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免疫科-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基本概念:
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
淋巴细胞侵润并取代上皮细胞致外分泌腺分泌功能低下(外分泌腺病);
相对特异的自身抗体:抗SSA/SSB;
实质是淋巴细胞浸润柱状上皮,所有外分泌腺都是柱状上皮,部分内分泌腺也是柱状上皮;干燥综合征未必有口眼干,有口眼干的也不一定是干燥综合征;任何原因(局部放疗)导致唾液腺和泪腺功能低下,都能导致干燥征,但不一定是SS;
SS有原发和继发2种,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SLE、RA、SSc)的称为继发干燥综合征2oSS,不合并的称为原发干燥综合征1oSS;
病理:
唾液腺和泪腺、任何器官都可受累;柱状上皮细胞组成的外分泌腺体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假性淋巴瘤),浸润突出而形态原始时要注意恶变可能。由于继发的高球蛋白血症可引起血管炎(并发肾小球肾炎、神经病变、雷诺现象的基础);
临床表现:
多见于40岁左右的女性,一般表现为低热、乏力、抑郁;
腺体表现:
唾液腺(口干)-吃馒头要就水,片状脱落发黑的猖獗性龋齿,对称性腮腺肿大(疼痛+压痛);如腺体变硬、呈结节状要警惕恶变可能;
泪腺(眼干)-又称为干燥性角膜炎,眼干涩、异物摩擦感;
皮肤粘膜:
汗腺(皮肤)-干燥;
紫癫样皮疹(高球蛋白导致)、口腔溃疡、雷诺现象;
关节肌肉:
多有关节痛但只有10%有关节炎,几乎都不发生骨质的破坏;
肌炎(肌无力、肌酶升高、EMG异常)不足10%;
心脏:
受累少;
肺:
肺泡分泌减少容易反复感染(慢支、支扩)、少数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轻的只有干咳,重的可有咳嗽、呼吸困难、缺氧,X线和肺功能异常早于临床表现;
消化道:
食管干燥导致呑咽困难;
胃酸分泌不足导致萎缩性胃炎、低胃酸分泌;肠液分泌不足食物吸收不好导致营养不良、腹泻和便秘;大多为辅助检查提示,本身临床表现轻微;
胰腺可发生急慢性胰腺炎,导致功能不全,最多的是无症状的亚临床型胰腺炎,通过淀粉酶和BT-PABA试验发现异常;
肝脏微胆管受累导致淤胆,可出现慢活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肾:
90%发生远端肾小管损伤,正常功能是排泄H离子,导致尿pH≥6而血pH降低,符合I形RTA;无症状者为亚临床型,氯化铵负荷试验可有异常;
低钾性麻痹-泌氢减少,导致Na-H交换减少,而Na-K交换增多,出现高尿钾,血钾可低至1mmol/L,静脉补钾后迅速恢复肌力,需要长期口服补钾;
肾性尿崩-肾小管受损对ADH反应低下,导致烦渴多饮,夜尿多于白天,尿比重固定;
肾性软骨病-钙从尿排出增多,血钙降低,骨钙大量动员导致骨质疏松明显,低钙导致继发PTH分泌增加,导致低P,尿中钙磷增加容易肾结石,形成尿路结石和肾组织钙化;
血液系统:
淋巴瘤发病率是常人的44倍,有腮腺肿大变硬、高球蛋白变为低球蛋白、多克隆变为单克隆,抗体转阴提示恶变;
可能有某一系降低,但很少有症状;
神经系统:
不同部位的血管炎可造成不同部位的损害,病变可位于多水平多灶性,外周神经比CNS受累更多,尤其是三叉神经;
可以有SLE的所有表现,够诊断SLE了也就是继发SS了;
辅助检查:
抗核抗体-ENA中的抗SSA和抗SSB,前者中的52KD条带与干燥相关性大,后者中的48KD与干燥相关;抗SSB诊断干燥的特异性最高,只要活得够长,抗SSB阳性的人早晚要得SS,抗SSA敏感性高;也可出现于SLE、RA、SSc等但不如SS的阳性率高,出现后首先考虑干燥;继发干燥的抗体与原发病有关;
类风湿因子RF-70-90%的患者阳性,RF在SS中阳性率较高;
高球蛋白血症-多克隆性;与淋巴细胞有关;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壁细胞抗体、抗线粒体抗体;
临床诊断:
口干燥症:符合2项
未经刺激的唾液流率<0.06ml/min;
腮腺造影-有导管和腺体的破坏;
唇腺活检-至少一个淋巴细胞灶性浸润(50个淋巴细胞/4mm2);
眼干燥症:符合2项
滤纸试验-5min湿润长度<10mm;
角膜染色-裂隙等下染色点>10个;
泪膜破碎时间-<10s为异常;
干燥症临床诊断:
有2个或2个以上的腺体受累的表现;
唇腺活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自身抗体-SSA/SSB;
2002诊断标准:4/6 必须有最后2条
眼干涩感或进沙子感3月;
口干、腮腺肿大3月;
口干的试验(唾液流率、腮腺造影、唾液腺核素);
眼干的试验(滤纸试验、角膜染色);
SSA/SSB(+);
唇腺活检4mm2范围内一个浸润灶;
治疗:
对症治疗、替代治疗为主;95%的病人预后良好,无需治疗;
其他治疗同SLE的治疗;
口干-人工唾液、注意口腔卫生防止龋齿;
眼干-人工泪液、睡眠时用眼药膏;
NASIDs可用于关节疼痛;
低钾性麻痹每日静脉补钾6-9g,缓解后口服补钾;
出现器官损害的需要激素+免疫抑制剂;
预后:
良好,死因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肾衰、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