岛参与救援行动;在法尔科吸入红酒昏迷后,也是柯尔特抱着弟弟四处逃亡奔波,对吉克的恳求情真意切;在弟弟被吉克变成无垢巨人时,柯尔特也抱定同生共死的信念,最终成为变成无垢巨弟弟口下第一个牺牲品。然而,纵观全程,法尔科对于柯尔特感情的回应极其有限。翻阅法尔科吃掉波尔克而恢复人形之后的情节,直到法尔科决定和贾碧阿尼一起跟从救世小队步伐拯救世界为止,甚至没有一次法尔科对于哥哥死的反应。
(上图中含漫画中找到的唯一法尔科对柯尔特的正面感情回应) 和其他战士 可以说,皮克和贾碧之间互动比较明显,和法尔科的深入交流偏少。而对于波尔克和吉克两人对法尔科的举动,法尔科也缺乏相应的反应。如果说死前一直挂念关怀,而由法尔科直接导致的柯尔特的死都没有呢让法尔科有所反应的话,对于本身个性经历导致同年轻预备役战士之间严肃的上下级关系多于平等亲切的战友情,为了救莱纳而死于自己之口的波尔克的死没有在法尔科之后的剧情里体现虽不合理但也不意外。
另外,法尔科对于吉克的一系列举动也缺乏相应的反应。在飞艇上见到吉克和岛上的恶魔,自己家乡的毁灭者艾伦等人可以称得上勾结的情况后,同行的贾碧震惊之后转为对吉克背叛的愤怒,以及自己过往对于战士们的崇拜的怀疑,这在之后贾碧同皮克,艾伦的对手戏中表现的更为明显。然而,法尔科对于吉克耶蕾娜背叛一事并未有过多反应。如果说这种平淡是基于对于马莱军方的不信任的话,后来吉克为了一己私欲,不顾柯尔特请求让自己变无垢巨人,吉克的无意到有心,尼可洛的一时冲动导致自己差点命丧黄泉,与哥哥天人两隔,法尔科也缺乏应有的反应。
同其他人物对比 如果试图证明上述剧情的不合理只是一家之言的话,我们不妨将法尔科同其他同龄人,甚至年长并且经历比自己丰富几倍的其他角色进行对比,便更能感受到这个人物身上的割裂感。 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一直作为他的对照组的贾碧。比起法尔科极好的路人缘,贾碧可谓是巨人全角色中最不讨喜的一个。自打出场,她便以同族同种,而甘愿受马莱指使和主角方处于绝对对立的立场之下。她出场以来,利用自己的小女孩身份在战场上无所不用其极取得很多次阶段性胜利,甚至杀死了前三季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萨沙。她极度要强,自视甚高,性格冲动,崇拜马莱,是个极其合格的军人,但因此同观众所喜好的角色大相径庭。(私以为观众喜好的角色主要有两种:作为主角敌对方的角色来看,需要冷静,不盲从,有独立思考并且没有对主角团角色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作为一个未成年少女来说,最好可以漂亮,个性内敛或者至少没有明显自恋倾向。)
同时,贾碧身上灌输了太多谏山自己对于后期主旨的看法,对于保持较强执念乃至偏见的部分读者来说,布劳斯先生-萨沙-贾碧-卡亚充斥着大量理想主义的说教,在这几个角色大量挤占剧情篇幅,观点难以被接受的情况下,贾碧这一曾伤害过读者,在很长时期里执迷不悟的对主角方不利的角色变成了对后期谏山传达理念的宣泄口。但是无论贾碧这个角色本身路人缘,还是谏山在利用她传达理念说急功近利,乃至于观点输出左右人物塑造,都不能否认贾碧这个角色成长线的完整。她自幼年接受极端家庭教育,莱纳自顾自不赞同家风而丝毫没有做出实质性帮助,到艾伦公然在众多艾尔迪亚平民生活的区域宣战,目睹萨沙杀死平时自己亲近的门卫大叔,挚友和竞争对手索菲亚和乌德惨死,一个性格冲动而家教缺失的未成年角色作出一系列冲动欠考虑的行动情有可原。(艾伦宣战正当性暂且不议,他选择在平民聚集地开战,自己登场时变不顾并非智慧巨,帮助自己多次的法尔科变身,并摧毁居民楼以对戴巴突袭便是艾伦罪孽的开始;诚然萨沙杀死持枪应战的门卫,并且饶恕了未成年少女贾碧不算高尚,但是作为实实在在他人家园的入侵者,走入森林的萨沙被杀只能是战场上众多未被关注的士兵的宿命。同时对于萨沙在这里死去对于这个角色塑造和主旨升华的作用,以及倘使萨沙真的活下去在之后剧情的塑造问题我将另开文论述。)
在登上帕拉迪岛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贾碧都被教育和仇恨蒙蔽了双眼。但是在卡亚发自内心的质疑,法尔科的一路陪伴劝阻,布劳斯先生宽宏大量的原谅以及多次切身接触阿尔敏等帕岛鸽派角色之后,贾碧成长为直面法尔科感情,舍身拯救仇恨自己的卡亚,乃至结局同仇敌一起参与救世的少女。不管是能力还是最终志向,贾碧的身影在卡亚乃至一部分读者眼中不断同逝去的萨沙重合。部分读者坚信结局时残疾的兵长会被贾碧和法尔科杀死更是无稽之谈,同前期的贾碧别无二致。可以说,第四季的贾碧和莱纳是这一部分谏山着力刻画,人物成长线臻于完美的角色。贾碧和法尔科这两人对比之下,与其说一刚一柔,性格互相对照,私以为更凸显谏山对于矛盾角色刻画的殚精竭虑,以及对于渴望理解其他群体,偏向理想主义的鸽派角色刻画的缺位以及明显能力不足。
