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招教考编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2022-10-05 12:50 作者:高中语文-凝语素笺  | 我要投稿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他是一员武将,戎马一生,满心想的都是收复失地;他是一名词人,笔耕不辍,魂牵梦萦的还是收复失地。他是谁?他就是辛弃疾,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目标,请看大屏幕: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

2.品读鉴赏,学习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3.领会诗人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初读文本,读准字音读懂文意

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情感。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范读。谁来评价一下?

嗯,这位举手最快的同学,嗯你说“封狼居胥”的“胥”应是一声,听得真仔细。大家感觉这位同学读的情感到位么?不到,那么这位同学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才能读得更到位呢?声音还需更洪亮一点,读出气势,说的很好。下面,我们请男生,女生分别朗读这首诗。男生先来,很好。声音洪亮,很有阳刚之气。女生再来读,非常好。声音甜美,感情充沛,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把难以理解的字勾画出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我们再一起解决。

大家有问题么?大家都没有问题,老师问一个问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风流”是何意?嗯非常正确,应该是英雄业绩的意思。

解决了字词问题,请同学概括一下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好,你来说。这首词上阕借用典故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下阕也运用典故告诫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好,这位同学提到词中大量运用典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运用了哪些典故?各自有什么样的作用?

读诗歌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运用了哪些典故?各自有什么样的作用?先自己找到相关语句,再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一会我找小组代表来回答。

好,六组,嗯,你们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的孙仲谋指的是孙权,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人道寄奴曾住”中的“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上阕提到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为了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赞颂英雄业绩,抒发对英雄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收复中原失地的决心。

还有哪个组可以分享,来靠窗的这个小组,嗯,你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这句里是说当年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的下场。

佛狸是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提到这两个典故引用历史教训,借古讽今,告诫宋朝北伐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主帅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说的非常好到位。

来五组迫不及待的样子,你们还找到了哪里?嗯,很好,你们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说的是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金,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这个典故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虽已年老,仍然渴望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

所以下阕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作者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五、拓展延伸

下面请大家思考,苏轼的词和辛弃疾词有什么区别?

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讨论,一会找小组代表展示分享。

好,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知道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而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看来大家对于两个诗人都有了深入理解。

六、小结作业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表现了作者词人壮志难酬的激愤和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辛弃疾其他诗词,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好,同学们,下课。

我的试讲完毕,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上阕:孙仲谋、寄奴——讽刺南宋、景仰英雄

 

下阙:刘义隆、佛狸——借古讽今  廉颇——自比


招教考编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