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长廊及红色国防教育基地建设规划意义视嘉标识标牌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最好的教科书
走入营区感悟军史文化魅力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军史长廊映入眼帘官兵、文职人员不时驻足浏览学习 感悟红色精神

军史长廊不仅是强军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底蕴厚重的红色教育资源。建成以来,军史长廊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吸引官兵争相“打卡”,一张张凝聚力量的图片、一段段振奋精神的文字,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史、奋斗史、奉献史,向官兵、文职人员展示了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激励官兵、文职人员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献身国防动员事业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为官兵打造了一个军史学习教育的“开放式课堂”。

近年来,各营区坚持把军史学习作为官兵成长的必修课,在营区政治环境布置中突出军史学习教育元素,悬挂全军英模像 ,设立爱军精武灯箱标牌,组织“一队六组”民兵双语宣传文化小分队创编军史节目,宣传巡演至少15场次,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使命的神圣。坚持把军史学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循化县红光村“四点一线”红色资源,把课堂搬到实地,在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现场教学,引导官兵、民兵穿越时空去感受西路军战士如磐石般坚守的革命信念。坚持把军史学习作为国防教育的支撑点,军地联合举办“奋进新时代·聚力强军梦”国防教育主题活动,把军史知识和国防教育融入学校教学、课外活动和德育工作中,要求各地要建设多所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和21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构建多方参与、全员覆盖、综合发力的全民国防教育新格局。