再随意举几个境遇相似,观点趋于平和的其他角色作为参考。同龄人诸如卡亚,虽然她和法尔科往往被并称为小小年纪而不盲从立场,懂得独立思考的角色(往往伴随着对贾碧的拉踩),但是这个角色的刻画和真实感也远超法尔科。卡亚自被萨沙救之后在布劳斯一家农场帮忙,一面因受善意和家风影响而对于陌生人往往保持着友善的态度,对于想攻击自己的贾碧选择宽容和隐瞒。(个人推测如果知晓贾碧想灭口,或者说伤害自己的恩人卡亚或许有不同应对模式,然而仅限于马后炮范畴,毫无根据。)另一面由于双亲早逝,寄人篱下而比同龄角色有着更多的思考。在贾碧坚持以为岛内人是恶魔和毁灭自己家乡之时,卡亚直指自己的母亲明明仅仅是在农村生活一辈子而惨遭吉克等人毒手。即便如此,在被愤怒尼可洛告知自己认为的朋友说是杀死自己恩人的真凶时,卡亚也难以遏制自身的愤怒,被拦下之后仍然报以赤裸裸的恶意。直到看到自己被自己恨不得杀死的贾碧不顾性命地拯救后,卡亚也逐渐真正走出森林。
即使比起法尔科年长很多,经验丰富数倍的角色也往往有着对外界的不同程度的反应。即使在第一话就坚定对于阐明真理,而非暴力逼迫别人的阿尔敏,在艾伦的刻意引导,局势的混乱和与三笠小型冲突爆发之后也发表了艾伦当初不应该救自己而是团长的言论。尼可洛和萨沙这对虽未石锤,然而实际离恋人之间无限接近,然而尼可洛在认识到马莱说教是虚假的,帕岛人并非都是恶魔之后,面对即使身为小孩的贾碧依然难掩怒火。
即使是全剧中最为成熟的角色们,也往往自迷茫自责中不断成长和丰满。韩吉多次对于自己的选择表达出迷茫和懊悔,例如审问宪兵的无奈,对艾伦自顾自采取行动而兵团高层不理解调查兵团真意的沮丧,面对曾经调查兵团最大支持者社长和其他民众逼问的无奈,以及反对做法错误,而自己既无实权也无政治经验和准备,面对帕岛何去何从的问题上无法自圆其说,只能表达自己坚决反对屠杀的意愿。即使是最受称赞的埃尔文,也在利威尔质问自己为何因柯尼母亲变巨人发笑,以及面临实现自己多年梦想和父亲遗愿,以及调查兵团老兵牺牲和兵团最终胜利的选择时迷惘。
与他们相比,法尔科并非未曾经历过究极抉择,然而他几乎一成不变的选择极为缺乏成长深度。就我个人而言,一个角色如果无法在矛盾和苦痛中不断成长,便绝对称不上有魅力,仅仅说法尔科这种表现是个性如果少数情况适用,同他本应在意的其他角色重演无数次只能使得这角色乏善可陈。 再说回他和贾碧的感情线,诚然,这对cp的争议比起大多数其他官配cp争议较小,然而这对充斥着单向付出,没有爆发争端的cp之间缺乏张力。正如我在第一部分论述的那样,前中期贾碧对法尔科缺乏直观的情感表达,而法尔科的在付出远超所得时毫无怨言。 与两人同等关系其他几对三人组内部与彼此之间的感情和矛盾可以作为参考。ema在艾伦远走后,三笠和阿尔敏越来越对带回艾伦一事感到失望,在无知这一话艾伦的伤害,以及艾伦最终发动地鸣并不断前进的形式之下,三笠和阿尔敏两人之间也因纠纷的堆叠爆发小型冲突。笨蛋三人组内部,本身形象定位上看,比起强调在矛盾纠葛和苦痛中促进感情,更倾向于描述几近家人之间的温馨。同时,萨沙之死使得科尼和让在情感上休戚与共,让在后期臻于成熟和理智,柯尼则像被夺去心爱玩具的幼童一样,对理应同艾伦之间无话不谈的三笠和阿尔敏多次恶语相向。 rba早期剧情中的内部矛盾尤为严重,莱纳假扮马赛的形象,而实质上自己只是一直指使阿尼舍身犯险,做出无法挽回的错事。贝尔托特虽暗恋阿尼,但直至阿尼被捕,在行为选择上一直对莱纳的pua持默许态度。这也无外乎阿尼见了莱纳便恨不得啖其骨肉。
总体上看,法尔科之于贾碧和其他角色就像是自和平世界观下走出的家庭美满,人生顺风顺水而没有丝毫生活压力的青春恋爱文学男主一样。除了贾碧,可以说对包括自身在内都有一种视万物如刍狗,不喜不悲缺乏情绪波动的不真切感。他既对自己有恩的人缺乏感恩和关心,也对自己应当责怪的人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单向付出,这绝不是天使而是实实在在的木偶人。读者不喜欢贾碧如果是因为谏山在这个角色塑造上灌输太多说教和个人意愿的功利性在,法尔科在这一点上可能甚至甚于贾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